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家看「企業與宗教VS.金錢與良心」——回應古倫神父與Puma塞茲執行長
主講:釋昭慧
時間:2012年2月2日
地點:台北耕莘文教院
補充:2012年2月3日(佛教弘誓學院午齋表堂)
記錄:果定
古倫神父提出希臘哲學的人類四種樞德(節制、勇敢、智慧、正義),以及基督教湯瑪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的三種特德(信、望、愛),強調企業與宗教的一致性在於,推動員工與志工實踐價值的生命熱情。而塞茲先生不愧是高明的CEO!用簡潔的一句話:「宗教著眼於『給予』這個世間,企業則是從這世界『取得』,而兩者間的交集就是『良心』。」指出宗教與企業的區別,直截簡明,切中要害。
那麼,從佛法的角度,能夠提供什麼不一樣的角度呢?
佛教看任何一件事情的呈現,是由很多因緣結合而成,這就是「緣起」。正如塞茲先生剛剛所說的:地球這一端所做的一點事情,有一天會在地球的另一端出現影響。這生態學上的「蝴蝶效應」,即中國俗諺「牽一髮而動全身」,也就是佛家所說的「緣起」。而「護生」,是依於緣起的「實然」法則,所對應的「應然」之道,佛陀要我們疼惜生命、護念生命。
扣到這次主題,佛教如何看待企業在世間的角色呢?
剛剛塞茲先生說:「良心是宗教與企業間的交集」,準此,所有的企業都必須建立在「良心」的基礎上,不要傷害眾生。但若僅是這樣,宗教與企業又有什麼必然的聯結呢?因為,良心作為「道德黃金律」,是普世性的,在中國這麼說、印度這麼說、西方也這麼說,這是普世價值。因此佛家講「護生」,也同樣是從良知開始說起,稱之為「自通之法」。但是,良知在宗教心靈的運作,就不僅是消極地不傷害眾生(持戒),還要更積極地給予眾生(布施),這就是宗教。
然而,身為一位企業家,必須要做數字管理,企業經營的目的是營利,它必須守住「不能虧本」的底線,虧本就不能永續生存。但是,既然必須做數字管理,就會有很多數字管理衍生的迷思,亦即,所有的成本與效益都必須要「量化」,使得很多質性的無形成本與效益都無法被列入評估,包括生命品質的提升。談到生命品質,就佛教而言,不祇是個人生命,還必須加入「護生」的理念,不但是消極的不為惡,還包括積極的行善。試問:如果沒有宗教情操,有可能做得到嗎?此時,宗教就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每一個生命基本上都是愛自己,要人做到不傷天害理、不傷害別人,這可以在良知充分把關時,經過訓練而達致目標。可是要進一步將自己的有形或無形的資財奉獻給別人,這會讓很多人沒有安全感。他們會想:一塊大餅就只有那麼大,越多人瓜分它,剩餘我能支配享有的,豈不就更小了?這時候,宗教就有其存在的重要價值。
有的宗教提醒你,要這樣做才會得到救贖;有的宗教提醒你,要那樣做才會得到更多的平安喜樂。這就牽涉到古倫神父所說「信、望、愛」三特德中的「信」德。所以基督徒信上帝、信耶穌:「這樣做必然會得到平安」,於是他信了,因而有所期待──「望」。做過之後,也發現到果真如此,內心於是產生更大的信心,起先是為了自我的未來利益或隱性利益,但做下去以後,在施受之間所產生的感動,以及互動中對生命的疼惜之情逐漸滋生,「愛」就從中增長廣大,從而印證了自己上帝的指示,使得基督徒在施捨中對上帝之指示,產生了更大的「信」心。
佛家對於持戒與布施的正當性,當然也深具信心,這個信心從哪裡來?從佛陀的教導而來,也從自己的實踐而印證、強化了持戒與布施的信念。以台灣最大、最成功的「宗教企業」──慈濟環保志業為例來作說明。
慈濟是台灣最大的宗教團體,全球共有四百萬慈濟人。它的志業有著企業化管理的規模與效率。前幾天,我受託寫一本慈濟論文集的序言,翻閱之後,內心深受感動。從1990年開始,證嚴法師在演講時,要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至今已二十多年,環保志工已有二十萬人。台灣總人口二千三百萬人,平均每一百一十五人就有一位是慈濟環保志工。曾有學者認為,慈濟這麼做,是將原本就有人在做資源回收的龐大利益搶奪過來。的確,如果我們純粹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看,好像這些數目字只是說明了資源回收利益分配的板塊位移。這種說法,起先我無從印證,因此不置可否,但是當我看完這本論文集後,已可明確瞭解,事實並非如此。
