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之全球化與在地化
――第二十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側記
撰稿│釋耀行、鄭靜明
2022年8月27日上午,第二十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人間佛教之全球化與在地化」國際學術會議於花蓮慈濟靜思堂隆重舉行,本次會議由慈濟慈善基金會、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弘誓文教基金會、慈濟大學、慈濟科技大學、印證基金會等六個單位共同主辦。為期兩天的會議,共計發表四本新書,38篇論文,另有「人間佛教之全球化與在地化」、「印順導師與慈濟」兩場圓桌論壇,前者將人間佛教形成和發展的路徑納入全球化思維的大框架,深刻探討此時代背景下人間佛教在地化運作應著重與反思的關鍵所在。後者則由慈濟醫護團隊專家和靜思精舍的法師代表,講述印公導師桑榆之年所經歷的點滴往事,一代佛門高僧之行誼聞之令人感佩。「青年論壇」圍繞「佛學與哲學」與「印順學」兩個議題展開,設立「青年論壇」是人間佛教薪火相傳重要的環節,其核心仍是「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繼承與傳播。今年共有十個國家的專家學者與會發表,即便疫情肆虐,第一天議程現場依然有三百餘人參加,主辦單位採用YouTube同步直播,全球關注者免於向隅之憾而共襄盛舉。兩天會議共計370人與會共襄盛舉。
開幕典禮
何日生教授擔任主持人,首先介紹與會來賓,接著播放紀念印順導師短片,螢幕上一幀幀熟悉的前塵法影,喚起我們對導師的無盡追思。慈濟慈善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致詞,感謝佛教弘誓學院與弘誓文教基金會,自一九九九年開始連續舉辦「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感謝能有機會參與主辦今年第二十屆會議。
玄奘大學、玄奘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暨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副教授性廣法師致詞:一位思想家要有足夠深廣的內涵,才能讓我們的研討會進行了二十屆還能持續有可以研討的議題,佛學思想像一條龍閃亮的眼睛,所謂畫龍點睛,但如果無法辛苦且實際的畫出龍身,縱然有寶石般的眼睛卻無法顯出它的珍貴。
接下來分別邀請靜思精舍德悅法師、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慈濟科技大學羅文瑞校長致辭,昭慧法師代表主辦單位致謝辭。與會大眾現場合影留念,留下歷史的畫面。接著是茶點時間,大家開心享用慈濟志工精心準備的精緻茶點,隨即開啟第一天密集系列的研討議程。
專題演講
龔布齊(Richard Gombrich)〈社會歷史視角下的慈濟〉
牛津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主席龔布齊教授,從社會歷史視角將慈濟的產生歸屬於一種新的宗教運動(NRM),他說多數情況下,宗教運動是根據基督教背景來描述的,是以主流基督教傳統和與這些傳統相關的西方文化作為比較標準。而從另一個角度,將台灣佛教的宗教運動與佛教傳統和中國的主流宗教文化進行比較,可能有助於為這幅畫提供一個新的維度。他嘗試分離慈濟的一些顯著特徵,例如:對死者的處理,並通過這些特徵與整個佛教歷史進行比對,發現各種實踐和相關信仰之間的相似之處。追溯慈濟對佛教運動的影響並不完全局限於最早的佛教,而是將它做為一個互相比較的出發點,中國文化方面重點比較慈濟與儒家傳統,因為儒家傳統仍然存在於慈濟的發源地台灣。
