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大毘婆沙論》中的分別論師之思想與風格(中)

釋悟殷

【接續七十四期】

  陸、諸法攝他性

  相攝,是阿毘達磨論者論究的主題之一1。佛陀說法,常出現名雖異而內容相同的法,阿毘達磨論者把它歸納起來,化繁為簡,統攝為一法,成為相攝門。相攝中,又分為他性攝與自性攝。然在探究諸法究竟是自性攝,抑是他性攝時,學派出現了不同意見。如《大毘婆沙論》說:

  有說:諸法攝他性,非自性攝,如分別論者。……為止彼意,顯一切法皆攝自性,是勝義攝。(大正27.306中--下,308中,550上,841中)

  論中,分別論者列舉四個聖教量及一個世俗言論,證成諸法決定只攝他性,不攝自性。從分別論者所舉聖教及世俗言說的內容2,可知:所謂他性攝,是能夠統攝不同體性的法,如信、進、念、定、慧五根,每一根的體性不同,慧根卻能攝其餘四根;或如縷攝衣服;或如在家者說:我能攝田宅、財寶、僮僕等。體性不同,卻能為他所攝,故諸法決定是他性攝。

  有部論師認為:一切諸法皆自性攝,是勝義攝;若持攝他性是勝義者,則有如下過失:

  一法自性,應是一切法。一法生時,一切法應生;一法滅時,一切法應滅。復有別失:應見苦所斷,即見集、滅、道、修所斷攝3。斷見苦所斷時,見集所斷等煩惱亦應斷。若爾,修後諸對治道應成無用。勿有此過,故一切法唯攝自性,是勝義攝。(大正27.306下)

  有部論師的意思是︰諸法決定是各攝自性,非他性攝。倘若諸法能攝他性的話,則一法的自性,即應是一切法;又如以斷煩惱來說,豈不是斷了五部煩惱中的見苦所斷煩惱,即是斷了見集、滅、道及修所斷煩惱了。果真如此,則修後對治道豈不是多餘的?因此,批評分別論者所舉聖教:「是不了義,依假名說,有別意趣」;會通分別論者所引世俗言論:縷攝衣服,是依任持義,假說攝名;在家者說能攝田等,是依饒益義,並非勝義攝4。然何以諸法各攝自性呢?有部論師說:

  自性於自性,是有、是實、是可得,故說名為攝。……自性於自性,非增非減,故名為攝。諸法自性攝自性時,非如以手取食、手捻衣等。然彼各各執持自體令不散壞,故名為攝。於執持義,立以攝名,故勝義攝唯攝自性。(大正27.308上)

  由此,說明了分別論者和有部論師的諍論點,最主要的是:有部論師以三世實有——「自性實有」的學理,強調諸法唯是自性相攝。從他質難分別論者的內容中,即透露出這個訊息。如有部論師說:

  攝他性者,待時、待因而立攝名,非究竟攝。待時者,謂有時能攝,有時不攝。待因者,謂有因能攝,有因不攝,故非究竟。如有頌言:「有因故起愛,有因故起憎,世間無無因,而起愛憎者。」攝自性者,不待時、因而有攝義,是究竟攝。不待時者,諸法無時不攝自性,以彼一切時不捨自體故。不待因者,諸法無因而攝自性,以不待因緣而有自體故。(大正27.307上)

  「諸法無時不攝自性,以彼一切時不捨自體故」,「諸法無因而攝自性,以不待因緣而有自體故」,就是「三世實有」的根本學理:諸法「各住自性」,自性「實有」(大正27.42中,200上);諸法「自性羸劣,不得自在,依怙於他」(283中);必待因緣,「得勢時生,失勢時滅」(200上)。諸法自性實有,非因緣和合而有,自相安住而不變,三世一如、不增不減。因此,有部論師主張「諸法唯攝自性,是勝義攝」。

  同時,有部論師質難分別論者執著「他性攝」,將有之過難是:「斷見苦所斷時,見集所斷等煩惱亦應斷。若爾,修後諸對治道應成無用」。由此亦說明有部論師主張自性攝的主要目的:觀諸法自性漸次以達解脫。故有部論師勸勉行者:「若欲觀察一切法者,應先觀彼自性攝義」(大正27.307上)。何故觀察諸法自性能達解脫呢?有部論師說:觀察諸法自性時,除去我想及一合想,修習法想、別想易滿故5。如說:

