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宗教百年回顧與前瞻──藍吉富、李豐楙教授專題演講摘要
釋紹和摘錄
■ 專題演講之一:「新漢傳佛教」的形成──建國百年台灣佛教的回顧與展望
藍吉富教授(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員)
台灣佛教的主體來自中國大陸的漢傳佛教,但經過近百年來曲折的歷史發展,台灣漢傳佛教的文化性格,與舊有的漢傳佛教已經有顯著的不同,對於近二十多年來所形成的佛教,稱之為「新漢傳佛教」。本文用「新漢傳佛教的形成」為題,目的就是要陳述:台灣佛教在百年來,從舊有漢傳佛教,發展成新形態的過程。
自日治初期迄今,台灣先後有閩南佛教、齋教、日本佛教、江浙佛教傳入,由於各系佛教的文化內容不盡相同,因此台灣佛教文化的主體性也迭受衝擊。這些亦即是新漢傳佛教的形成背景,可以從三個面向來分析台灣漢傳佛教的處境與所受之衝擊:國民政府遷台以前的大陸佛教、日治時期的台灣佛教、戰後戒嚴時期的台灣佛教。
從解嚴迄今的短短二十幾年,佛教發展擁有極大的自由空間,配合台灣社會政治與經濟發展之成就,國民知識水準之提高,終於形成了當今的發展盛況與獨特的佛教文化性格。此盛況可以「百花齊放」來形容,其內涵包括了台灣內部人才輩出,形成了影響力最大的四個弘法團體,及不少具活力的地方性寺院,此外,世界各大系如藏傳、南傳與日本佛教,也都在解嚴後大量進入台灣。
新漢傳佛教的這種文化性格,包含有入世性、國際性、多元傳承、女性領導人崛起、教內男女平權的呼聲高漲、新宗義與新宗派的出現等內容,彰顯當今台灣漢傳佛教與舊有漢傳佛教的顯著差異,這也是本文提出「新漢傳佛教」一詞的主要因緣。
百年來台灣佛教的蛻變過程及進展過程:在二戰以前,就像毛蟲緩慢而踟躕不前;在二戰之後,則逐漸發展;解嚴之後,毛蟲乃蛻變成蝴蝶,振翅高飛。新漢傳佛教的形成相當快速,只要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許可,人的願力與實踐力很容易爆發開來。
當前台灣的佛教盛況正在持續發展中,讓人隱憂的是四大山頭的領導接班人、及後續發展問題。另外中生代領導人的不斷崛起,應可樂觀其成,如昭慧、性廣二法師領導的弘誓學院、悟因法師領導的香光尼僧團等,其未來之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由「新漢傳佛教」的七項特質,也隱約烘托出台灣佛教未來發展的景況,尤其入世性、國際性、多元性、時代性(如「男女平權」思想)等,應是未來任何教團發展時必須掌握的方向。台灣新漢傳佛教的文化體質是健康的,可預見未來漢傳佛教前景的光明。
■ 專題演講之二:道教與民間信仰的交流:道士與禮生的境意識及其實踐
李豐楙教授(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講座教授)
在台灣的本土宗教研究中,以往人類學與歷史學被認為研究成果最多,而宗教學門成立之後,道教的相關課程及其研究人力都增加,成為本土宗教的代表之一。但實際調查民間的宗教活動,在地方社會的宗教組織經常複合多種儀式專家,有禮生、道士、法師等,各自根據其教義、傳統進行其儀式,也各有其儀式空間,這種競爭與合作關係主要是因其認同同一宇宙觀。
從宗教神學宇宙觀來觀察漢人宗教研究,就是地方神祇的祭祀、保護社區問題,人類學界反覆檢討作為成果的「祭祀圈」理論,即是關涉地方神祇的轄境問題。若進而探討在使用這一術語之前,民間社會到底如何表現同一概念?這就涉及「境意識」的反覆使用,從「境」字所複合的宗教用語多與祭祀範圍有關。其實用以界定「境」的區域大小問題,人類學者所習慣使用的是「祭祀圈」,而歷史學、地理學則關注空間形式與自然、人文的關係,特別關注空間的還有建築學,都會各自選擇最能表現空間感的信仰形式。所以村廟村神的祭祀活動可作為體現於信仰的境觀,除了可從祭祀圈界定祭祀的範圍,還可配合安五營的五營信仰,並關注官祀體制密切關聯的城隍、土地。
道教與民間信仰之所以形成交集,就在於運用法術、儀式維續人所宜居的安全空間。傳統喪葬禮俗的研究一直是中文、歷史學門的禮學領域,並不涉及宗教的定義問題,從葬俗理解境的內/外,依生/死避忌而葬地選擇的地方都在郊外(俗稱「出山」),就可知在空間上表明死生異路的內/外,所以葬地的調查研究也是空間區隔的課題。祭拜時向內拜神明、神主牌,在門口拜孤魂、在屋簷下拜地基主;而凶神惡煞則是送到外方,此根本於終極關懷的文化結構,就是非正常死亡而非正常處理者,或是雖正常死亡而非正常處理者。根據「常與非常」的原理,常即為正常的、有秩序的生活空間,需要借由非常時間、空間作儀式性解除,才能維持常態空間的安全、安定,這就是漢人社會與漢人宗教所形成的文化認同。
劉子健以傳統學術的訓練,從禮教定位儒家為「儒教」,視之為具有「複合」三教的學術定位,在中國的宗教信仰體系中想予以合理的定位。其實通盤檢討楊慶堃的類別後,在此從組織型分析地方組織、宗教組織中的頭人與禮祝之儒,就可提醒從擴散性理解「祖先崇拜」乃至喪祭禮俗,乃是百年來,特別是五、六十年來的誤解。從傳統社會裡形成上九流與下九流的刻板印象,可以確定儀式專家的登場:禮生、道士、法師,都可在儀式程序的「空間佔有」與「時間流程」中重新理解其歷史定位。
道教在民間信仰方面仍需借力於先前累積的人才,而儒家的禮教、禮祝之儒則仍限於中文、歷史及部分的哲學學門,並不曾進入宗教學的學術體系內。在儒學的研究分類中常有哲學性、政治性再加上通俗性三種儒學,最後一類大概是用於容納禮祝之儒吧!
經由兩個關鍵觀念:常與非常、多元複合,從大歷史觀察台灣的本土宗教研究,期望將來在「宗教理論」與「比較宗教」的引介中,能夠補入這一不可或缺的「地方知識」。雖於未來的百年之夢,華人世界裡仍充滿變數,卻是一個值得期待的自勉與自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