新書發表會
釋昭慧《倫理抉擇的中道智慧》
昭慧法師倫理學研究,本年度再度推出兩本新著,總名為《倫理抉擇的中道智慧》,依論文性質分類,上、下兩冊分別是《生命倫理與環境倫理》與《性別倫理與社會關懷》。兩書莫不是依「緣起、護生、中道」的核心思維,解構各種沙文主義。也就是說,「中道智慧的倫理抉擇」,散見於兩部書中的每一篇章。從基礎理論的架構,推衍闡釋應用倫理的相關議題,證成佛法利他主義。
《生命倫理與環境倫理》一書在序言開篇即寫道:很多時候,人們面對的不是善惡明確的「是非題」,而是涉及價值優位考量的「選擇題」,有的更是涉及兩難困境的「選擇題」,例如:是要優先選擇愛情,還是優先選擇麵包?每個選項都不完美(甚至有重大倫理疑義),但又都似乎言之成理。
例如:佛弟子確乎不得殺生,但是為了維護廣大生命安全,面對那些除滅瘟疫感染源的殺生措施,佛弟子能出面強力制止嗎?殺人確實有罪,但是面對癌末的極端痛苦,選擇醫助自殺或安樂死,難道就沒有倫理上的正當性可言?這時,從方方面面而作周延思考,最後就著每一行為主體的承受能力,作一個雖不完美而「相對最好」的選擇,也就是「中道智慧」的領悟與操作,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性別倫理與社會關懷》基礎理論篇分為二章,作為其他篇章的理論性導讀。第一章〈當代佛教社會關懷的三大範型〉:剖析佛弟子從事「社會關懷」的正當性與必要性,並將當代佛教的社會關懷分成三大範型――慈濟範型、社運範型與內省範型,闡述這三種範型的內涵、特色與價值。第二章〈作為「另類菩薩行」之佛教社會運動〉:聚焦於三種範型之一――社會運動。闡述社會運動之定義,分析它與慈善事業(慈濟範型)及自力救濟的差別,它在民主政治體制中所扮演的角色,並從「社會運動的體制改造」與「社會運動的思想改造」兩大方向,進行案例舉隅與佛法論述。「應用倫理」:分作三個子題――「性別倫理」、「僧團倫理」與「社會關懷」。全書各章均圍繞著佛法的核心理論:緣起、護生、中道。
何日生《慈濟學概論》
慈濟學概念的提出,源於2008年作者出版的《慈濟實踐美學》,原本書名為「慈濟學初探」,後來因為某些因緣更名為《慈濟實踐美學(上)、(下)》。該書匯集多篇論文,闡明慈濟相關的佛教理念與四大志業的實踐,此為對慈濟學的初步探討與開展。本書延續該書的內容,新增六篇論文,結集成《慈濟學概論》,計三十四萬餘言,更深入探索論述慈濟開展的各項志業之實踐、模式與理念。
「慈濟學」意味著以慈濟的種種思想與實踐開展出的一個學門,這個學門足以堪為當代文明的一環,並給予其他文明體系借鏡與學習。我們見聞、學習了各種文明體系,包括禪學、佛學、儒學、道學、乃至豐富多元的西方各學科,這些都是歷史悠久的哲學體系與知識體系。慈濟在歷經五十多年的發展,開拓了佛教當代化的表現形式與內涵;以佛教理念為基底運用到世間的各個領域,在在都有了顯著的成果與影響。從它運用的範疇與開展的程度,堪為當代宗教全球化與普世化的典範之一,這也是佛教從歷史以來十分特出的宗門體現。
慈濟立宗對外宣佈於2016年,一如證嚴法師所述:「今年(2016年),我們宗門正立,法脈正傳。」2016年「第四屆慈濟論壇」之主題即為「慈濟宗門的普世價值」,許多研究慈濟的中、西方學者都與會,發表對慈濟的研究成果。慈濟學的建立,從故事到詮釋,從詮釋到模式,從模式到建構理論,這才是慈濟學完備之時。慈濟學仍處說故事、意義詮釋的階段,慈濟模式與理論的建立仍在探索之中。如何從多元、龐大、跨領域的慈濟實踐與理念之中,一一梳理、淬煉,成為模式與理論,是慈濟學努力的目標。慈濟學還在建構的歷程之中。期望本書《慈濟學概論》的出版為慈濟學研究給予實質的推進與助益。
黃運喜《簡明中國佛教史》
「中國佛教史」向來是佛學研究學習的必讀書目,相關著作汗牛充棟學者眾多,但正如本書作者所言:「現代台灣『中國佛教史』課程較常見參考的教材,有的是參考大陸學者的作品,有的為日人的著作。這些著作或囿於唯物史觀,或內容『見樹不見林』,也有些著作內容豐富,但敘述繁瑣,或各朝代內容繁簡不一,比例分配失當。」