  總觀一切有為之法,猶如沙摶,風飄散壞,由此便得空解脫門相似種子;觀有為法空非我故,便於生死深不願樂,由此復得無願解脫門相似種子;彼於生死不願樂故,便於涅槃深心願樂,由此復得無相解脫門相似種子。彼於如是三三摩地,依下生中,依中生上,依上發慧,離三界染,得三菩提,證永寂滅。(大正27.307上)

  因為觀察諸法自性攝時,能獲得以上之勝利功德,因此有部論師強調諸法自性攝非他性攝。這樣,又與有部成立三世實有論的初衷相應,都是出自於佛教的實踐性。不過,最值得留意的是:有部論師發揮「一切法皆攝自性,是勝義攝」的思想,將影響其學派往「假實二諦」發展,而不同於過往的「事理二諦」了6

  柒、信等五根唯是無漏

  信、進、念、定、慧等五根,是有漏法,還是無漏法?學派間有諍論。據《異部宗輪論》記載,大眾部說「無世間正見,無世間信根」(大正49.15下);有部說「有世間正見,有世間信根」(16中);化地部則說「有世間正見,無世間信根」(17上)。此中,大眾部與化地部說「無世間信根」,顯然是主張「信根是無漏」的;有部說「有世間信根」,自然是主張「信根通於有漏」。如《大毘婆沙論》記載著:分別論者主張「信等五根,唯是無漏」;而舊阿毘達磨師、經部師(即持經譬喻師)、及有部論師主張「信等五根通於有漏」(大正27.7下);犢子部則不但主張「信等五根通於有漏」,也說「信等五根,是自性善」(8中)。以下,從學派的對論中,說明各宗意見及其諍議點。

  一、分別論者與有部論師對論「信等五根是有漏,還是無漏」

  論究信等五根是有漏,或是無漏?是根源於聖道修行而來的課題:世第一法,以何為等無間緣入正性離生?有部舊阿毘達磨師、持經師、犢子部等,認為「世第一法,以五根為自性」。有部與犢子部斷惑證真的修行次第中,世第一法,是四加行位之一7;由於尚未證入正性離生(見道)成為聖者,故還是凡夫位。凡夫未有無漏法,世第一法是外凡位,世第一法又以五根為自性,故信等五根定是通於有漏的。分別論者則主張:一切凡夫都不成就信等五根,唯聖者成就,故信等五根定是出世無漏的。如《大毘婆沙論》說:

  分別論者執信等五根唯是無漏,一切異生悉不成就。問:彼部何故作此執耶?答:彼由契經,故作此執。謂契經說:「若有五根增上猛利,平等圓滿,多修習故,成阿羅漢,諸漏永盡。從此減下,成不還者,次復減下,成一來者,次復減下,成預流者。若全無此信等五根,我說彼住外異生品。」由此經故,彼執五根唯是無漏。〔論主〕為遮彼意故,舊阿毘達磨者說:世第一法以五根為自性,世第一法在異生身,故知五根亦通有漏,異生定不成有為無漏故。(大正27.7下;《雜阿含》652經,大正2.183上--中)

  分別論者依據聖教量:若有五根增上猛利,多修習故,諸漏永盡,成為阿羅漢;若全無信等五根者,則住外異生品中。既然異生皆不成就信等五根,而異生又未有聖無漏慧,故信等五根「唯是無漏」的了。

  有部論師不同意分別論者的主張,指陳分別論者違反聖教,論中共列舉四經:一、如契經說:「我若於此信等五根,未如實知是集、是沒、是味、是過患、是出離,未能超此天、人、世間,及魔、梵等,乃至未能證得無上正等菩提。」非無漏法,可作如是品類觀察,故信等五根必通於有漏,若執信等唯是無漏,就違背聖教8。分別論者答言:世尊此中說「自相觀」,如必因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而集起故,此是觀無漏是「集」自相;要未知當知根沒,已知根起,已知根沒,具知根起9,此為觀「沒」自相;雖是愛所緣,但不為愛所繫縛,此為觀「味」自相;觀無漏是無常故,則是觀無漏是「過患」自相;而契經說:「般涅槃時,一切有為皆悉棄捨。」此涅槃時必棄捨故,此為觀無漏是「出離」自相(大正27.7下--8上)。二、契經說:「有諸有情處在世間,或生或長,有利根者,有中根者,有軟根者」。三、契經說:「我昔未轉正法輪時,曾以佛眼觀諸有情,處在世間,或生或長,有利、中、軟諸根差別,善容貌,善調伏,薄塵垢,若不聞法,退失勝利信等五根。」倘若信等五根唯是無漏的話,應利根者是阿羅漢,中根者是不還,軟根即是一來、預流。果真如此,則世尊未轉法輪時應已名轉,一切聖者於諸世間已充滿,復轉法輪豈不是無用了嗎(大正27.8上)?分別論者答道:此中「根」名,說所依處,不說根體,於我宗並不相背!四、有部論師再破分別論者「根是所依處」:違背契經,如經說:「我說二十二根,所謂眼根等。」[10]此經豈亦說根所依?而且,二經「根」聲無異,一說根體,一說所依,非所極成,是自妄執。是故應許:信等五根,亦通有漏(大正27.8上)。

