| 弘誓雙月刊 |

大會致詞

楊曾文(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尊敬的昭慧法師、諸位法師、學者、朋友們:

今天有幸參加由玄奘大學宗教學系、弘誓文教基金會為紀念印順導師誕辰一百晉七周年暨圓寂七周年而舉辦的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感到十分高興,謹表示衷心的祝賀。

回顧進入近代以後,中國極度衰弱貧窮,西方列強相繼入侵,民族文化陷於危亡狀態,佛教也瀕臨絕境。在這種形勢下,佛教界有識之士紛紛起來倡導佛教適應時代進行改革,各地辦刊物、建學校、創團體,致力於振興佛教。佛教必須「契理契機地進行革新”以及宣導「人生佛教」、「人間佛教」的理念,正是在這種社會環境下提出來的,以至發展到今天成為兩岸四地佛教界的主流共識。

在這當中,印順大師表現突出,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印順大師一生雖也從事弘法、教育等,但為之付出心血最多的是佛學研究,在連續60多年的期間中,出版的著述有41部,並編有《太虛大師全書》、《雜阿含經論會編》等著作。然而,印順大師對中國佛教界的最大貢獻是提出系統的人間佛教的理論,並且在不同場合加以提倡。在這方面重要的著作有《青年的佛教與佛教的青年》、《人間佛教緒言》、《從依機設教來說明人間佛教》、《人性》、《人間佛教要略》等,1989年又特別寫了《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針對後期大乘中的將菩薩天神化的弊端,特別提倡「修學人間佛教——人菩薩行,以三心(按:大乘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見)為根本」,倡導在現實人間弘揚佛法,利樂眾生,造福於社會。

人間佛教的理論,是推進佛教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理論,既不是超脫佛教獨立特性的人文學說,也不是脫離傳統佛教宗派、學派之上的新興佛教教派理論。人間佛教雖然強調修持作為佛教基礎的「五乘共法」的人天乘,實踐與社會公德密切結合的五戒、十善等規範,積極參與改善社會人生的公益活動,然而同時要求修持以達到解脫為目的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三乘佛法,並且以達到圓滿成佛為最高修行目標。

今天諸位學者在這裡以「跨宗派的人間佛教的視野」來共同探討印順大師的人間佛教的理論和貢獻,同時討論當代佛教的其他理論和現實的問題,相信一定會取得新的成果,並進一步促進兩岸佛教學術的交流。

最後,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祝諸位身體健康。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