黃運喜教授長年在大學、佛學院教授「中國佛教史」課程,有鑒於此,提出利用「三法印」的法則,把握中國佛教的發展軌跡。第一,在事理上:運用「諸法無我」的法則,從史事的因緣和合中探究事情發生的真相,以客觀中立的態度看待中國佛教的發展,同時拋棄各種意識形態。第二,在事相上:運用「諸行無常」的法則,分析、瞭解事情在時空背景下發展的來龍去脈、流轉變遷。第三,在事用上,運用「涅槃寂靜」的法則,歷史具有借鑒的作用,以過去歷史當作前車之鑑,後車不忘前車之跡。本書結構清晰,行文淺白明瞭,實乃初機學習者最佳入門讀本。
釋清德《當代佛教戒律新詮――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戒律思想》
戒律是佛弟子的修行之基;與僧眾日常行持有關的律制,更關係著佛教的興衰。印順導師承太虛大師「入世關懷」之精神,提倡「人間佛教」,並觀察現實,回顧歷史,展開多面向的教史、教理與教制之研究,在每一領域都成果卓著。在教制方面,他爬梳原典,挖掘關鍵性的文字紀錄,而提出眾多前所未見,又有所依憑的卓越見地,為中國佛教制度的發展,指出一條可資遵循的大方向。
全書共六章,分三單元。第一、二章,是與佛弟子修行有關的「戒律德行篇」。第三、四章,是與現代、傳統研律者作比較的「研律對比篇」。第五、六章,是有關佛教制度的興革與傳承的「興革傳承篇」。
論文發表會
兩天議程,七個場次,共計發表論文38篇,涵蓋「印順學」、「人間佛教」、「佛教倫理」、「海外佛教之傳播」、「佛學與哲學」、「大乘法義」、「慈濟議題」七個子題,多視角呈現人間佛教最新的學術研究及實踐成果。
例如: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東亞佛教教授陳金華發表〈慈濟行經半世紀的研究路徑――兼評論《慈濟學概論》一書〉,論述證嚴上人以醫療慈善為突破口,並放眼全球,對世界各地之緊急災害頻施援手。又以拯救地球未來為己務,將環保、全球性災害、族群與文化衝突等全人類不分種族所須面對之難題納入關懷之框架,並且走上了慈善專業化、知識化與職業化的全新康衢。其不分種族、宗教、國別、意識形態全面救濟的態度,以及對男女平權運動的長期持久推動,不僅遠遠超越了歷史上任何一種佛教慈善的舊有格局,代表了全新的、負責任、有胸襟氣度的當代佛教形象。
福建省莆田學院媽祖文化研究院助理教授梁右典發表〈《印順導師傳》――一個影像敘述風格的分析〉,多視角解構慈濟製作的《印順導師傳》,認為該影片側重在印順導師所處時代背景,從大時代中觀察印順導師與當時思潮的互動,並且轉換到不同時代的印順導師畫面,形成相互連結的前後呼應,造成觀眾具有整體印象的感受,彰顯其於媒介傳播上的重要意義。
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陳秋平發表〈導師著作與思想在馬來西亞的傳播――以「全國大專佛青生活營」為例〉,記錄印順導師曾兩次拜訪馬來西亞,但他的著作與思想在馬來西亞的傳播確實因為一些留台僧人的努力,才得以在馬來西亞流傳。繼程法師是其中最早在馬來西亞推廣導師著作與思想者,他通過了一系列的活動,尤其是大專活動,向知識份子介紹並推廣導師的著作與思想,並有不錯的效果。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兼臺灣佛教研究中心主任昭慧法師發表〈從俄烏戰爭事件,省思佛典中的戰爭觀〉,就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展開侵略戰爭引發的思考。通過兩則佛典記錄的戰爭事件提出了四個問題:一、能否在戰爭發生之前,先將戰事消弭於無形?二、面對無可抗拒的戰爭,奮勇抵抗或棄械投降,哪一種態度與行動更符合佛法?三、倘若不得已而發生戰爭,應該為了避免民眾傷亡而棄械投降,還是不計一切地降低戰爭造成的殺戮?四、面對戰爭這種古往今來都在發生的暴力,佛陀在經典中的應對與教導(言教與身教),在現實世間是否有複製可操作性。反思當下的俄烏戰爭,展開教證、理證的綿密思辨,以及對這些問題的價值判斷和具體處置應對。