  有部論師質難分別論者違反四個聖教,證成己宗之「信等五根亦通有漏」,才合乎佛法正義。對於分別論者所舉聖教(如前「若有五根增上猛利,……住外異生品。」),即解釋為︰信等五根,實通有漏。彼經一向說無漏者,乃依無漏根建立聖者有差別故11。又異生總有內、外二種:不斷善根,說名為內;斷善根者,說名為外。彼經意說:「若全無此信等五根,我說名為斷善根者。」故信等五根通於有漏,才是聖教真義(大正27.8上--中)。

  以上,分別論者與有部論師之對論「信等五根是有漏或是無漏」,二者諍論的焦點,筆者以為:在於二者學派風格及修行現觀次第的不同。從三方面來說明:一、分別論者說「 信等五根,唯是無漏,一切異生悉不成就」。凡夫眾生未有聖無漏慧,故不成就信等五根,說明了分別論者是重慧的學派。真正的智慧,是藉由聖道斷煩惱所證得的無漏慧;凡夫眾生的世俗有漏慧,並不是真正的智慧。二、舊阿毘達磨者說「世第一法以五根為自性,世第一法在異生身,故知五根亦通有漏,異生定不成有為無漏故」,以及有部論師說「依無漏根建立聖者有差別故」,說明了有部以正性離生(見道)分凡聖;聖者又依三無漏根安立聖位之差別12。世第一法既以五根為自性,當然信等五根通於有漏了。三、分別論者用「自相觀」來解釋會通有部論師(第一經)的聖教難,有部論師仍是不認同,而說:

  彼言非理。所以者何?謂此經說:「我若於此信等五根,未如實知是集、沒、味、過患、出離,未能證得諸漏永盡無上菩提。」非自相觀能見諸漏,故彼所說決定非理。由此五根非唯無漏。(大正27.8上)

  「非自相觀能見諸漏」,正說明了有部論師的修行現觀次第是「四聖諦漸現觀」(大正49.16中),現觀諦時必然是觀諸法的共相,如《大毘婆沙論》說:

  分別一物相者,是分別自相。分別多物相者,是分別共相。……復次,十六行相所不攝慧,多分別自相;十六行相所攝慧,唯分別共相。復次,別觀智諸諦慧,名分別自相;總觀諸諦慧,名分別共相。(大正27.217上)

問:現觀諦時為觀自相、為觀共相?……答:應作是說:觀於共相。問:如何四諦不頓現觀?答:現觀諦時,雖觀共相而不現觀一切共相,謂但觀少分共相,然自、共相,差別無邊。且地大種,亦名自相,亦名共相。名自相者,對三大種;名共相者,一切地界皆堅相故。大種造色合成色蘊,如是色蘊,亦名自相,亦名共相。名自相者,對餘四蘊;名共相者,謂色皆有變礙相故。即五取蘊合成苦諦,如是苦諦,亦名自相,亦名共相。名自相者,對餘三諦;名共相者,諸蘊皆有逼迫相故。思惟如是有逼迫相,即是思惟苦、及非常、空、非我相。(大正27.405上--中)13

