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關於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所評鑑個人之回應

黃運喜(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教授兼主任)

  受到這次的系所評鑑被列為「待觀察」的影響,現在我經常失眠,必須服用抗憂鬱或鬆弛肌肉的藥品,因藥性的作用時常頭腦昏沈,全身提不起勁,若不服用,則擔心情緒無法控制,做出不理性的行為而上頭條新聞。

從民國81年參與玄奘建校開始,我就以校為家,將玄奘當成自己的事業在經營,每年最多到校360天,每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17年來捐(及募)款用在學校或宗教系的金額已達800多萬,遠超出退休後所能領取的退休金,(現因評鑑關係,可能連退休金都領不到)。近幾年來,我每年發表有審查機制的期刊或會議論文5篇以上,研究專案最多一年10件(含有國科會、教育部、客委會、地方政府、校內、基金會提供的研究案),出版專書4本,(另2本已簽約,3本正做最後的校對)提供學生獎學金或工讀金最多一年50多萬(大約是年薪的三分之一),簽署學校一半以上的國際或兩岸學術合作協議書,也開創並帶領宗教系學生前往東南亞從事海外實習,向海外招收全校最多的的外籍學生,可說是「鞠躬盡瘁」,很難再有更突出的表現。

同時,本系所自民國91年第一屆畢業生進入國內外大學博士班開始,至今已有7人獲取國內外大學博士學位,15正在攻讀博士學位,成績已大幅超越同儕系所。未料這些表現在評鑑委員眼裡竟是一文不值,以一位系上老師三年未發表論文及道教組老師被師大挖角而缺人離職為理由,用連坐並賞巴掌的方式給予「待觀察」的處分,我難以接受這種結果,對教育界掌握生殺大權者的作為感到心寒,因而心灰意冷,萌生退意。

不論日後我會如何選擇,對於這17年的付出是無怨無悔,因我看到一個學校從無到有,玄奘學子從剛進大學時的青春生澀,到分享他/她們畢業後考取律師、司法官、社工師,或拿到博士學位的喜悅。尤其是評鑑當日,無論是在校學生、畢業校友在與委員晤談時對系所努力的肯定,(雖然被部分評鑑委員質疑是經過動員),也讓我十分欣慰。至少,我完成了生命中最引以為傲的事業。

「凡所走過的,必留下痕跡」,無論是個人、服務系所、評鑑委員所走過的道路,相信都留下紀錄,都將攤在陽光下接受公評。相對於民間人士可以組織團體,對各級法官、檢察官實施評鑑,同樣掌握生殺大權,關係大學系所存亡的評鑑,相信評鑑中心及評鑑委員應該有雅量接受各界提出的質疑。以下二個問題是我對這次系所評鑑的疑問之一,不知是否評鑑中心或評鑑委員願意出面回答。

首先:這次評鑑強調為「同儕評鑑」,在我的觀念理,台灣目前有10個宗教學系所(非研修學院),應該是由這些不同學校宗教學系所教授相互評鑑,正如同中文、歷史、哲學等人文類學門一樣,也是《評鑑》雙月刊所稱「委員們具有共同的學術背景」。但這次玄奘、真理等宗教系所的評鑑委員,分屬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大學哲學系所或技職院校等不相關系所現任及退休教授,比例甚至高達80%,年齡最高者79歲,退休人員佔40%,已與「同儕評鑑」精神背道而馳,這種評鑑是否還可稱為「同儕評鑑」?如果連這點最基本的程序正義都無法做到,實質正義又怎可能落實呢?

其次:高教評鑑中心強調這次的評鑑為「質的評鑑」,對於一個從事「質性研究」的學者而言,對於其定義及操作方法並不陌生。如以這次玄奘宗教系所的認可結果書而言,很難讓人認同這種認可書是屬於「質的評鑑」,因為這次的評鑑,是將系(大學部)與碩士班(所)分別認可,也可視為兩個評鑑(因提出申訴時系、所分別收費),按理而言,兩個不同學制的評鑑,應該可看出系、所存在的不同問題,最後的認可結果書也應該是系、所的分別撰寫。但我們所收到的,竟然是系所共用,也就是系的結果書裡有許多是所的問題,在所的結果書裡有許多是系的問題。我不知道,系的問題如何會成為所的「待觀察」原因,所的問題如何會成為系的「待觀察」原因?何況還有許多屬於校務等非評鑑項目效標的意見。

何況,既然是「質的評鑑」,評鑑委員提出給系所的改進意見,應是從訪評意見中的缺失中提出建議,也就是「訪評意見」與「改進意見」應是扣緊在一起的,否則這些改進意見如何形成?套句佛教論典的話,是「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若「訪評意見」(現況描述)隻字未提,但在「改進意見」中卻給「大學部之實習宜避免流於形式」(訪評意見全是肯定,申覆時本系要求舉證那些個案是流於形式被拒)、「宜提供學生更多獎助學金及工讀的機會」、「宜提供學生更多海外學習、研修的機會和資源」(本系海外實習是全國宗教系唯一的,竟然也是缺點)等缺乏明確性指標的建議。

我們擔心下次追蹤評鑑,委員們無法滿意我們的努力,因為委員手中握有一張空白支票,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該填多少數字才能通過。我期望評鑑委員或評鑑中心必須瞭解:缺乏法律明確性是大法官會議釋字573號將監督寺廟條例部分條文判為違憲的原因之一。這些缺乏推論基礎與明確性指標的建議是否具有法律效果?球仍在你們手上。

以上只是以針對評鑑過程,在形式上提出的兩個質疑,實質上的問題(如於法無據或曲解法令等),我及系所師生將保留發言權,日後將在各種場合,或以各種管道表達。不過我要說明的是,我的意見並非針對評鑑委員個人,而是想凸顯評鑑制度的整體問題,我期望,玄奘宗教系所是最後一個被列為「待觀察」的系所,我願意提供自身的經驗,讓即將被評鑑的宗教系所「趨吉避凶」,目前正在撰寫「系所評鑑求生手冊」。

畢竟,在大環境不利之下的私立大學,大家都戮力以赴,無怨無悔的付出一生中的黃金歲月,應該得到的是更多掌聲的鼓勵,而不是被賞耳光式的羞辱。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