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嚴瑋泓發表〈佛教倫理對戰爭的反思〉,分析佛教如何看待「戰爭」的根源性問題,進一步反思非暴力與和平之佛教倫理視角。嘗試以道德個別主義作為仲介理論,反思佛教倫理學不主張單一、絕對的原則可適用在不同道德處境並強調實踐智慧的理論型態,最終以「佛教融合倫理學」作為一種理解佛教倫理學的模型。
國立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吳宗憲發表〈悲智雙運的智慧――同情心造成的公共行政困境及紓解〉,對公務員的厭惡與訕笑,通常是市井小民的日常話題之一,而每每談到這一類問題的原因,民眾總是自然地歸因到文官的自利動機與缺乏同理心,使得公共事務每況愈下。也因此,不論是民眾或者是政府高層,總認為恢復公務員的同理心,是解決政府效率低落的最重要方法。然而,「同理心」真是解決前述問題的萬靈丹嗎?本文試圖更細緻地分析這類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向。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博士光持法師發表〈「佛青之父」蘇曼伽羅與馬來西亞佛教青年運動的興起〉,20世紀50年代的馬來亞佛教青年運動興起於馬來西亞後殖民及獨立前後時期,多元的社會環境為不同宗教在當地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本研究旨在探討當時一位具有「卡裡斯瑪」(Charisma)特質的宗教領袖――美籍僧人蘇曼伽羅(Ven. Sumangal,1903-1963)如何推動和領導馬來西亞佛教青年運動的興起,爾後被稱為「大馬佛青之父」。
大千出版社社長、大千佛教文化社會企業公司總經理梁崇明發表〈觀音瑪利亞到瑪利亞觀音之轉化――從韓國觀音道場與天主教交流探討當代人間佛教跨文化傳播〉,考察韓國觀音道場與天主文化交流過程,以觀音瑪利亞到瑪利亞觀音之外像到內在轉化,探討人間佛教跨文化溝通之內涵。
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副教授何日生發表〈慈濟全球賑濟的圓形模式〉,文中引述的圓形概念源於《法華經》的「佛佛道同」,這是圓形理論的最終目標。慈濟秉持的信念,不是先事業成功再投入做慈善,而是能先投入公共服務,才能更好地完成事業,完成自我實踐。通過慈善實現社會正義,達成對所有的人付出平等愛的理想。依循信念的圓形賑災模式不是鬆散的組織,是各個自主、互相協力,團結一致,平等互愛,共善共榮的一體性組織。
法國國立東方語言與文化學院(Inalco)社會學教授、東語—聖嚴講座教授、法國多學科佛教研究中心(CEIB)主任汲喆發表〈全球化背景下人間佛教面臨的挑戰〉,系統考察了在過去十幾年間,新興佛教團體或附佛團體的湧現又重塑了世界各地華人社會的宗教景觀,將其納入到佛教現代主義的發展歷程及動態的全球化背景中加以理解。文章指出,就華人佛教而言,在全球的層面上,二十世紀上半葉形成的世界主義和理性主義話語,正面臨著或隱或顯的民族主義和反智主義的挑戰。要回應這種挑戰,人間佛教必須思考如何有效地實現其理性化改革的使命,以及如何使佛教轉化為全球公民社會的一種話語資源。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宗教學院沼田客座教授劉宇光發表〈何謂執與障的「分別起」?――以《成唯識論》為例〉,據《成唯識論》探討作為大乘通義的人、法二執和煩惱、所知二障的兩種生起方式的其中一項,即與俱生起對比的分別起(parikalpita)。