  有部論師是「四聖諦漸現觀」論者,「思惟欲界行入正性離生。若已得入正性離生,十五心頃說名行向,第十六心說名住果」(大正49.16中)。行者先思惟欲界苦諦,如實了知後,再思惟色、無色界苦(集、滅、道,亦同),依次證入。緣四聖諦,起十六行相14。此十六行相,是四諦的共相,蘊、處、界等,則是自相。因此,四諦漸現觀,是依四諦理(共相),作四諦十六行相觀,依次證入才得解脫。所以有部論師說「非自相觀能見諸漏」,「名共相者,諸蘊皆有逼迫相故。思惟如是有逼迫相,即是思惟苦及非常空非我相」,就是立本於「四諦漸現觀」的修觀次第而言。而且,「現觀諦時,雖觀共相,而不現觀一切共相」(大正27.405中),是有部論師不贊同「四諦頓現觀」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分別論者正是主張「四聖諦頓現觀」的學派15。這一點,應該是二者意見不同的關鍵所在。

  二、有部論師與犢子部對論「五根是否自性善」

  有部論師主張依無漏根以建立賢聖差別,信等五根在異生身,故通於有漏;犢子部亦主張「信等五根通於有漏」,又說:

  世第一法,信等五根以為自性。唯此五根是自性善,餘雜此故亦得善名。由此五根,建立一切賢聖差別,不由餘根。如契經說:「若有五根增上猛利,平等圓滿,多修習故,成俱解脫;從此減下,成慧解脫;次復減下成身證;次復減下成見至;次復減下成信解;次復減下成隨法行;次復減下成隨信行。」(大正27.8中;《雜阿含》653經,大正2.183中)?

犢子部舉聖教證成五根是自性善,且以五根建立賢聖之差別,不同於有部論師之依三無漏根建立賢聖差別,故有部論師質難他:

  若唯五根是自性善,所餘善法自性是何?若謂彼是「不善、無記雜五根,故亦名善」者,如是五根與彼相雜,何故不名不善、無記?然信等五與所餘法,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緣,一起一住,一滅一果,同一等流,同一異熟,而言「五根是自性善,餘相雜故,假立善名」,但順妄情,不應正理。勿有此過,故應說言:世第一法根非根性。(大正27.8中--下)

  犢子部與有部關係密切,《大毘婆沙論》說:犢子部所立宗義,與有部「若六若七,與此不同,餘多相似」(大正27.8中)。其中,犢子部說「世第一法唯以信等五根為性」,即是不同之一(信等通於有漏、無漏則相同)。探究有部論師與犢子部的差異,實為有部論師發揮了新義,犢子部的不同,是不同於有部的新義而已。如犢子部與舊阿毘達磨師、持經師等都說:「若五根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而《發智論》主及《大毘婆沙論》主等卻說:「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16。由此可見:阿毘達磨論師們本來主張世第一法以「五根為性」,到《發智論》以後,有部論師漸傾向於以「心心所法為其自性」(大正27.9上)。故質難犢子部:信等五根與所餘法,同一所依,同一行相,乃至同一等流,同一異熟,而言「五根是自性善,餘相雜故,假立善名」,是但順妄情不是正理。有部論師言下之意是,犢子部以五根建立賢聖差別,世第一法以五根為其自性,五根是自性善,都不是正理;要以三無漏根建立賢聖差別,世第一法以心心所為自性,才是應理論者。

  三、結語

  分別說者(及大眾部),主張信等五根唯是出世、無漏的——「無世間信根」;而舊阿毘達磨師、持經師,以及犢子部,主張世第一法以五根為性,信等五根通於有漏、無漏——「有世間信根」,這是二大學派根本的不同。阿毘達磨在發展中,原本持世第一法以五根為性的思想,在《發智論》以後,有部論師則採取以「心心所為自性」。有部論師思想發展的情形,印順導師的解說是:《發智論》主,從融合綜合的觀點,知道心與心是相應的,是營為同一事業的。而到《大毘婆沙論》時代,從三世有的,融合綜合的見地,推論的更詳細,最後到達了:世第一法以「五蘊為性」的毘婆沙義。而《大毘婆沙論》的五蘊為性,實本於《發智論》的思想原則發展而來17

  另外,值得順帶一提的是:持經師,與舊阿毘達磨師及犢子部,都主張世第一法以五根為性,但《大毘婆沙論》所記載的持經譬喻師則有不同意見。如法救主張:諸心心所是思差別,故世第一法以思為自性。覺天說:諸心心所體即是心,故世第一法以心為自性(大正27.8下)。法救、覺天的說法,都被有部論師破斥。又分別論者說:世第一法,相續現前。相續總有三種:一、時相續,二、生相續,三、相似相續。世第一法雖無前二,而有相似相續。有部論師則說:世第一法,唯一念現前(大正27.20中)。世第一法「唯一念現前」,就是有部論師主張「世第一法定不可退」(大正49.16中)的原因之一18

