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濟一堂的「玄奘學專題講座」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玄奘學研究中心
黃運喜教授講述大唐西域 回顧玄奘大師卓著貢獻
9月27日下午,眾所期待的「玄奘學專題講座」於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開講,邀請長期研究玄奘學的專家、該所資深退休黃運喜教授主講,講題為「玄奘大師生平的三期許(出家前、回國前、回國後)以及法顯、玄奘、義淨等人取經的比較」與「《大唐西域記》的珍貴價值」。
黃教授首先講述玄奘大師的卓著貢獻,除了是中國唐代著名的僧侶外,同時兼義學僧、譯經家、旅行家、國民外交家等多重身分。不畏艱難冒險往印度取經,歷經約十七年(首度出關年代未定論)的時間,往返五萬里,途經一百一十國,九死一生,百折不撓。回國後放棄高官厚祿的機會,專心致力於譯經工作,其豐富的學識、不畏艱難的情操,是我們現代人的榜樣。
哈佛大學宗教學博士鄧偉仁主講「玄奘及其後學的解經學」
10月11日下午,舉行第二次「玄奘學專題講座」,主講人是哈佛大學宗教學博士,現於法鼓文理學院擔任助理教授的梵文、巴利文專家鄧偉仁博士。鄧教授的講題是:「玄奘及其後學的解經學」,這是其博士論文的精華,視角相當寬廣。鄧教授的思維相當縝密,就著常見的說法(如認為:中國佛性思想受到孟子性善論影響,認為中國具有圓融思想,而印度偏於辨異),逐一提出反證,來提醒大家:這些不見得是「歷史」問題,而應屬於「詮釋」問題。
佛教弘誓學院院長性廣法師主講「《瑜伽師地論》禪觀思想的實踐」
10月25日下午,第3場「玄奘學專題講座」,性廣法師主講「《瑜伽師地論》禪觀思想的實踐」,吸引遠從金門、花蓮各地近八十位學員前來講聽,座無虛席。
性廣法師長期研究禪學,出版相關著作,在唯識學與禪觀課題上有獨到見地。法師深入淺出說明,眾生煩惱的根源在於自我的妄執,惟有「無我」的智慧,才能滅除錯誤的觀念,依於正見以引導正行,而終能臻至圓滿智證的境界。斷執的證慧由現觀諸法因緣生、無自性的勝義空慧而得;而觀慧的現證依於定力而發,但孤定不能成慧,惟有止觀兼學且互為扶持方能證得。
「我們要改變,朝好的方向改善,一定要先改我們習慣的慣性,而如何改?」從觀察的角度來看,心一直處於慣性狀態,就像電腦被設定的樣子。法師勉勵大家練習自己的心,要覺知現在處於什麼狀態,才能去改變,才有改善的可能。
《瑜伽師地論》主要在講什麼?即身口意三件事情,透過正確觀察跟好的方法引導,自己的身、口跟自己的心相應,不斷走向好的方向去改善。「聲聞地」彙集北傳聲聞禪法,以「淨行所緣」與「善巧所緣」作為「止觀綜合」的修行特色。其中「五停心觀」的止觀所緣,被保留在漢傳佛教早期傳譯的禪經,與後來的天臺禪學中。
「玄奘學專題講座」週週精彩!11月8日的第4場講座,邀請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傅新毅副教授分享其因明學、唯識學等玄奘學領域之研究成果。
南京大學傅新毅教授演說法相宗發展歷程
11月8日第4場「玄奘學專題講座」登場,由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傅新毅教授主講「玄奘唯識思想的理論定位與基本架構」,有40位聽者到場聆聽。傅教授深入淺出演說法相宗發展歷程,與悟殷法師間的深刻問答,讓學員們讚歎精彩、得未曾有。
傅教授從《解深密經》講到《瑜伽師地論》,再從彌勒五論講到如來藏思想,最後回到《成唯識論》,細密地梳理了唯識學的發展源流,解說八識、種習、識變、三性、轉依的要義,讓同學們了解到古學、今學、有相、無相的主要區別,不同學派對同一問題可能有不同觀點。