以此為題的原因是從傳統以修道斷障為目的之學理研習來看,分別起的執障由於不是最根本的,所以在討論中常常點到為止,罕作深入探討,本文試圖對「分別起」的意思及其複雜性和重要意義提出一定說明以正視之。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暨佛教弘誓學院研究部教師悟殷法師發表〈《大般涅槃經》之部派義辨析〉,《大般涅槃經》宣唱如來常住不滅,有情眾生皆有佛性,是屬如來藏系的「大乘」經典,《大毘婆沙論》係廣解《發智論》的典籍,是屬聲聞「部派」的論著。二者乘別不同,兼文體各異,大乘經典如何將部派論義糅集於經文?本文,即從此議題為基點開展,爬疏經論文獻,先概要說明《大般涅槃經》雜糅論義的形式,再從該經描述的分歧異論,說明其與聲聞部派思想的關係。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前國史館修纂處處長侯坤宏發表〈「最難得的八年」――抗戰期間的印順法師(1938-1946)〉,想要探討的是:為什麼在國家遭遇外敵入侵烽火連天的抗戰期間,反而是印順法師「最難得的八年」?該文從:印順法師在抗戰期間的行止、印順法師抗戰期間的閱讀與宣講、印順法師在抗戰期間進行的創作與出版等方面進行論述,希望可以呈現印順法師在抗戰期間(1938-1946)的相關弘法活動,藉以說明為什麼這八年對印順法師的一生是這麼重要。
國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邱敏捷發表〈從齋教到人間佛教――以新竹淨業院與永修精舍為例〉,就道場型態與理念縱觀,從齋教、日本佛教、漢傳佛教,一路演進為今日印順法師所倡之人間佛教,是台灣佛教發展史的縮影之一。勝光法師出家之新竹淨業院為齋堂,但法師不受其限制,為法而力爭上游,留學日本,回台後於1973年在淨業院旁興建永修精舍。寬謙法師接掌永修精舍後,以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思想為依歸,於海內外弘揚印順法師佛教思想與精神。新竹淨業院與永修精舍在兩位法師精心擘劃與積極經營之下,是為探究台灣佛教從齋教逐步轉型為人間佛教的典範之一。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林建德發表〈從印順法師與證嚴法師試探「人間佛教」之承傳與開展〉,從印順法師與證嚴法師探討「人間佛教」之承傳與開展,「人間佛教」作為大乘佛法的當代開顯,海納百川為其特色,印順法師與證嚴法師可視為一脈相承與多元開展的縮影,有所承傳卻又有不同發展,乃至開創與轉向;而印順學派與慈濟宗門迥異的風格取向,當可以相互借鏡學習,進而豐富「人間佛教」的行解。
青年論壇
日本立正大學文學研究科哲學專攻博士生邱奕菲發表〈和辻哲郎論「空」作為「人間」存在的實踐理法〉,日本近現代哲學家和辻哲郎(Watsuji Tetsuro, 1889-1960)以其「人間」理論而廣為人知。和辻認為,日語「人間」正如它的漢語詞源一樣,意謂著「人與人間」、「世間」。並且「空」作為和辻倫理學的最高原則,是「人間」存在的實踐理法。本論文在釐清和辻思想背景之同時,也指出和辻的「空」解釋與原始佛教的「法」之間的關係。
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生藍紹源發表〈以佛教倫理學立場檢視企業永續發展議題〉,採取佛教倫理學立場,以其對於人類與環境關係性之觀點,檢視永續發展乃至企業永續蘊含的人類中心主義疑慮,並嘗試藉利他、節制等佛教價值觀回應當代企業永續發展議題。
