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懺後談「念佛法門」
——昭慧法師己亥新春開示錄
吳曙帆
臉書留言錄(之六六八)
108.3.2
巧合之下,聆聽念佛法門
年後請假一天和朋友爬象山去,和她說了些學佛的經過——自己以禪修為主,偏向從思維法義、研讀經典來學佛,不同於多數純念佛的方式。朋友一臉不懂地看著我,問我為什麼不常念佛,那樣還算是「學佛」嗎?雖然不懷疑這是學佛,但也有些心虛,覺得是該了解一下念佛法門,畢竟這也是台灣多數人的修行方式。
非常湊巧的,在本週末(108.2.17)參加弘誓學院新年後的第一個共修——禮八十八佛洪名寶懺。禮懺畢,昭慧法師為大眾開示,所講述的,正是「念佛法門」。聽到在學院做了三十幾年的志工說,這是她第一次聽法師特別講述「念佛法門」,非常難得,覺得自己非常幸運!雖然當時有靠記憶寫下筆記,但感謝師姐提供錄音檔,於是做了更詳細的記錄,來與讀友分享。
念佛被視作是在禪修之後才興起的法門,然而以禪修為主的南傳佛教,自稱更接近原始佛教,卻也有除了依四念處(註1)入一乘道之外的「佛隨念」法門,只是比八十八佛更短,默念(或吟唱)佛的十種功德名號,一邊讚佛,同時意念佛功德如下:「彼如來亦即是阿羅漢,等正覺者,明行具足者,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而「佛隨念」不僅是念佛名號,更是隨名入觀,憶念世尊的種種殊勝功德,幫助我們心念繫於佛陀之上,依此而生大歡喜,身心輕安,現光明相。
各德號的內容如下:
1.如來(梵 tathāgata),謂乘如實之道而來,而成正覺之意。
2.應供(梵 arhat),音譯阿羅漢,意指應受人天之供養。
3.正遍知(梵 samyak-sajbuddha),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
4.明行足(梵 vidyā-carana-sajpanna),指佛陀具足三明與十五種行。三明是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十五種行是戒律儀、防護根門、飲食知節量、勤修覺悟瑜伽、信、慚、愧、多聞、精進、念、慧、色界四種禪。
5.善逝(梵 sugata),「善」是「好」義,「逝」是「去」義。「善逝」指佛陀以「一切智」為大車,行「八正道」而入涅槃。
6.世間解(梵 loka-vid),了知眾生、非眾生兩種世間,了知世間生滅與寂滅之道。
7.無上士(梵 anuttara),諸法中涅槃無上;一切眾生中,佛陀無上。
8.調御丈夫(梵 purusa-damya-sārathi),佛大慈大智,時或軟美語,時或悲切語、雜語等,以種種方便調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槃。
9.天人師(梵 śāstā deva-manusyānāj),教誨天人,示導眾生,令彼等解脫煩惱。
10.佛(梵 buddha),佛為「覺」義。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知見三世一切諸法,故名為佛。
11.世尊(梵 bhagavat),即具備眾德而為世人所尊重恭敬。
念佛法門的功效
早在《阿含經》裡,佛陀已教弟子念佛。這是「六念門」之一,六念,指將念頭安放於六處:佛、法、僧、施、戒、天,以增強光明與希望,對治內心的徬徨、恐懼或沮喪之情。
佛陀是大醫王,眾生有什麼病,即投什麼藥,眾生對肉身的執著比對心念的執取還來得強烈,卻必須要面對它不斷崩解、終歸敗壞的事實,佛陀教導眾生觀照實相,從諸法共相——無常相、無我相、寂滅相——的體證中解脫,因此佛陀開示「四念處」以為「一乘道」,表明唯此一途,可達涅槃。