  捌、音聲是異熟果

  佛教的業感因果說,分為等流因果和異熟因果二種。這二種因果,《大毘婆沙論》的解釋為:等流因果,是「善生善,不善生不善,無記生無記」的因果說;異熟因果,是「諸不善、有漏善法所招異熟,因是善惡,果唯無記,異類而熟」的因果論19。學派中,有部論師特別發揮異熟因果論,故《大毘婆沙論》中,對於異熟因果有一番論究20。本節,只探討:「音聲是否異熟因果」的學派諍論。

  據《大毘婆沙論》記載:犢子部、分別論者主張「音聲是異熟果」,有部論師則認為「一切聲非異熟果」(大正27.612下)。南傳《論事》記載:大眾部主張「聲是異熟果」(南傳58.203--205),「六處是異熟果」(南傳58.205--207)。

  依據《大毘婆沙論》,犢子部、分別論者主張「音聲是異熟果」的理由是:

  由聖言故。如《施設論》說:「何緣菩薩感得梵音大士夫相?菩薩昔餘生中,離麤惡語,此業究竟,得梵音聲。」由此說故,彼便計:聲是異熟果。(大正27.612下)

  犢子部、分別論者依據《施設論》的記載:菩薩的梵音聲,是過去生中遠離麤惡語,今生方感得的果報,故主張「音聲是異熟果」。有部論師卻說:「一切聲非異熟果」。然有部論師說「依異熟果,諸法由業得,彼法是無記」,「如來善心說諸妙音、美音、和雅音、悅意音,此語是善」。於是分別論者還以有部論師自宗的主張,問難有部:若業感得之異熟果報是無記性的,則不應說如來善心所說諸妙音乃至悅意音是善的;既然說妙音等是善的,就不應說異熟果報是無記的(大正27.612下--613上)。

  這裡,有部論師有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菩薩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到百劫修妙相業,得「相異熟業」時,才是真菩薩(大正27.886下--887上)。依此來說,菩薩的三十二相,應該是異熟果。菩薩的第三十二相,是「得梵音聲相」(889上),何故有部論師卻說「聲非異熟果」呢?有部論師答道:因為菩薩的梵音聲是:

  菩薩昔餘生中,造作增長感異熟果大宗葉業,由是因緣,展轉出生如來咽喉微妙大種,從此能生妙語音聲,而聲非異熟。(大正27.613上,大正26.974中)

佛於喉藏中有妙大種,能發悅意和雅梵音,如羯羅頻迦鳥;及發深遠雷震之聲,如帝釋鼓。如是音聲,具八功德:一者、深遠,二者、和雅,三者、分明,四者、悅耳,五者、入心,六者、發喜,七者、易了,八者、無厭。(大正27.889上)

  犢子部、分別論者(及大眾部)與有部論師,一主音聲是異熟果,一主非異熟果,二者的諍論點在於:犢子部、分別論者認為:菩薩妙音聲,是由離麤惡語感得的異熟報。有部以為:由異熟業,生咽喉微妙大種(異熟果);由此大種,才發出妙語音聲。因此,分別論者所引的《施設論》文,有部論師解說是:依展轉因,作如是說,然一切聲非異熟果(大正27.613上)。

  雖然有部論師一致主張聲音不是異熟果報,但是論師在論究「何故諸聲非異熟果」的理由時,還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如論說:

  問:何故諸聲非異熟果?〔1〕或有說者:聲屬第三傳。謂最初業生諸大種,大種生聲;聲屬第三,故非異熟果。〔2〕復有說者:聲屬第五傳。謂初業生異熟大種,異熟大種生長養大種,長養大種生等流大種,從此等流大種生聲;聲屬第五,故非異熟果。〔3〕復有說者:聲隨欲轉,非異熟法可隨欲轉。〔4〕復有說者:聲復生聲,非從異熟復生異熟。〔5〕復有說者:聲是現在加行所發,異熟果是先業所起。〔6〕復有說者:離初靜慮染時,語表便斷;若是異熟者,應離三界染時方斷。〔7〕復有說者:聲有三種,謂善、不善、無記。異熟果唯無記。〔8〕有說:若聲是異熟者,生可愛趣,應一切時出如意聲;生非可愛趣,應一切時出不如意聲。現見有時與此相違,是故聲非異熟。〔9〕復有說者:聲有間斷,異熟色無間斷,是故聲非異熟。(大正27.613上,〔〕號裡數字,為筆者加入)