在最後十分鐘,傅教授請聽眾們發表問題或意見,列席作為聽眾的悟殷法師簡短地總結了精湛的聽講心得:我們無始以來,都是在夢中,從來都沒醒過!在生死的大夢中,一切法都是緣起的,可是我們都認識不清,所以都在心外求法,這就是唯識學說的遍計所執。我,是五蘊和合的,我們卻把它當做真實的,這就是我見。有我愛,就有我所愛,於是生死流轉。唯有正知正見一切都是因緣生法,是依他起法,去除了遍計所執見,方能證得圓成實性。而且,唯識學以三相說明生死流轉,而此三相也是唯識觀門。
這段精彩的回饋,是兩岸學界的殊勝因緣相應。
這場講座,傅教授把玄奘唯識學的奧妙處,用方便善巧的語言與圖表,在短短的幾小時之內展現了出來,其清晰思路與深厚學養,給師生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傅教授是《玄奘》、《玄奘評傳》作者,被譽為「真正走進玄奘大師內心世界的研究者」,除了在11月8日與12月6日主持兩場「玄奘學專題講座」,並在宗教學系開設「因明學專題研討」課程,深入淺出講解基本名相與義理,從古因明到新因明的流變,由九句因到因三相,以陳那—玄奘—窺基一系的漢傳因明為核心,在生動的舉例與廣博的印證中,讓學子們感到歎為觀止的思維藝術。
上海復旦大學劉宇光教授主講「國際佛學界的所知障研究」
11月22日,玄奘大學宗教學系舉辦第五場「玄奘學專題講座」,由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劉宇光教授主講「從玄奘《成唯識論》的「所知障」論述看大乘佛教對系統知識與文明的承擔態度」,共有36位到場聆聽。
劉教授慧眼獨具,從「所知障」概念切入,論述《成唯識論》在佛教文獻中的重要價值:
「所知障」號稱是區分大、小乘佛教義理的系列關鍵概念之一,但事實上由於在諸多經、論的陳述中,其內涵每多含糊、零碎與矛盾,從而困擾現代學界尤甚。另一方面,現代國際學界對唯識學的研究,迄今仍多偏重梵、藏傳統,對東亞唯識學的探討才剛剛起步,理解比較有限,未及深入正視其價值。作為東亞唯識學最有代表性的論書之一的《成唯識論》,不單自成體系、保存多已佚於梵文的中世南亞唯識辯義資料,而且對系列義理問題提供特殊而相對完整的陳述,其中重要貢獻之一,是對「所知障」的詳細討論。
從《成唯識論》中對於「所知障」的論述中,劉教授看到其學理所蘊含的深刻宗教意義:
它是現存梵、藏及漢系佛學中,首個,甚而極可能是迄今唯一一個對「所知障」的內涵,提供問題意識明確、層次豐富但結構井然,而且闡釋詳備的文本,其深入的程度,不單足以一舉徹底解答大乘佛學當中此一謎樣概念,兼可提供一結構完整的理解模式,幫助我們定位其他大乘佛學對「所知障」的論述所立足的學理位置與狀態,辨別出「所知障」在大乘佛學中的通義與别義,而且更能就大乘佛教是如何看待宗教的視野和踐行,與系統知識和文明,乃至理想宗教人格及其制度、社群及傳統之間的關係,提供一種歷來在漢傳佛教身上,未被充份正視的學理說明。
於是,劉教授以部派暨早期唯識的思想史為背景,以《成唯識論》為主要依據,在綜合「所知障」的學理分析之餘,亦嘗試指出其中尚存未解的疑團。
演講結束後,悟殷法師、輔大張瓈文教授與劉教授又再針對「阿羅漢習氣、不染無知與所知障」的概念,彼此又有精彩的對話,讓在場旁聽者獲得不同思維的啟發,對今日的講座深感不虛此行。
自從2006年發表了幾篇關於《左翼佛教》的論文,劉宇光教授便以其獨特洞察力與廣博研究視角,引起學界普遍關注。劉教授通達佛學研究工具,具有深刻的人文關懷與洞悉力,專精唯識學,更引領了學界對左翼佛教、當代佛教的許多研究課題。「左翼佛教」(Engaged Buddhism)一譯,正是劉教授所定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