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期編輯室報告
對話,是一種由來已久梳理哲學立場的方法。效益主義哲學家和倫理學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與佛教僧侶和社會運動家釋昭慧,他們之間長達五年的交流,對這兩種學說傳統的交會和異同,作了生動、富有啟發性與尊重的探索。特別是一些最棘手的道德問題,包括當代的爭議問題:性別歧視、胚胎研究和墮胎、動物福利、安樂死和死刑。
——澳洲《世紀報》(The Age)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教授與昭慧法師共同著作的英文版新書,The Buddhist and the Ethicist(《佛教徒與倫理學家》),美國Shambhala出版社已於2023年12月12日正式發行並全面推廣。
這本書目前在亞馬遜(美國)的「效益主義哲學」類中排名第一。它的有聲書版本,在「東方哲學」類的新出版品中排名第一。
日前,泰文版翻譯已經完成並已出版。
本書的中文版,即是《心靈的交會——山間對話》,已於2021年11月由台灣法界出版社發行出版。英文版在主編的建議下,做了若干調整,包括書名,也改成對本書內容一目了然的The Buddhist and the Ethicist。
本期專輯「佛教徒與倫理學家」,匯集西方學界及媒體好評推薦,令人相信,美好的心靈和深邃哲思引發的,是人類超越自身侷限建立更美好世界的共同理念。「德不孤,必有鄰」,誠如斯言。
專輯文章〈西方哲學家與東方佛教徒的精彩對談——《佛教徒與倫理學家》學界及媒體好評推薦〉,轉載美國香巴拉出版社推薦文,眾多學者、作家、媒體及社運、動保人士專文推薦本書,讚嘆兩位傑出思想家之間激盪出的火花,可以藉此重新認識終結生命、扼殺胚胎、安樂死、自殺及戰爭中的殺戮的看法……,這些跨文化與跨國界的深刻主題。
〈彼得‧辛格與釋昭慧討論如何打造更美好的世界〉,作者馬克‧貝考夫(Marc Bekoff),是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生態學和演化生物學榮譽教授,專訪彼得‧辛格教授,討論《佛教徒與倫理學家》一書的相關內容,呈現了辛格教授個人對這本精采著作的看法。馬克推薦讀了此書,勢必會重新思考你對各道德議題原有的觀點,同時會接觸到許多你從未,或鮮少設想過的道德兩難與處境。
娜恰雅‧坎伯‧愛倫(Nachaya Campbell-Allen)撰寫的〈論有效利他主義、入世佛教以及如何打造更美好的世界〉,以藝術家的感性敏銳,表達了對本書的愛不釋手,她說:「不論讀者希望更瞭解佛教哲學、進行辯論或透過探索兩邊深思熟慮的觀點,以拓展視野,閱讀此書都有幫助。」
澳洲首屈一指的優質報導媒體《世紀報》,將《佛教徒與倫理學家》列入本週推薦之非小說類書籍,《世紀報》及《雪梨晨鋒報》隸屬同一個集團,不但發行量最大,發行處也涵蓋墨爾本及雪梨兩大城市。
2024年「香巴拉出版社」視訊專訪昭慧法師,佛弟子如何面對倫理兩難議題?是法師回應出版社編輯針對《佛教徒與倫理學家》一書提出的問題。正如澳洲《世紀報》所報導,尤其具有啟發性的,是法師對於在西方經常被誤解的術語所作的澄清,例如業力、輪迴與涅槃,以及慈悲在佛教倫理中的核心作用與本質。對於那些對微妙的哲學思想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行動感到興趣的人而言,這種易於理解的思想交流,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古仙人道」欄目,連載「阿含」導讀(六):〈觀十一相破我執〉,怎樣才能從五蘊洞察無我?對於強烈執著於自我的人,要鬆動這種我執,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放下世俗欲貪,投入宗教領域尋求真理的宗教師,也常常陷入「我勝、我等、我劣」的計執。為此佛陀教導我們如實觀察「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等十一相,才能終止輪迴徹底解脫。如此重要的修行方法,在《阿含經》中只是略說,昭慧法師著墨於此的詳細解析就尤為可貴,從知道到做到就是修行。
「冷暖自知」,分享禪修學員吳曙帆聞法心得,〈修行人的時間寶貴,用在安住和禪修〉。一年四季,所謂春播、夏耕、秋收、冬藏,在季節更替歲月流轉的當下,性廣法師將禪修的教授融入其間,開設春季班、秋季班,教導學眾向佛陀學習如何離苦得樂。禪師的應機逗教和現代人的身心需求,在學修之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總編輯 釋印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