  論中,共有九種說法,論主並未評斷何者為正義。而且,即使有情所發聲是何處的大種所造?論師間仍是異說紛紜,有說是喉邊大種造,有說心邊大種造,有說是臍邊大種造,而論主認為︰若總的說來,聲音是一切身支大種所造;若別說的話,輕小聲是喉邊大種造,叱吒哮吼號叫等聲音,是遍身大種所造(大正27.664上)。雖然如是,如前面引文,論師說:「菩薩昔餘生中,造作增長感異熟果大宗葉業,由是因緣,展轉出生如來咽喉微妙大種」。由此看來,在九種說法中,或許前二說是有部正義;然其餘七種說法,還是合乎於有部學理,只是偏向異熟果的某一特點發揮罷了21

  另外,有部論師又說:菩薩由二因緣,發願求佛大士夫相微妙梵音:一、由曾見,二、由曾聞22。在「曾聞」部分,論師說:菩薩聽聞如來以梵音聲宣說正法,深心愛樂歡喜,誓願受此正因:以持戒等諸功德迴向,願於未來亦能如是。由此意樂,復以:

  種種上妙香花供具音樂,供養諸佛獨覺聲聞制多形像,承事供養父母師長同梵行者,修如是等殊勝福時,一一迴心此梵聲相。又勤淨除二種業道,謂粗惡語,及雜穢語。由勤淨除粗惡語故,得大士相微妙梵音;由此梵音,摧伏一切外道他論。由勤淨除雜穢語故,感得言詞威肅清亮;由此言詞,映奪一切世俗異論。(大正27.613中)

  此中,值得留意的有二:一、以「種種上妙香花供具音樂,供養諸佛獨覺聲聞制多形像」,「修如是等殊勝福時,一一迴心此梵聲相」。此種說法,與有部論師所信奉之《四梵住經》:「於未曾立窣堵波處,為佛舍利起窣堵波,是名第一補特伽羅能生梵福」(大正27.425下)23,以及「經營窣堵波、毘訶羅、僧伽藍等佛法僧事」,為阿羅漢「住持佛法」項目之一(大正27.895中):都顯示了當時北印度建塔、造像,及以香花音樂等供養的風氣;同時,也說明了有部論師的意趣——建塔供養塔可得廣大果。二、論師說:「由勤淨除粗惡語故,得大士相微妙梵音」;「由勤淨除雜穢語故,感得言詞威肅清亮」。這說法,與分別論者主張「音聲是異熟果」有何差異呢?世尊說:「若我住世,有於我所恭敬供養,及涅槃後乃至千歲,於我馱都(塔),如芥子許恭敬供養。我說若住平等之心,感異熟果平等平等。」有部就曾依此契經作為聖教量,證成己宗論義(大正27.585上)。這樣一來,有部論師豈不是前後矛盾了嗎!筆者以為:這裡,必須溯源到:有部論師是三世實有論者。三世實有最根本的學理,是「自性實有」:聲音由大種所造,大種是能造色,聲音是所造色,而色之極微(即色之自性)是實有的24。故有部論師之主張「聲音非異熟果」,是探源到聲音是由大種所造,而言「聲非異熟果」,大種才是異熟果;分別論者等則是從離麤惡語方可招感得美妙音聲,直接就聲音本身來說,「聲是異熟果」。

