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智性與德性意趣的哲學對話

――《心的交會山間對話》新書發表會與談錄 

葉海煙(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教授)

 

很榮幸擔任Peter Singer教授與昭慧法師新書發表會的與談人,首先,恭喜Peter Singer與昭慧法師合作完成了這本意趣盎然的著作,我想它一定會是一本暢銷書,而我想它會暢銷的理由正是兩位作者都關切生命議題,同時都關切時代議題,而且也都能對應當今全球化的大趨勢,提出個人的真知灼見。

我想從下述幾個面向來談談這本幾乎翻開每一頁都可以讓我們愉悅地閱讀的好書,其中相銜接的對話與交談,幾乎處處閃耀著智慧與真誠的光亮。由於兩位作者都是具有相當重要性的哲學家、倫理學家,他們不約而同地關切當代重要的生命議題。辛格教授在自序裡有一段很重要的話,我就把它唸出來,來為兩位作者之間心靈與思想相互交流的美好作具體的明證:「昭慧十分重視思想的交流,勇於接受別人挑戰她的觀念,且總能提出她獨到的見解。就這幾點看來,她證明了自己不但是善於詮釋佛陀教法者、修行人,更是一位真正的哲學家。

這一段話已然充分證明他們兩位的哲學是從理論到實踐,而他們的倫理關懷則從基礎到應用,在普世倫理的發展過程中,他們同時重視言說與行動,而不僅不流於空談,更不淪入於玄虛之境。因此,他們之間段段精彩的對話,不僅都聚焦於相關的議題,深入問題的核心,而且彼此來回對辯,機鋒迭出,靈光閃現,幾乎都是他們各自身體力行的真實體驗,而非各說各話的散漫之言。

一般而言,傾聽比言說還來得困難,因為傾聽已然是一種修養,甚至是一種生命的工夫、一種生活的藝術。兩位作者確實在這標題(主題)''Meeting of Minds''(心靈的交會)所輻射出的意義光亮之中,進行了精采的「山間對話」。其實,所謂的「山間對話」,恰恰是兩位作者心靈交會的生動的譬喻。因此,我覺得他們已然以真誠的對話超越了理論的辯證與思想的對抗。眼前,學界有許許多多的理論建構以及隨之而來的辯證與辯論,結果往往不是矛盾,就是衝突;而兩位作者在這本書裡,則具體演示了卓越的哲學對話以及在思想交流過程中如何相互理解又彼此欣賞,但仍然始終堅持自己的立場與論點。其間,幾乎處處有尊重差異性的寬容,以及留有餘地以待來茲的共同的盼望與嚮往。

顯然,在整個對話的過程裡,兩位作者展現了極高的學術涵養――它不但是智性的,而且飽含著德性意趣。因此,我個人覺得他們兩位都是仁者,因為他們都秉持慈悲心,不止是對人的生命,而且是對動物的生命以至於普世一切生命,都付諸以關懷,而終體現了當代倫理的主調:「關懷倫理」(ethics of care)的真精神、真意義。

再來,他們兩位也都觸及了當代倫理的基本場域,就是所謂的「情境」(situation),而各自建構出屬己的「情境倫理」(ethics of situation);而由於自我是開放的,他者是多元的,因此自我與他者之間的交互關係,是可以來和華嚴宗法界緣起的「無礙境界」――「一切入一切」相互媲美。這不是一般的「理論與實踐的二元與二分」,也就是所謂的「一入一切、一切入一」,這還是彼此對立,甚至可能因對立而有矛盾,有衝突。確實,一般的辯證往往是理論的,但兩位作者對話則已然是一種生命的對話、一種心靈的交談、一種充滿哲學意味與精神意趣的全方位的觀念匯整;而這樣的對談顯然不同於倫理學課堂上議論「電車難題」:「到底是要讓那電車繼續直行而撞死五個人,還是要讓電車轉到另一條軌道去撞死一個人?而到底哪一個選擇比較合乎道德規範與倫理原則?」或許,道德並不能依賴任何形式的假設,而倫理的行動其實就是一連串的鐵錚錚的肯定。或許,這麼一句:「無論如何,能不能都沒有人會死?」纔真正道出了如同兩位作者悲天憫人的真切的生命關懷。

在此,我想起昭慧法師創立了關懷生命協會,鍥而不捨地從事動保與護生的行動,在在令人敬佩。長久以來,我們的心中有太多不切實際的if-then,有太多尚待證實的假言命題,卻少了有力又有效的定言命題。兩位作者是智者,是仁者,更是勇者,特別是昭慧法師常常運用anti(反)的反身之辭,來設法得到更超越的「正」,如此,由反而正,甚至撥亂而返正,這確實體現了道家「正言若反」的智慧。老子言「反者道之動也」,這「反」不是對反,而是「回返」(return),回返人自身,回返人的生命內在,而延展出一切眾生的真因與真緣,而終究無障無礙、無邊無際。

我個人在昭慧法師倡議「佛教規範倫理」的學術歷程裡,參與了幾次的對話,深深覺得在佛教規範倫理的發展過程之中,是大有機會跟當代西方倫理思考有所切磋,有所攻錯。幾年前,當昭慧法師建構出他獨樹一格的「佛教規範倫理學」,著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倫理新思考的切入點,實值得我們超越理論的藩籬與思辯的範限,從而進入個人心靈內在的世界,來仔細地品味,來認真地研磨。

此外,在這本書裡,我們還看到兩位作者通過溝通的行動,取得彼此之間真實的善解。善解談何容易!在一般的交談與論辯之中,有些人往往只是各說各話,甚至無端地造成彼此誤解誤會,而落入言說的困境,終無法相互溝通、相互理解。其實,在自由民主的社會裡,亟需人我之間的寬厚與包容,而這本書之所以引人入勝,之所以教人讚歎,就是因為Peter Singer教授和昭慧法師都抱持著學術的真誠與高遠的人文理想,而也都有一副寬以待人的襟懷以及與人為善的氣度。想想莊子之所以在〈逍遙遊〉之後,隨即展開「自他一體」、「物我共在」的開放平臺――〈齊物論〉,應是為解決思想多元與言論自由所可能肇致的問題,如章太炎之定調為「齊物」之論,而非試圖抹平「物論」。原來,「物論」不可齊,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與觀點,但是追根究柢,我們共同享有的是一個平等齊同而一體無殊的關係網絡,這整全的關係網絡的具體例證,應是章太炎個人所專精的佛法,他以佛解道,乃得以昂首進入莊子「齊物論」的境界,也就是一往平等的真實呈現,正是所謂「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是標準的標準作標準,那麼所謂的「標準」根本不是真正的標準)。看來,現代人是否過於重視標準,過於計較範疇,而竟落入某一種型態的單向的思維、片面的思考以及封閉的思考?實值得我們好好反思。

接著,從兩位作者通過對話所表現出的倫理修為看來,我個人認為他們是以慷慨而寬厚的心胸與態度,取得了彼此之間真實的尊重與相互的接納;而我們如果從沈清松教授提倡的「多元他者」的角度,來思考道德與倫理的意義,那麼「多元他者」適足以激發相互尊重、彼此接納的人文涵養,而慷慨的胸懷與感謝的心情,正是我們每一個人面對一切的他者所必須具備的精神裝備。昭慧法師提倡佛教倫理學的精粹義理,其所鑄就的倫理規範乃自小向大,由每一個自我展向每一個他者,而在心量不斷擴充的過程中,產生的是無間歇的理解的活動;唯有如此,我們纔能因相互的尊重與無私的接納,而不斷深化我們共用的倫理網絡與人文資源。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