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禪七心得分享

蘇振輝

        此次禪修可說是因緣具足。可能是第一個報名的,所以座位距離廣師父最近,也因此更深刻地感受到師父護念學員的心。第一、二天,師父注意到初學者身體的疼痛及升起的煩惱,而特別開示要學員「不理它」,讓情況改善不少。

        小參時師父與學員是直接一對一的指導對談,師父指導的確實是「如實知見」,絕不含糊。不但能正確的指導,而且從我的禪修反應看出平常生活習慣,內心潛藏的問題也因而無所遁形,因此了解到禪修中所需面對的問題,也是生活上必須面對的。在小參當中,師父指導禪修的功力,以及務實的態度,給予初學者的受用,令我非常的佩服!

        前二天,因為睡眠習慣不好,而未能入眠,又碰到農曆元月九日拜天公,鞭炮及法會聲不絕於耳,加上學院又位處於航道,所以心猿意馬、妄念不斷升起,最後心想:大老遠跑來禪七,不能如此混下去!想到一個辦法,妄念要想就讓它去想,但是一聽到飛機起飛的聲音,就要回來提起正念、專心用功,如此的應對,也頗有斬獲,心念漸漸能安住於「安般念」。
此次的禪修,本意只想來治好睡眠品質不佳的毛病,沒有其他刻意的心理負擔,一切以平常心看待。在這樣沒有壓力和期待下,卻產生特別多的覺知經驗──這也要特別感恩過去一路成就我的善知識,如基金會同仁及空寂法師,第一次禪十就是他們來成就的。過去從充滿世俗塵勞中接觸佛法,而能培養正確的知見,乃至參加禪修獲得正確指導,而產生諸多正面覺受,尤其是觀照力的培養,對我個人下半生將產生很大的變化,在此我特別感謝這些成就我的人。

        「人間佛教」的精神和思想,是我接觸佛法後所深深服膺的,再由廣師父諸般善巧的開示,七天來在法上所受到的啟發,將深深烙印在我心中;此行最大的收穫,是思想上有更深刻的正見,禪七的體驗也帶給我未來生命很大的震撼。

        學佛後一直有一個信念,認為對的事、有意義的事、或是好的習慣,要不斷的去學習及實踐;在家庭中對父母要盡到孝順之道,教育子女要用心,對佛教公益要勇於護持。正見的培養及良好的習慣,要在日常生活中,透過覺知力去思考、去累積,產生正面、良性的循環,這也是貴在實踐的道理。此次禪修透過覺知、觀照能力的啟發,看到內心潛藏的問題,自己靜下來思考省思,不要再讓業習繼續招感業流、落入輪迴。這是藉由正法的覺知觀照,生起「五力」所帶來的清靜、喜樂。

        在禪七中令學員得以無後顧之憂的,是見岸法師所率領的法印講堂的大菩薩們,他們充分發揮了無我的布施精神,不畏辛勞,在生活上照顧的周全程度,讓我們發自內心讚嘆及感恩。此次是弘誓學院新校舍啟用後第一次的活動,看到院內各項設備的完善,內心非常感恩十方的護持。我想這也是師父教導我們每天晚上以慈心禪觀照十方的道理。
對廣師父的佛法素養及禪修指導能力,令我對台灣佛教界有找到「明燈」之感。我心裡在想,假如台灣的佛教界能多幾個像廣師父這樣的人材,台灣的佛教界必將在歷史上記上一筆!最後,我下定決心,將每天禪坐,才不辜負此生學佛的因緣及師父的慈悲指導。

        願三寶加被所有禪修者,定慧增長無礙!   

                                                                                                                                                       (89.3.2)

禪觀修學記

邱敏捷

        在弘誓學院、法印講堂、淨心文教基金會諸位法師與大德菩薩的發心及慈悲護持下,讓我們有機會參與這次在弘誓學院舉辦的「佛門基礎禪觀課程」(89年2月13-19日)。色身受到常住無微不至的照顧,內心得到法師精解法義的滋潤與修持的安頓,我們得以專注的修習「安那般那念」(觀息)與「四界分別觀」(觀四大),內心實有說不出的感恩與感動。尤其是佛寺中那特有的「清靜」與「安寧」,真是長期於凡塵中打滾的眾生的最佳身心休息站。因此,在這裡潛修七天,雖偶有飄來的「塵念」,打岔了「安住」於「息」或「動作」的修習,但基本上,身心是安和、清靜的。

        每天清晨四點半就開始靜坐一小時修習「安那般那念」,完後,主法法師(性廣法師)又講誦相關經文。法師首先朗誦《雜阿含經》有關習定「前方便」的經文。《雜阿含經》「安那般那念相應」經文,第八零一經云: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為五?住於淨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是名第一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務,是名二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飲食知量,多少得中,不為飲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初夜後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空閑林中,離諸憒鬧,是名五法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大藏經》第二冊,頁205下-206上)

