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語台灣(二則)
釋昭慧
【華視快語台灣】作者第十次主講內容
(93.12.2華視晚間新聞)
在「優生」與「卓越」中沉淪
優生保健法目前正在修法階段,將改名為「母子保健法」。改名的立意是良好的,因為「優生」這樣的名稱,透露了一種可怕的價值觀,意味著人種淘汰的合理、合法。納粹對猶太種族大屠殺的殷鑒不遠,但在台灣,我們毫無語詞運用的敏感度,「優生」彷彿理所當然;就連婚宴場合,都有人在贊歎「郎才女貌」時,揄揚這對新人生下的孩子,一定符合「優生」法則。
這種價值觀,對有生、心理缺陷的胎兒,有著嚴重的歧視,違背了人道的精神;即使是符合所謂「優生」條件的人,幸未被淘汰出局,而生到人間,也未必會得到更大的人道對待,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因為這種價值觀強化了「優勝劣敗」的競爭意識,一群「優生」品種的人類,沒有苦難的弱者,來刺激他們憐憫孤弱、互助合作、犧牲己利的美好心靈,肯定他們活著,是不會更快樂的。
台灣還沒有完全建立「優生」社會,但教育部與健保局,都已巧用「棒子與胡蘿蔔齊下」的手法,在菁英階層的教授、學者與醫師群中,用左一個「卓越」、右一個「卓越」的方案與計劃,讓大學與醫學中心的決策菁英,為了「卓越計劃」而帶領著團隊成員,不要命地「衝、衝、衝」,唯恐一個不慎,巨額獎補助款就像「煮熟的鴨子」,飛了。他們為了追求「卓越」而神經緊繃,食不甘味,寢不安枕。有的為了博取「卓越」,而減低了社會貢獻的熱誠;有的為了獲得「卓越」,而喪失了悠閒與從容的生活;有的甚至在「卓越」的追逐中,過勞而死。就更別提那些不夠「卓越」的販夫走卒,是如何在不夠「卓越」的「放牛班」中,度過他們鬱卒的童年了。
佛家強調利益眾生的菩薩行,此中,不但眾生要感恩菩薩協助他離苦得樂;菩薩也要感恩眾生,因為,倘若沒有見到眾生的苦難,菩薩如何可能萌生慈悲心,產生度化眾生的動機?又如何可能在饒益眾生中,福智增長而成就佛道呢?
我們不是反對人們向自己能力的極限,作自我挑戰,以尋求更卓越的境界;但卓越的指數,應該包含善良的品格、豐富的生活、利他的實踐,而不祇是更高的地位、更多的財富、更響亮的名聲。運用「優生」與「卓越」思維所建構的,可能不是更美好的新世界,而是更殘酷的生存角力場。我們別忘了,不是只有罪惡導致生命與社會的沉淪,在「優生」與「卓越」中,心靈依然可能沉淪!
【華視快語台灣】作者第十二次主講內容
(93.12.9華視晚間新聞)
當心由「愛」生「恨」!
愛護鄉土,疼惜生命,這原是一種自然流露的感情。因此「愛台灣」,這是一件自然而美好的事。特別是當「台灣」隱然成為國際社會的政治禁忌之時,「愛台灣」更增添了幾許壯烈的悲情,因此,其訴求也就格外撼人心弦。這就難怪政治人物,每逢選舉必嘶喊著「愛台灣」的口號,「愛台灣」成了勝選咒語。
然而「愛台灣」咒語化,固然能激起選民無邊的熱情,卻也容易在過度的政治操弄之中空洞化,與「愛中國」同樣深陷國家主義的泥淖中。國家,原是為了服務人民而存在的一種政治實體,一旦國家主義聲勢高漲,國家勢將異化為一種凌駕於人民的怪物,擠壓其他社會議題的討論空間,乃至斲喪人道精神的發展空間。
目前在台灣,「愛台灣」已經成為「政治正確」的語彙,愛國情緒與民族意識高漲,這使得凡與「台灣」相關的詞彙或象徵,都成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圖騰。令人憂心的是,「愛台灣」的標準,也逐漸嚴苛了起來。它不再是疼惜土地與人民的自然感情,而成為一種「政治正確」的檢驗標準。
愛與恨本就是一體兩面的存在。愛極就容易生恨;愛有多深,恨就有多切。恨的對象有二:一是對手,二是叛徒。
過往「愛中國」的政治洗腦,將台獨人士視同數典忘祖的叛徒,必欲除之而後快;曾幾何時,風水輪流轉,「愛台灣」的政治解讀,竟也激盪出了強烈的恨意。原本還僅止於痛恨中國,如今痛恨的對象,已經逐漸擴大而及於一切與「中國」相關的文化、語彙與符碼,一片摧枯拉朽之勢,不知伊於胡厎!這種因愛此而恨彼的情緒,隨著煽情的選舉語言而迅速擴張,其發展態勢,著實令人不安。
這還只是施諸「對手」之恨,另一方面,恨意擴大,當然也會連帶施加在己方陣營所認定的「叛徒」身上。至於「叛徒」的檢驗標準,則是訴諸南轅北轍的名號與旗幟。另一方面,即使在同一陣營之中,為了搶攻選票,也不免要更加區隔市場,尋求賣點,這時就不免同室操戈了。於是進而標榜:自己才是「正港」的愛台灣,友黨即使嘴說是「愛台灣」,但從其言行的蛛絲馬跡來看,顯然還是愛得不夠深、不夠烈、不夠真誠。
「愛台灣」這麼自然而美好的一件事,一旦成了「政治正確」的檢驗標準,勢將張起由愛生恨的共業網絡。真心「愛台灣」的政治人物,請你少一些尖酸刻薄的口水,多一些護念鄉土,疼惜生命的悲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