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本期專題引言

 

諸行無常,合會當離,本是人生定數;然而大德離去,仍然引發無盡的緬懷之情。佛門領袖了公長老,業已功圓果滿,於三月九日晚間默爾示寂。他在世時對教會與社會均貢獻卓著,特別是傾半生之力以創設玄奘大學,嘉惠學子無數,臨別卻不驚動各方,並要求後事「一切從簡」,取消各種繁文縟節,這樣灑落自在的菩薩身影,讓社會對佛門的觀感一新,媒體紛紛予以報導。

海峽兩岸追思長老的文章頗多,在網路上流傳甚眾。然而本期「了中長老紀念專輯」,除了完整刊登長老行狀,主編只邀請了三位與長老法緣甚深的法師,與兩位為玄奘大學的永續經營而投注無數心血的領導人,談談他們心目中的了公長老。五位作者都是長期親炙長老,且為長老所信任、託付的晚輩,記事重點大體放在長老待人接物的行事風範,以及長老對玄奘大學與善導寺的建樹。對一位全方位貢獻的教會領袖而言,本專輯的取材面向不夠廣闊,只能算是拋磚引玉的「大海一滴」。其中許多照片,承蒙善導寺住持大慧法師提供,謹此致謝!

五位作者的紀念文章裡,性廣法師的〈恩同再造憶上人〉,回顧長老篳路藍縷以創設玄奘大學。「看見師父戴著斗笠,在烈陽底下,指揮澄心湖畔的造景工程。學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在在都有師父的心血澆灌。」永續經營玄奘大學,重建大慈恩寺,這就是長老賦予性廣法師的薪傳重責,任重而道遠。

玄奘大學前任副校長林博文教授,〈憶了公上人創辦玄奘大學〉,回憶記錄玄大初創時期以來,「在重要的蛻變階段,都能站穩步伐,沿路前進,然而卻都沒有一蹴而就的幸運。……都在關鍵時刻,逢主客觀情勢變化,致使預定時程受阻,困難加倍。」道盡了長老堅此百忍以迎接挑戰的玄奘精神。現任簡紹琦校長與前任林博文副校長都是在「高教少子化」最艱難的時刻接掌玄大,力挽狂瀾,如今已將玄奘大學帶向「逆轉勝」的境地,打造了前程光明且充滿希望的學子樂園,這依然是拜了公長老拔擢良材之德澤福蔭。

大慧法師的〈典型在夙昔――憶了公上人〉,憶述自己是如何從遠眺而近侍,從仰望到追隨,在長老慈悲引領與諄諄教誨下,承接臺北首剎善導寺的薪傳歷程。長老的德行、學養、智慧、魄力,長老的和藹可親,幽默風趣,長老的惜才惜緣,提攜後輩,刻畫入微,躍然紙上。

玄奘大學簡紹琦校長撰寫的〈追憶了中師父〉,讓我們體會到,「事非經過不知難」,古老的佛教創辦現代的大學,必須經歷思想和行動的多層次磨合。而長老「濟弱扶助、憐憫胸襟之辦學理念,天道酬勤、親力親為」的治校精神,成為玄奘大學永續發展的活水源頭。

昭慧法師〈切換人生跑道,厚植菩提資糧──憶述了公長老慈悲覆護恩澤〉,記錄其於玄奘大學任教期間,親炙長老座下的點滴往事。無論是在大學任教還是從事社會運動,長老都是「風口浪尖上的那把大傘」,福蔭著昭慧法師勇往直前。

法師於本文中提到:曾於民國90年,撰寫〈感伯樂之恩,竟今日之功──敬述了公長老與筆者的十四載法緣〉,恭述長老對法師的提攜與包容。該文原刊於《海潮音》,本次專輯特予轉載,讓本刊讀者約略體會解嚴前後的佛教處境,與長老作為教會領袖的魄力與擔當,待人接物的正直與寬容。

長老的無私風範,後學銘記在心;長老的慈護恩澤,大家感念在懷。祈願長老早日乘願再來,傳播正覺綸音!

 

副總編輯:釋明一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