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賭運動啟示錄——本期專題引言
釋昭慧
本期內容,從活動報導、反賭論述到後面的「活動看板」,幾乎全是以「反賭博合法化運動」為主題。原因無它,這場運動就佛弟子而言,是將理念予以實證的一項嘗試,我們樂意多留些文字與影像,作為歷史的見證。
一系列的反賭博合法化運動,在台灣本島暫時以「三一五反賭場‧倒退嚕大遊行」,劃下了圓滿的句點。但在澎湖離島的「賭場公投」主戰場,眼看一波波反賭運動,必將方興未艾。當代佛弟子跨宗教、跨族群而進行的反賭非武力抗爭運動,對依「緘默」手法以維持「超然」形象的佛教界,容或會有些許的啟發意義吧!
短短的本期專題引言,當然無法把個中意義作全面的陳述。在此僅提出兩點觀察與省思:
一、 嚴厲的指控,歡娛的手法
這次的反賭運動,呈現方式令人感到耳目一新!運動的設計者把他們對社會的熱情、對蒼生的關懷、對金權勾結坑害人民的憤怒,巧妙地加以轉化與昇華,並加入了充滿喜感的情境設計與畫面構思。
從二一四到三一五,從「賭博共和國成立大會」到「推翻賭博共和國」,諧音「馬英久」的國王,就是行動劇主角。這已是在向馬英九總統嗆聲,點名他本人就是促賭政策的主謀(而非僅是幫凶而已),質疑他滿口道德的虛假與偽善。
「馬英久」先是在二一四當天被拱為國王,分封諸侯,有模有樣地帶著大家宣讀建國宣言、建國大綱與建國口號,地點就選在二次大戰後,國府受日軍投降的地點——中山堂。馬國王與諸侯在二樓陽台接受民眾歡呼的場景,對五十歲以上,曾經隨著蔣公高呼「中華民國萬歲、萬歲、萬萬歲」而歡聲雷動的台灣民眾來說,真有點時空錯置而啼笑皆非之感!
緊接著在三一五,於台灣最高政權象徵的總統府前廣場,「馬英久」國王被一顆大骰子給擊斃了。整個過程充滿著歡笑,謔而不虐地反諷著政權的貪婪、短視、無能,並嚴重預警著:這樣誘民入竅的不義政權,必將自掘墳墓!
這樣嚴厲的指控,竟用這樣歡愉的手法來呈現它。行動參與者雖然對金權掛勾以坑害人民,同感憤怒與無奈,卻在歡愉的參與過程中,共同學習到了寶貴的生命課題——如何用幽默的態度與堅韌的意志,來面對惡質的世態(或是低潮的人生)?
二、 顛覆神聖的圖騰,直指仇恨的虛無
近十年來,台灣社會的藍綠對立,已被政治人物極度激化,一般民眾大概很難想像,任何一種社會運動,可以不被貼上藍、綠標誌。然而反賭運動是少數例外!在本次反賭運動中,我們就看到了政運與社運的分野——在戰略方面,不須設定「敵人」以為標靶,不須激起同仇敵愾的情緒,卻依然可以維持昂揚的「反賭」鬥志。於是在戰術方面,就不必極盡煽情地製造仇恨,反倒是用幽默手法,讓人檢視仇恨的虛無與荒謬。
參與者的政治光譜十分寬闊而多元,紅(極統派)、藍(統派)、綠(獨派)的社會領袖,都廁身「反賭場大遊行」發起人的行列,而加入大遊行的普羅大眾,也歡喜地將最神聖的政治圖騰(國號、國旗與國歌),一一加以解構。那些為了護衛或推翻「神聖圖騰」而弄到勢不兩立的民眾,如今竟然心平氣和地參與著解構「神聖圖騰」的過程——英文簡稱相同(ROC)但中文名稱卻南轅北轍的國號,業經改造的國旗(白日之中被塞進了個大骰子,半插青天之內、半墜紅地之中),以及曲調熟悉而內容卻已面目全非的國歌。人們對政治圖騰因愛、恨不同,而長期劍拔弩張,但在揮舞著「國旗」而共唱「國歌」的那一剎那,容或可以省思:對神聖圖騰的愛恨情緒,竟是這般地虛無!
在台灣,社運經常受制於政運。事實上,政治運動與社會運動或可合流以瓦解不義之體制,改變不義之律法與政策,但到某種程度之後,它們必須分流。分流之原因無他,在於是否以「奪權」為目的而已。
「道不同,不相為謀」,一旦以「奪權」為目的,那麼社運議題,就被降格為「達到奪權目的」的手段。一旦奪權成功,社運立即成了政客眼中「用過即丟」的垃圾。更可惡的是,為了「奪權」,政客往往運用社運議題,來炒作對立陣營的無邊仇恨。
相對而言,許多社運工作者,心志崇高而胸襟廣闊,從來就是為了社運理念而廁入社運,部分容或加入政運,但也是為了完成社運理念。於是政運就只是工具(而非目的),一旦社運目的達成,立即急流勇退而毫不戀棧權勢。
既然不以「奪權」為目的,那麼在他們心中,就沒有「必欲除之」的敵人,而只有「必欲改革」的現狀。因此台灣的環運、勞運、女運、人權、動保等等社運團體,主事者只要心志純淨,而不是把社運當作晉身政壇的「終南捷徑」,你都可以察覺到:他們在勇猛強勁的行事風格中,透出了一份悲天憫人的胸懷。
這就是現代版的另類菩薩行,整個反賭社運,恰恰就是佛法體現的過程,是一種「仁慈、公正、無私、無我」的心性陶成與修道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