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業力、心念,影響一生
釋性廣講‧江子訪談
問:
師父,您在「印順導師的思想與當代世界」論壇中,發表〈印順導師的禪學思想與當代世界〉,論文精準,在有限時間內即能精簡演說,掌控自如,令全場人讚歎不已,請問師父,您是如何做到的?
答:
佛法講因緣、因果,如果這是一個結果,那努力就是它的條件。從因果律來講,只要學習就會有成果,所以這是慢慢累積的。以前我覺得寫文章乃至寫論文都很痛苦,這裡頭沒有竅門,只有一直練習,我相信因果,所以想要達到熟練的結果,唯有累積,就是一直練習,讓它成熟,有意義、有目的、有計劃去練習,這其中沒有捷徑,沒有竅門,這樣子才公平。
因果中,想要達到,就只有努力,對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平等的。這裡有兩個概念,一個是:生命的學問,另一個是:學問的生命。
好比我在做這研究議題,它是我要關心、想要尋求解答的,我不會為了學問而去做學問,也不會為了寫論文而去寫論文,我所寫的是我所關心,我所想要尋求解答的。所以,我是帶著問題,想要得到好正見的一個意願,去尋找答案。
我用我的生命來做學問,我所追尋的學問是能夠指點我生命,到後來,我的學問就有了延續的生命。
在論壇中,我把它發表出來,最重要原則是,我所關心的並不是所有人都關心,所以不用把它講得太細。無論是多麼精彩,多麼重要,你都要在允許的時間內把它分配好,比如主題有五大分類,你必須要平均五分鐘內講完。例如,主題要講五分鐘,另外要用五分鐘作結論等等分配。
你給我們多少時間,我們就要于多少時間內把它講完,就像對生命也是一樣。
問:
師父,您的人生轉捩點,應該是生命的學問,還是學問的生命?
答:
以佛法的因果律來講,我們要活多少歲,不是被命定的,而是自己的努力。我們說先天的體質,其實也不過是自己努力累積的因緣,今生的壽數,是跟環境、飲食以及我們自己的保養 有關,它也有一個範圍。
好比我一個學生的父親,妻賢子孝,事業成功,可是當醫生告訴他患上癌症時,他第一個念頭就是--我還有很多事情還沒做,還是有遺憾。可是,我們想,要多少時間才叫做夠呢?人類為了愛惜自己的生命,其實從來沒有夠的時候,所以我們就是要訓練--有多少時間給我,我就把它做完。
因此,我們這一生要活得精彩,就要好好地想,而且為自己設定。在佛法的修行中,是可以知道我們今生的壽數。我們之所以沒有能力知道壽數,那是智慧不夠,不能看破生死的數。 我們隨時要想好,人在這個時代平均壽數有多少,我就在這段時間中,把我的生命能力、能量好好地發揮,到了要走之時,便永遠沒有遺憾。
我們的身體受幾個因素影響,第一個是飲食,即是以素食、乾淨的食物;另一個是業力的感召,這要看我們這一生的作為和以前的業報,做善業,往生善道是肯定有的。
另一個可以改變生命的,是我們的心力──心念,以現在的量子學來看,心念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物質,當你向善的時候,心念會產生一種好的物質。一個有修行的人,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五的能量;心念要向善、向上、向清淨,透過禪修及智慧的訓練,我們可讓生命達到非常好的境界。
中國武術或漢方醫學中所謂的「脫胎換骨」,在我的詮釋是──胎是過去的業力帶過來的,骨是今生所建構的骨架,生命的轉捩點,就從利他中,完成自利。
問:
請問師父,我們為何要從利他中,完成自利呢?
答:
我舉一個例子,當我們與家人一起去旅行,住在一家酒店,突然酒店發出火警,你趕快逃出來,還是你不會認為自己逃出來就好了!你一定想把家人也救出來,那是因為你跟家人有血緣,芸芸眾生中,什麼樣的眾生跟我們有緣分呢?以血緣來說,上有父母,中有夫妻,下有子女,這是一等親的緣分,可以繼承財產,分擔責任。
佛教講緣分,講因緣,如果我們善觀緣分,把因緣條件看得很重,我們就只可以救自己,因為緣分最深的就是自己。當我們的觀察、關心擴充之後,還有芸芸眾生,修菩薩道是必然的道路。
在佛法修行之中,除了觀察自我、無我以外,還要觀察三世因緣──過去、現在、未來。為什麼說學佛要保持修菩薩道呢?當你把緣分看得很透徹,把緣分看得很深廣時,你難道會覺得就只有自己一個人可以解脫就夠了嗎?
所謂修行,就是我不覺得需要,我就不會去尋找;如果我不覺得自己有缺陷,我就不會去改變。我們為什麼要努力、認真讀書,不是因為自己的學問、能力不夠嗎?所以,我們一直去追求,修行的本義就是我們自己有缺陷,自己不圓滿,所以要修改、修練、修補,這就叫做「修行」。
當兩個人的意見不合時,你就會受到不被接納、不被尊重的痛;當你手伸出來,如果沒有傷痕,你就沒有受傷的感覺,不用去修行。當你自己關起門來禪修,你沒有痛的感覺,就不知道哪些地方應該修行。
從幫助別人中,從走入人群中,去叩一叩痛處,痛了以後,沒有傷口,你就會很自在。有傷口呢,你就知道那個地方,就是你該修行的地方!
佛法中所謂的圓滿是,我們有很多破洞,稱為「死穴」。唯有從利他中,慢慢地把這個死穴填滿,成為一個圓。所以,菩薩道必然是修行之道,唯有從利他中,完成自利。
──原刊於馬來西亞2011.1.8《中國報》「富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