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民間文學博士生、丹田繪作室繪本作家、玄奘大學兼任講師張孟桃發表〈從結構主義的角度探討介之推的生命意義〉,生命教育是一個協助青少年及年輕人尋找生命意義的教育。既然是這樣的教育,那麼就必須尋找到合適的案例,使用合適的觀點,經由合適的分析,為青少年及年輕人帶來生命的啟發。因此,論文選擇從結構主義的角度來探討介之推的生命意義。首先,我們從結構主義的意義及強調點著手,使我們知道甚麼是結構主義、結構主義的特點是甚麼。然後,再說明介之推的生命故事為何,是怎麼由來的,以及它的相關內容演變。最後,再把結構主義的觀點用在介之推的生命故事上,看可以找出何種生命的意義。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生禪林法師發表〈印順法師人間淨土主張的真諦――以新舊淨土之論辯為線索之考察〉,佛教在修行時有各式各樣的法門,其中以淨土法門最為簡易。但淨土法門所欲達到的淨土是否即是往生之後的淨土,過去似乎並無爭議。然到了印順法師主張人間淨土之後,此一說法便受到挑戰。對於此一挑戰,傳統淨土思想支持者強烈反對,認為此一說法大有問題,甚至出現強烈反彈動作。此一強烈反對是否有理?到底印順法師的主張為何?本文作了進一步的釐清。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碩士生德劭法師發表〈當代人間佛教之「音聲佛事」――以靜思僧團的梵唄為例〉,以靜思僧團的梵唄來探討當代人間佛教之「音聲佛事」,配合文獻資料分析與實際參與等方法運用,論述靜思精舍與一般道場的異同,其特色之處在哪?意涵為何?並探討靜思僧團如何藉由梵唱培養宗教情操,引發佛弟子恭敬、莊嚴與懺悔的心,藉由身心收攝身體力行於生活中。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郭鎧銘發表〈印順導師對《維摩詰經》的判攝〉,《維摩詰經》自東漢末年譯傳中土以來,深受中國佛教徒喜愛,講說注疏者甚眾。印順導師認為《維摩詰經》是初期大乘經典,屬於文殊法門的十八部代表經典之一。更進一步指出《維摩詰經》的宗要即是菩薩行,而菩薩行的兩大任務便是「嚴淨國土、成熟有情」,這與自利、利他有著相互的關係。莊嚴佛土是大乘的特色,淨土的產生與攝導大眾有著密切的連繫,故此經所說的淨土便包含著實現淨土、修行淨土。
「印順導師與慈濟」圓桌論壇
慈濟慈善基金會文史處賴睿伶主任擔任第二場圓桌論壇主持人,花蓮慈濟醫院王志鴻副院長在導師生命最後幾年擔任他的主治醫師,他以〈師公與我〉為題,回顧導師對於醫護人員的配合,以及時時以佛法開示來到身邊每一個人的點滴回憶,感念自己有幸得以親近及領受師公的德行。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科工長何建明先生接到採訪任務,九十八歲高齡,又是浙江口音的導師令何先生深感責任重大。到了採訪的那一天,卻發現眼前的佛門高僧,是那樣的慈悲包容,無限智慧接引,就這樣靜靜的回憶自己,觀察自己。他說:自己如水面的一片落葉,向前流去,流去。忽而停滯,又忽而團團轉。有時激起了浪花,為浪花所掩蓋,而又平靜了,還是那樣的流去。為什麼會這樣?不但落葉不明白,落葉那樣的自己也不太明白。只覺得――有些是當時發覺,有些是事後發現,自己的一切,都在無限複雜的因緣中推移。因緣,是那樣的真實,那樣的不可思議!有些特殊因緣,一直到現在,還只能說因緣不可思議。
財團法人臺北仁濟醫院附設仁濟醫院林憲宏副院長是導師醫療團隊的一員,他回憶:師公是921大地震之前來花蓮住院的,剛好避過了921。師公的主訴是每天腹瀉已經有一段時間,最多的時候每天超過30次。慢性腹瀉是最難診斷的狀況之一。師公住院幾乎做了所有的檢查,還跨院會診台大宋瑞樓╱王正一╱林肇堂教授及榮總羅光瑞院長。追查所有罕見的病因,發現血中胃泌素超高(2078 pg/ mL),懷疑有分泌胃泌素的腫瘤(一種神經內分泌瘤)。但是電腦斷層╱核磁共振都找不到腫瘤。