        這「住於淨戒」、「少欲、少事、少務」、「飲食知量」、「不著睡眠」與「離諸憒鬧」是修定的前方便。

        同書第八零二經進一步說明「修安那般那念」的功德: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止息及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同上,頁206上)

        修習「安那般那念」──「觀息」,鍛鍊專注力。這是屬於「四念處」之一的「身念處」。所以性廣法師又為我們朗誦、講解《雜阿含經》有關「念處相應」的經文,如第六零七經云: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乘道,淨諸眾生,念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同上,頁171上)

        修習「四念處」能使眾生「越憂悲」、「滅惱苦」。《中阿含經‧念處經》云: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拘樓瘦,在劍磨瑟曇拘樓都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云何為四?觀身如身念處,觀心如心念處,觀法如法念處。云何觀身如身念處?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及知念出息,……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大正藏》第一冊,頁582中下)其中「觀身如身念處」,如於靜坐中觀「息」與「四界」,用來培養禪定與慧觀力。其他時間行、住、坐、臥也要「正知」、「正念」──即「正確認識」、「時時留意」、「了了分明」。在禪觀的修行過程中不免有所干擾,這就是「五蓋」。何謂「五蓋」,《雜阿含經》第六一一經文,有如下的解說: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善法聚,不善法聚。云何善法聚?所謂四念處,是為正說。所以者何?純一滿淨聚者,所謂四念處。云何為四?謂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云何不善聚?不善聚者,所謂五蓋,是為正說。所以者何?純一逸滿不善聚者,所謂五蓋。何等為五?謂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大正藏》第二冊,頁171中-下)

        「五蓋」對修定慧有極大的障礙,因此要加以對治。

        法師朗誦「五蓋」與「七覺支」以何為「食」的經文。《雜阿含經》「覺支相應」第七一五經云: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蓋、七覺支,有食、無食,我今當說。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貪欲蓋不食?謂不淨觀,於彼思惟,……。何等為瞋恚不食?彼慈心,思惟,……。何等為睡眠蓋不食?彼明照,思惟,……。何等為掉悔蓋不食?彼寂止,思惟,……。何等為疑蓋不食?彼緣起法思惟,……。何等念覺分食?謂四念處,思惟已,……。何等為擇法覺分食?有擇善法,有擇不善法,彼思惟已,……。何等為精進覺分食?彼四正斷,思,……。何等喜覺分食?有喜、有喜處,彼思惟,……。何等猗覺分食?有身猗息、心猗息,思惟……。何等為定覺分食?謂有四禪,思惟,……。何等為捨覺分食?有三界。何等三?謂斷界,無欲界,滅界。彼思惟,……。(同上,頁192上-193上)五蓋現前則要對治,經文有這一段,性廣法師沒有特別強調,只說明沒辦法才對治。五蓋減少代表對所緣正思惟(正念、正知)。《雜阿含經》「覺支相應」第七一四經(同上,頁191上-192上)也提到「心掉舉」(如長期用惱思惟或從事學術研究者)或「心微劣」(如勞動者或長期從事簡單機械操作者),對於「七覺支」的修習又各有偏重,「心掉舉」修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心微劣」修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其他法義,諸如「八聖道」、「五根」與「五力」等,性廣法師也都分別朗誦,並作簡要的解說,聞者身心相應,法喜充滿。

        關於「禪定」的修持,性廣法師還特別提到《瑜伽師地論》所謂「勝解作意」(假想觀)與「真實作意」(真實觀)的差別。《瑜伽師地論》說:「勝解作意者,謂修靜慮者,隨其所欲,於諸事相增益作意。真實作意者,謂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諸法作意。」(《大正藏》第三十冊,頁332下)性廣法師並補充說明佛陀時代所謂的「勝解作意」,如「不淨觀」與「持習念」等基本上都有對治的作用,而且不多;到了部派佛教所謂「勝解作意」有了更多的方法,例如南傳《清淨道論》所集的四十業處中有許多「勝解作意」的假想修持。

        性廣法師特別徵引印順導師有關「禪觀」對於佛教思想發展影響的觀點,以作為禪觀者的借鑒。印順導師《空之探究》指出:「得殊勝知見,是修定四大目的之一。……這樣的定境,使我們想起了,『般舟三昧經』的阿彌陀佛現前,佛與修行者問答(不但見色相,還聽見聲音)。無著修彌勒法,上升兜率天,見彌勒菩薩,受『瑜伽師地論』。密宗的修習成就,本尊現前,也能有所開示。原則是一樣的,只是修行者信仰的對象不同而已。依『般舟三昧經』說:所見的不是真實佛,是自己的定心所現。『攝大乘論本』說:『諸瑜伽師於一物,種種勝解各不相同,種種所見皆得成,故知所取唯有識』。勝解的假想觀,多采多姿,在佛教的演進中,急劇的神教化,也助成了唯心思想的高揚。」(印順導師《空之探究》,頁75)因此如何修習禪觀而不走偏,印順導師的著作中有相當多的提示。有意者並可參閱性廣法師〈印順導師禪觀思想簡述──人間佛教的禪觀思想〉(《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20)。