「恐懼」可以說是生命最大的敵人,雖然「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可以讓人「無有恐怖」,可這個境界不是隨便就可以得到,憶念佛陀就是很好的方便法門。就拿遇到異界眾生的「鬼」來說,憶念佛陀或菩薩時,心中會產生大光明力,這就宛如借光(借佛之光),所有魑魅魍魎見到光明,都避之唯恐不及。
法師以2000年農曆新年期間搭計程車時,司機的故事為例,司機問法師「是否相信有鬼」,法師回答說:「世間有鬼,可以慈憫、護念他們,但鬼神並非皈依處。」司機說:他在前幾天年假期間,帶家人南下中部旅遊,夜宿旅社時,遇到黑影壓身,他驚悚之餘,連忙不斷稱念「阿彌陀佛」,黑影立即往上浮離,過一陣子睡意方濃,停止念佛,黑影又壓了下來,再度念「阿彌陀佛」,黑影又再往上浮離。這樣反復幾次之後,司機決定退房,一家人睡在車上。這個例子,說明了憶念佛陀的強大效用。
稱名唸佛的方便處
有人質疑:念佛真的可以入定嗎?這要從「念佛三昧」說起。
古德將念佛方法依序列為「稱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其實,觀像是觀想的前奏,所以第二、三種可併為一種。實相念佛是念佛的終極目標,而非另一種方法,所以大乘念佛法門的念佛方法,主要就是兩類:稱名念佛與觀想念佛。
稱名念佛的好處是,「南閻浮提眾生耳根最利」,聲音對心靈的穿透力與轉換力非常強大。比起一幅畫,一首歌對心靈更容易產生強大力量。如果歌音悅耳,你可以感覺渾身細胞都跟著聲波震動了起來。今天我們禮八十八佛,在唱誦、稱念的同步還禮拜佛陀,這會產生一種強大的感動力,讓人的身心獲得某種程度的療癒。這是稱名念佛最基本的好處。
向上一著,稱名念佛當然也可以達至實相念佛。在反覆稱名的過程中,將所緣境單純化為一尊佛號,鎖定了所緣境,培養強大的專注力。假設念的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那就如同數息從一到八,至多八念。心專注於這六字,同時借助聲音(重覆的旋律)來鎖定念頭,所謂「一心不亂」,即是念佛三昧成就的初步特徵。
稱名念佛,也可漸漸加深定、慧二力,達到《楞嚴經》所說「能所雙亡,入流亡所」(註2)的境界,這樣就能依聲塵為方便而入於聖境。也就是說,透過聲塵而專注其心,培養三昧力,從三昧力的強大觀照中,體會聲塵的虛幻不實,聲塵的剎那生滅,是「無常」相。體會到念佛的因緣和合,是「無我」相,體會到念佛聲塵的剎那即滅,滅滅不已,是「寂滅」相。中國淨土宗多朝這個方向稱名念佛。
觀像、觀想到實相念佛的原理
第二種是由觀像而觀想的念佛法門,興盛於藏傳佛教,中國東晉廬山慧遠結白蓮社念佛,就是觀想念佛,而不是稱名念佛。這是透過佛陀相好的色塵,而非佛陀德號的聲塵為所緣境。這必須先行觀像,如敦煌洞窟佛像,或佛陀的壁畫像、雕塑像。修行人依一尊佛像而作觀想。首先,要把這尊佛像觀看得清清楚楚,必須在閉上眼睛後,心裡依然能將佛像清晰呈現出來。起先只能憶念粗略的輪廓,接著持續進行「由觀像而觀想」的練習。最後必須連佛像的細部內容,包括皮膚、服飾、衣服的皺折,都觀想得非常清楚,如是專注其心,乃至成就念佛三昧,這時佛像即能在心版上湧現在前,是為定中影像。
以「般舟三昧」(梵 pratyutpanna-buddha-sammukhavasthita-smādhi)為例,在一個特定期間(七日至九十日)內,修行念佛三昧而得見諸佛。這段期間,常行、常立,不坐不臥,步步、念念,唯在阿彌陀佛。般舟三昧成就之時,「十方諸佛悉現在前」。這時應作如是觀,佛未從西方淨土而來,我未往西方淨土中去,此時現前的佛是什麼?原來,「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尊佛像或十方諸佛影像,其實都是自己的定心呈現。這裡帶入了「唯心」的概念,但注意不能停留在此,否則容易產生「佛慢」。有些狂妄的人,認為「我就是佛,佛就是我」,最後變成了宗教瘋子,因此印順導師會說,這是一條「美麗而險惡的歧途」,一不小心就滑到谷底。如實正觀而導入「實相念佛」的要領,就從這裡再向上一著而作反思:雖說是唯心所現,但是我的心過去沒呈現,下座後若不繼續念佛,也未必能持續呈現,只能當前而現,可見它是因緣生法,這是依於篤修念佛法門的精進力、經典的提示、良師的教導,善心人士的護持,以及良好而無干擾的環境,共同成就的念佛三昧,因此「因緣所生,其性本空」,不著一相,能所雙忘,證得實相念佛而能預入聖流。