後來特別製作核種掃描(radiolabeled somatostatin scan這在當時是相當先進的),結果發現整個胃壁都有G細胞增生。胃酸不夠時,胃壁上的G細胞會分泌胃泌素,刺激胃酸分泌及胃腸蠕動。師公有慢性幽門桿菌感染。所以我們最後的診斷是:幽門桿菌導致萎縮性胃炎 > 無胃酸 > 長期刺激G細胞增生 > 分泌過量的胃泌素 > 導致胃腸蠕動增加 > 造成慢性腹瀉。黃士銘醫師將師公的病例發表於歐洲醫學雜誌,也算是師公用身體對醫學界的貢獻。師公病情穩定後就常住在靜思精舍休養,一直到2005年4月10日心包膜積水住院,因為百歲的全身器官老化,至2005年6月4日圓寂。在精舍的這幾年,我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師公,師公是佛學大師,著作等身,實踐在日常生活上,是科學的、邏輯的,合情合理,一點都不勉強。
慈濟慈善基金會編纂處洪素貞主任發表〈印順導師與證嚴法師之思想關連〉,師徒緣分始於一九六三年,一位虔誠的佛子入戒場受阻,轉往慧日講堂請購《太虛大師全書》,又因一場大雨,成就一份不可思議的師徒緣。印順導師「為佛教,為眾生」的叮嚀,深深刻入上人心中,成為一生的修行方向。一九六六年,導師要上人去嘉義妙雲蘭若;三十位家庭主婦、一封陳情,留住上人與花蓮的因緣。「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五毛錢的竹筒歲月與常住師父縫製的嬰兒鞋,揭開慈濟四大志業的序幕。一九七九年上人發起籌建慈濟綜合醫院。上人說:「我不是為建院而建院,而是『為佛教,為眾生』,這個目標永遠不變。」為協助籌募建院經費,導師撰文呼籲:「佛法以解脫人類苦惱為理想,在佛法中,救護病者,一向被讚歎為大功德,這是佛弟子所應行的。希望大家仰體佛陀的悲心,來完成這一救護病苦事業。」
「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成為全球慈濟人的共同願力。而這一切無不來自上人最初那一念心,「為佛教」需有大慈悲心,以佛心為己心;「為眾生」要行菩薩道,以師志為己志。還要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從而發揮「四弘誓願」與「四無量心」的精神
靜思精舍德 法師,從慈濟醫療志業護理部門而來出家,做為導師的護理人員,她說:導師與平常人一樣都會生病,但是師公不一樣的地方,是安忍受苦,不但精進著作等身,而且絕對配合醫療,令僧俗由衷恭敬。1999年9月6日,師公因腹瀉來花蓮就醫。上人委託慈院第一時間成立醫療小組,林憲宏副院長擔任主治醫師,聯合各科會診為師公全身診療。為找出病因,連小兒科王本榮醫師(腦神經科權威)也來了,當時的情形是,除了婦產科以外,全院各科幾乎都來看過師公。所有來為師公看病的醫師,個個歡喜如沐春風,感受到一代高僧的悲智慧量,人人盡力,卻沒有壓力。
為檢查需要,師公須側躺儘量蜷縮,大家不忍心問:師公您這姿勢可以嗎?師公答道:你是要問醫師,不是問我啊。眼科李原傑醫師為檢查師公的眼睛,伸出自己的右食指置於師公眼前正中:「師公,您看著我的手。」師公聽到之後,便伸手去扶住李醫師的手心,關心地問:「您的手怎麼啦?」來訪者,無論大法師、小徒孫、隔壁鄰居、達官顯貴,都是一樣以平等心看待。師公整天手不釋卷,心靜如大海,淡定不掉舉,常思維。
透過幾位引言人的點滴回憶,印公導師的身影仿佛又出現在我們眼前,在書桌前提筆著述,在座椅上靜靜思維……,導師雖然遠行,但他留下的洋洋巨著如燈塔一般,將迷茫的船隻導向正法的港灣。
以全球化的視野做在地化的耕耘,「為佛教,為眾生」,人間佛教行者在一次次利益眾生的當下,也圓滿了自身的菩提資糧。兩天的會議,無論發表人還是聆聽者,皆是收穫滿滿。第二十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人間佛教之全球化與在地化」國際學術會議圓滿閉幕。我們共同期待來年的以法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