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素王的精神永存
——就廈門禪修活動談印順導師對我的影響

王雷泉(上海復旦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

  當六月初得知印順導師圓寂的消息,我在復旦大學文科平臺基礎課《佛教哲學》的網路教室中,上傳印公晚年代表作《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和本人2000年為慶賀印公九秩晉五壽誕而作的《批判與適應——試論「人間佛教」的三個層面》一文。在課程討論區中,同學們紛紛發帖,懷念這位當代義學高僧。也有同學給我寫信,說《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一文,早就在課程第一章的閱讀資料中就上傳了。而我回復道,此時此地,緬懷這位引導中國佛教走向現代的佛門「素王」,最好是重讀再讀這篇代表作。

二十世紀中國佛教最重大的事件,莫過於在新的宗教生態中,佛教知識份子對中國傳統佛教的反省和批評。印順法師闡揚的「人間佛教」思想,為佛教從信仰層圈出發,契入社會、文化層圈,完成佛教的現代轉向奠下了理論基礎。至於目前存在於佛教界的世俗化運動和庸俗化現象,毋寧說是對人間佛教思想的誤解或是一種歧出。印順法師的「人間佛教」思想自始至終貫穿著批判與適應這一主線,為此《批判與適應》一文從三個方面略作解析:一、在批判中求適應,印順法師是在一系列思想批判中,建構起人間佛教理論體系的。二、人間佛教的神聖性根源,印順法師肯定佛法源於佛陀的正覺,在理性上強調回歸純正的佛法,在情感上依仰對佛陀的信仰。三、在學術研究中行菩薩道,印順法師把清理反省中國佛教的思想批判工作,視為任重致遠、盡未來際的菩薩行。本文的結論是:人間佛教是本於內證的佛法在世間流布的表現形式,它具有社會適應、社會關懷、社會批判三個層面,而失去批判精神的所謂「人間佛教」,只能導致佛教的世俗化。

佛教具有信仰、社會、文化三大層圈,由此形成宗教、政治、學術三極相互制衡的互動關係。當前中國佛教存在的種種問題,說明這三者之間存在著窒礙。人間佛教的主旨,是讓佛法的智慧提升生命,淨化社會。要讓有能力者更有智慧,有智慧者更有能力。三月初,我曾應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要求,為總裁高級研討班的七十名學員組織了在廈門南普陀寺的參學活動。這次參學雖然只有半天多時間,卻對那些社會精英產生震撼性的影響。時隔不久,管理學院與我商量,準備把到寺院舉辦禪修研習,作為培訓政府官員和企業高管的教學模組之一。經與閩南佛學院商量,本著推行印公導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理念,我們決定以閩南佛學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和宗教研究所三家的力量,共同辦好在五月舉行的禪修研習班。

在全球化時代和中國社會變革中,宗教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呈現。我曾在《從因特網到因陀羅網,從知識經濟到善知識經濟》一文中,分析中國佛教在新世紀觸底反彈的重要指征有三:第一、因特網為中國佛教的復興和傳播提速;第二、佛教知識份子拓展了全球化時代的佛教虛擬社區;第三、本土民營企業對佛教事業的護持比重日益上升。因特網、佛教知識份子和善知識經濟三者的結合,形成中國佛教復興進程中「千燈互照、光光交徹」的因陀羅網境界。印公早在半個世紀之前就指出,佛教不僅僅是出家人的,新時代的佛教應重視在家的佛教、青年的佛教、女性的佛教。用佛法無盡緣起的智慧,消除一切人為的窒礙,讓僧人與社會精英對話,讓精英們走進佛門,是我們舉辦這次活動的初衷。

在課程設計上,我們以禪學為主題,由禪修核心向寺院制度和社會、文化外延伸展,使學員在參與式學習過程中,對佛教的性質、社會作用和文化意義,有身臨其境的體驗和受用。三天的研修中,學員們在禪堂打坐參禪,在五觀堂內隨僧眾過堂吃齋,在講堂聽法師和教授講論佛學,在行腳參訪中與新一代的比丘和比丘尼暢談佛學與人生問題。從教學效果來看,應該說是相當成功的。

在廈門的活動中,除了資深法師和教授,我們還請青年法師、佛學院研究生,以及復旦的一位佛學博士生,一起與學員討論,這是相當好的教學方式。他們在承擔助教工作的同時,也加深了對社會的瞭解。現在,復旦哲學系的成人研究生課程班的學員,也在上海舉行了類似的寺院參學,我們也派出二名青年教師參與互動討論。籌辦中的三天禪修活動,我們會讓更多的在校學生與社會精英們一起,到寺院參學,體驗禪境,共同進入「千燈互照、光光交徹」的因陀羅網境界。

當代社會缺乏對神聖的敬畏感,多的是對權力和金錢的膜拜。面對「和尚怕官府、官府怕老闆」的吊詭現狀,我們所做的,無非是想引導到「老闆怕和尚」。使誤解轉成理解,使窒礙變成暢通。「怕」者,敬畏、崇敬、仰信也!

印順法師曾是閩南佛學院的教師,他在閩院寫的《佛法概論》,現在也成為復旦大學《佛教哲學》課程的重要參考書。百歲老人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留下的精神財富,永遠指引著我們的人生道路。盡分盡力,任重致遠,把解脫的目標,定在人菩薩行的點點滴滴努力之中。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