稱名唸佛往生無懼
法師以去年八月圓寂的知光老法師作為例子。老師公長期精進,虔誠唸佛,曾在稱名唸佛中,見到佛像放大光明,也曾於夕陽中見到極樂世界的種種景象,這是因為她信、願、行具足,其心嚮往西方淨土,發願將來要往生淨土,遂與古往今來的念佛者,形成心波的共振,開拓了一條往生後向上提昇的康莊大道。就達至「實相念佛」的標準來看,她還並未達標,但因心性淳厚,信念具足,到後來生命遇到危險時刻,都能看到菩薩現前,因此產生喜悅,不會有面對死亡的恐懼,因為她已確知自己的「下一站」要到哪裡。所以念佛法門讓我們面對死亡、危險,或是面對未知而恐懼時,可以產生無與倫比的力量。
回到「八十八佛」懺本以觀,除了前面的如來十號,是隨佛功德而作憶念,後面的長行內容,主要是罪障懺悔與善根迴向,最後發願成就無上正覺,其次第及目的性很清楚。特別是懺悔,懺悔不是在佛前說對不起就了結的,必須要向當事人懺悔,因為,即便你的心結已經打開了,但萬一對方心裡過不去,業力還是會將彼此揪在一起,怨結還是無法解開。然而為何又開展出向佛懺悔的法門呢?原來,我們都有煩惱與業報,因此需要以斷盡煩惱而圓滿功德的佛陀作為學習典範,向佛陀表述自己真誠懺悔的誠意,讓生命畢故革新,袪惡向善。
迴向是要利益眾生
至於迴向,要迴向什麼呢?「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就是迴向的目的,要讓自己的點滴功德「迴自向他」,並且迴向無上佛菩提。
接著後段的偈頌,出自〈普賢行願品〉。由此可看出大乘佛教所開展的念佛法門之完整圖像。這段偈頌可以與課誦時的「十大願王」逐一加以對照。(編按:法師於此簡潔地將〈普賢行願品〉偈頌與「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作了逐一對照,茲略。)
大乘念佛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法門,是依自己的信願之力,向佛「借光」以點燃心光的殊勝法門。在新春此時,迎向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能在三寶的護佑中,充滿喜樂、光明的力量,以有用之身弘法利生,報答佛恩。
經過這次的法談,很高興對念佛法門有正確的知見。在台灣,多數修行人還是以淨土法門的稱名念佛居多,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感到灰心、憂慮、恐懼,這時憶念美好、光明的人事,並不能完全說是鴕鳥心態,有其立即的必要性,讓自己走出黑暗窟窿,才有更多朝目標前進的正能量。
[1]四念處的要義為如實正觀,即「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
[2]「入流」是將整個身心置於聞性之流——置於能聞聲音的法性當中。「亡所」就是消融了客觀環境(如聲音)。「入流亡所」出自《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六:「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大正藏》第十九冊,頁一二八中)這是觀音菩薩的自證境界;是入所修法門之流,由能所合一而進入能所雙泯的解脫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