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志工所做的,不祇是企業家眼裡,可以作量化評估的「資源回收再利用」,甚至也不祇是從中獲益的利潤,可以再投入慈善志業(如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依寶特瓶來製造毛毯,透過物流管道行銷市場,並將銷售利潤及產製品,投入全球賑災之用)。更重要的,還有證嚴法師對「資源回收」這個過往只被視為「拾荒」的邊緣人糊口工作,賦與了新的價值。這正印證了古倫神父所說的:「價值創造利潤。」
證嚴法師告訴大家,這麼做是在愛護地球,珍惜生命的有限資源。她先運用大家對她的信任感,督促大家投入,告訴大家:「做就對了!」等到他們投入志業之後,果真發覺:「這樣做是對的!」因此有了願景和希望,有了對地球與生命的疼惜之情。包括殘障、精神病、憂鬱症,各種疑難雜症的人,都在一點一滴處理惡穢垃圾的過程中,不藥而癒。不祇是憂鬱症,連駝背九十度的老人家,背脊也挺直了。這些宗教信念在生命、家庭、社會、地球所創造出來的價值,豈祇是帳面看得到的、資源回收利益分配的板塊位移?
原本,資源回收是社會底層的「拾荒者」在做的工作,這些人做久了,有的人甚至得到憂鬱症,因為在他心目中,這份工作沒有更高的價值,只能拿來卑微求活。可是,慈濟卻將它付予了高度的價值──要挽救地球、愛護生命、珍惜資源。
從慈濟開始從事資源回收之後,由於推廣社區垃圾分類有了成功的示範,這促使了政府要求全民作垃圾分類。慈濟環保志工團隊形成了一種社區人際網絡,歐里桑、歐巴桑,全盲的、瘸腿的,還有原本「三等」(等吃、等喝、等睡、等死)的老人,他們的生命完全改觀!他們想要讓地球更潔淨,生命更美好,這給予他們嶄新的生命意義。於是他們互助合作,到社區宣導垃圾分類與回收的專業知識,建立起社區的網絡。他們以身作則地投入,也感動更多人加入了環保志工的行列,這就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慈濟是一個龐大的志業團體,它有數字化的企業管理,但最重要的是,它創造了價值!當生命中有了價值,所做的一切,就是正向的轉化;如果所做的事讓人感覺沒有價值,能量就會負向打滑。因為資源回收這件工作有了崇高的價值,不再是卑微的象徵,因此從事其中的志工,不但沒有像台灣某位立委卸任後的拾荒者一般,出現憂鬱症,反倒是一些精神病患、憂鬱症者,在不斷地整理垃圾的過程中,不藥而癒。論文集中有一篇文章的作者問他們:「你不覺得這些垃圾很臭嗎?」志工說:「用歡喜心去做,就不覺得臭!」這就是信念、願景與慈悲的崇高價值,生命中一但有了這些崇高價值,即使你做的是同一件事情,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生命體驗!
證嚴法師,這位佛教典範告訴慈濟人:「做就對了!」因為相信她,所以志工們做下去了,也真的證明這是對的,於是心靈有了寬闊的生命願景與自我期許,不但是愛惜生命、愛惜物力、愛惜土地,也愛惜整個地球。從對證嚴法師的信心而奮勇投入,賦與期待,滿懷慈憫地從事它,於是出現了奇蹟一般的痊癒與喜樂,這些痊癒與喜樂的見證,又讓人產生了更大的信心、期待與慈悲。這豈不就是佛教版的「信、望、愛」嗎?
不但是愛惜生命,證嚴法師告訴大家,要愛惜地球、愛惜資源,她甚至說了一句話:「走路要輕,怕地會疼!」她是用那麼細緻溫柔的心靈,來面對有情生命與無情物,這裡面有著沛然莫之能禦的慈悲能量。
所以宗教與企業之間是可以結合的──也就是從良知的基礎上結合。不錯,慈濟所做的,就是基於良知,是心靈的昇華,以及昇華以後的廣化,這不祇是「不做什麼」,而是積極地「要做什麼」。
◎請參閱台灣教會公報報導:〈神父與CEO 對談金錢與良心〉,http://www.tcnn.org.tw/news.asp?ID=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