【未完待續】
 


[1] 阿毘達磨論者論究的根本論題,有自相,共相,攝,相應,因緣等。
[2] 1.契經說:諸臺帳等所有,中心為臺帳等眾材所依,能任持彼,令不散墜,故說中心能攝於彼。然彼中心,與眾材異,而說能攝,故知諸法皆攝他性,非自性攝。
2.經說:五根中,慧根最勝,慧根,能攝諸餘四根。然彼慧根與四根異而說能攝,故知諸法皆攝他性非自性攝。
3.經說:世尊告彼手長者言:「汝以何法攝自徒眾?徒眾云何受汝所攝?」手長者言:「世尊為我說四攝事:一者、布施;二者、愛語;三者、利行;四者、同事。我以此四攝自徒眾,徒眾由此受我所攝。」然手長者與徒眾異而說攝眾,故知諸法皆攝他性非自性攝。
4.經說: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慧蘊攝;正念、正定,定蘊攝。然正思惟、正精進與慧蘊異,正念與定蘊異,而說彼攝,故知諸法皆攝他性,非自性攝。
5.世間說:戶樞攝扇,縷攝衣服,附攝薪等。在家者說:我能攝田,諸畜,財寶,僮僕,家屬。出家者說:我攝徒眾,資具衣缽。如是能攝與所攝異,故知諸法皆攝他性。(大正27.306中--下)
[3] 煩惱依五部分別:見苦所斷,見集、滅、道所斷及修所斷。見苦、見集所斷煩惱有二種:遍行,不遍行。見滅、道所斷煩惱有二種:有漏緣,無漏緣。修所斷煩惱,唯不遍行。
[4] 問:若一切法,唯攝自性,是勝義攝,非他性攝者,分別論者所引契經,當云何通?答:所引契經,是不了義,依假名說,有別意趣。1.契經說:「諸臺帳等所有,中心為臺帳等眾材所依,能任持彼,令不散墜,故說中心能攝於彼」者,是於任持義,假立攝聲。此任持彼,不散墜故。假立攝名,非勝義攝。2.經說:「五根中,慧根最勝,慧根,能攝諸餘四根」者,是於方便義,假立攝聲。慧為方便,令餘四根亦速運轉,能辦大事,假立攝名,非勝義攝。3.經說:「以四攝事,攝徒眾」者,是於能引彼,令不離散,假立攝聲。由四攝事,方便誘引,假立攝名,非勝義攝。4.經說:「正思惟、正精進,亦慧蘊攝,正念亦定蘊攝」者,是於隨順義,假立攝聲。以正思惟、正精進隨順慧蘊,正念隨順定蘊故,假立攝名,非勝義攝。5.彼所引世俗言論:「戶樞攝扇,縷攝衣服,附攝薪等」,依任持義,假說攝名,非勝義攝。「在家者說:能攝田等;出家者說:攝徒眾等」,依饒益義,假說攝名,非勝義攝。(306下--307上)
[5] 除去我想及一合想,修習法想、別想易滿。謂諸有情,若有我想及一合想者,貪瞋痴等煩惱增盛;由增盛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愁歎憂苦諸災患事。若除我想及一合想,便觀色法如麵麥少聚,不久離散。觀無色法前後不俱,不久磨滅。(大正27.307上)
[6] 學派的二諦說,原先,一般都是真妄二諦與理事二諦為主,《大毘婆沙論》自宗,也說到「事理二諦」為正義(大正27.399下),而有部論師後來發展為假實二諦,這是阿毘達磨論師經「攝」的分別而發展的。如1.印順導師於《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說:有部阿毘達磨論者,經「攝」的分別,而向兩方面發展:一、假與實的分別,二、事與理的分別(頁88--89)。2.《印度佛教思想史》說:毘婆沙師以「事理二諦」為正義。……從此(《雜阿毘曇心論》)後,阿毘達磨論師以「假實二諦」為主了(頁192,198--199)。3.《性空學探源》,亦說:有部主張一切法最後的單元是實相有,一合相是假名有,這是他們固有的思想,但假名有與實相有並不就是世俗諦與勝義諦。把二者配合起來,在婆沙之後(頁131)。
[7] 有部立煖、頂、忍、世第一法四加行位,也稱四順決擇分善根;犢子部立「忍、名、相、世地一法」,此四位,相當於有部的四加行。
[8] 見《大毘婆沙論》,大正27.7下;《雜阿含》651經,大正2.183上。
[9] 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是三無漏根。未知當知根,是見道位;已知根,是修道位;具知根,是無學道位。(大正27.732下--733中)
[10] 二十二根:眼、耳、鼻、舌、身、女、男、命、意、樂、苦、喜、憂、捨、信、精進、念、定、慧、未知當知、已知、具知根等。
[11] 論中,亦有說:分別論者所引經「唯說聖道。所以者何?聖者差別依聖道說,非世俗故。」(大正27.8上--中)
[12] 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是三無漏根。未知當知根,是見道位;已知根,是修道位;具知根,是無學道位。(大正27.732下--733中)
[13] 「問:現觀諦時為觀自相、為觀共相?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觀自相,諸法自相差別無邊,應無觀諦得究竟者,且地自相無邊差別,觀未窮盡而便命終,況更能觀諸餘自相!若觀共相,如何四諦不頓現觀?復於何時以如實智觀諦自相?於諦自相若不能觀,云何名為現觀諦者?答:應作是說:觀於共相。問:如何四諦不頓現觀?答:現觀諦時,雖觀共相而不現觀一切共相,謂但觀少分共相,……故無頓觀四聖諦義。」(大正27.405上--下)
[14] 十六行相:苦、非常、空、非我;因、集、生、緣;滅、盡、妙、離;道、如、行、出。(《大毘婆沙論》,大正27.408下)
[15] 分別論者主張「四聖諦頓現觀」,見《大毘婆沙論》,大正27.533上。有部論師主張「四諦漸現觀」,見《大毘婆沙論》,大正27.404中--406上。
[16] 《發智論》:「云何世第一法?答: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有作是說:若五根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於此義中,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何故名世第一法?答:如是心心所法,於餘世間法,為最、為勝,為長、為尊,為上、為妙,故名世第一法。復次,如是心心所法,為等無間,捨異生性,得聖性,捨邪性,得正性,能入正性離生,故名世第一法。」(大正26.918上;《大毘婆沙論》,大正27.7中--8中)
[17] 印順導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頁242--243。
[18] 有部論師主張「世第一法定不可退」的原因,請檢閱《大毘婆沙論》,大正27.21上--22下。筆者於〈論師的聖果觀〉,參、「預流者有退、無退」之三,「世第一法定不可退」,亦曾探討過(見《部派佛教》中編,頁255--260)。
[19] 《大毘婆沙論》,大正27.629下。
[20] 大眾部主張「唯心心所,有異熟因及異熟果」,譬喻師主張「離思無異熟因,離受無異熟果」,有部論師則主張「異熟因果俱通五蘊」(大正27.96上--中)。關於各學派的業力說,筆者於〈論師的業力觀〉曾加以論述,茲不贅述。
[21] 從〔3〕聲非異熟法可隨欲轉,乃至〔9〕異熟色無間斷,都是順著有部論師對「異熟果」的定義,就某一特點而言。而〔6〕復有說者:離初靜慮染時,語表便斷;若是異熟者,應離三界染時方斷。亦是源於有部論師主張:尋伺唯欲界及初靜慮二地有(即五趣雜居地、離生喜樂地),第二靜慮以上「無尋無伺」(大正27.269中--下,744中--下)。因為尋伺是語言之本(416中),既然第二靜慮以上無尋無伺,故定無語言。
[22] 「由曾見者,謂彼菩薩曾見諸佛處大集會,為諸有情以梵音聲宣說正法,摧伏異論,微妙深遠,具丈夫相。由曾聞者,謂彼菩薩,具聞如來以梵音聲,宣說正法,乃至具丈夫相。爾時菩薩見聞歡喜,深心愛樂,則便誓受順彼正因:我諸禁戒,梵行精進,皆當迴向,願於未來得住如是大士行類。由此意樂,復以種種上妙香花供具音樂,供養諸佛獨覺聲聞制多形像,承事供養父母師長同梵行者。修如是等殊勝福時,一一迴心此梵聲相。又勤淨除二種業道,謂粗惡語,及雜穢語。由勤淨除粗惡語故,得大士相微妙梵音;由此梵音,摧伏一切外道他論。由勤淨除雜穢語故,感得言詞威肅清亮;由此言詞,映奪一切世俗異論。譬如有人,見他處在華妙堂閣,陳列五樂歡娛自恣,聞他拊奏五樂音聲,作是思惟:我於何時當得如是處妙堂閣,陳列五樂歡娛自適?既思惟已,勤加功力。積集財寶,如其所願,皆能辦之。菩薩亦爾,由見及聞,發願求佛梵音聲相諸業。」(大正27.613中)
[23] 《四梵住經》:「佛說有四補特伽羅能生梵福。云何為四?謂有一類補特伽羅,於未曾立窣堵波處,為佛舍利起窣堵波,是名第一補特伽羅能生梵福。復有一類補特伽羅,於未曾立僧伽藍處,為佛弟子起僧伽藍,是名第二補特伽羅能生梵福。復有一類補特伽羅,佛弟子眾既破壞已還令和合,是名第三補特伽羅能生梵福。復有一類補特伽羅,修四梵住,是名第四補特伽羅能生梵福。」(大正27.425下)
[24] 四大種——地、水、火、風,是能造色。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無表色,是所造色。色的極微,是「自性實有」的。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