        佛教以智為導,所以在禪修過程中,經論的研讀是不可缺少的工夫。知見的建立是修行的第一步,所謂聽「聞」佛法,「思惟」佛法,「修」習佛法,三者應該次第修習,並重兼顧。因此在七天的修習中,除了每天八支香的靜坐,與「小參」、「經行」外,性廣法師還隨機提出與定慧相關的法義開示,希望把禪觀作一全面性的教導,這是極有意義的。筆者淺陋,沒有禪修的經驗,但多少體會性廣法師的悲心與智慧。

回首來時路——也無風雨也無情

張瓊玲

        法印講堂開光時,曾恭請性廣法師指導為期七個晚上的禪修,這是第一次有幸親近法師學習禪法。之前雖已從見岸師父的介紹當中,知道法師曾跟隨緬甸帕奧禪師學習有成,但耳聞不如親受教誨。當時七個晚上的禪修時間雖短,初嚐法師教學之法味,卻令人回味無窮、意猶未盡。

        多月之後,見岸師父在上課時告訴同學們,講堂要在弘誓學院舉辦七整日的基礎禪觀課程,性廣法師已答應擔任主法法師。當下心中非常感恩師父不忘眾弟子們道業的增上,要我們不只是當個「憨」弟子而已,還必須在三學上下功夫;也感謝性廣法師的慈悲,願意教導我們這些初入門者學習基礎禪觀。當時就想:我一定要報名,而且要在此次禪修中好好用功,不可入寶山空手而回。

        接著師父召開籌備會議,幹部們分別認領各組的工作。自認沒有能力負責大寮,行政不行,又不想再領文宣組,也不會開車,那麼就選擇禪修組吧!可以護持眾菩薩們舒適無礙的環境,心無旁騖地共修,自己也可以精進用功,可說是一舉兩得。誰知,秀美、彬僖夫婦倆再三提出:「學長,妳要幫忙統籌計畫,有什麼事我們會幫忙做。」……後來師父到馬來西亞弘法,眼看只剩下一個多月,又逢春節假日,而心住法師(弘誓學團監院)到講堂弘法的時間也只有三次,諸事待辦、待請教、待確定,於是接下來的日子可真精采,一直到北上禪修、入堂、出堂為止,只有「混亂、忙、忙、忙」幾個字可以形容。

        整個活動的策劃與準備。雖然是北上看了場地,瞭解一點環境配置,但畢竟是在不熟悉的場地,不能得心應手。為了不麻煩弘誓學院的師父們,人員及用具、配備最好都能事先設想周全,於是常常在腦中沙盤演練:學員如何到弘誓?報到、認識環境如何進行?照客如何分配?如何讓其工作簡單化,使義工能夠勝任?寮房、浴廁、出坡、座位之分配,物品補給……?以上種種,要考慮的問題很多。有時候臨時想到什麼,或是和其他幹部同學──畹華、彬僖等討論時,一發現有疑問,就必須趕快記錄下來,趁心住法師來講堂弘法時,趕快請示;有時也會打電話到弘誓請教印純、印悅法師,一次又一次地詢問。真的,很感謝他們的耐心。

        和幹部同學一再開會,就寮房、出坡、沐浴等問題進行討論、分配,並且將此次的工作內容、進度、各項須知、用具等,全部作成表格,輸入電腦,方便修改,又可作為下次的參考。想不到,一次禪修下來,共做了三十多張表格,有些還修改了六、七次。要謝謝君瑜(一位專科學生),她陪我修修改改了三個星期,後來,甚至帶她到弘誓去,以防還有資料要輸入電腦,果然到結束的前一天,還在做善後分配表呢!

        又為了要讓學員們一拿到名牌,眼睛一亮,有好的開始,決定手工製作名牌,和淑貞、君瑜從構圖、設計到完成,三個人用了二天的時間,才大功告成。當完成的名牌一一呈現之後,看起來真是令人賞心悅目!

        很感謝畹華,她總是很細心地、默默地打點好一切必需品,以及遊覽車聯絡、物品購買、大寮培福人員的邀請等等,許多繁雜的事,多虧有她!也要感謝淨心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秋娥居士,在事前做的一些文宣工作,開啟了禪修的序幕。而禪修中還好有錦幫忙錄音,展榮打上下課鐘,分擔了許多工作,否則還不知要如何分身呢?彬僖、秀美二人全程參與,甚至放下自己的事業;負責齋食的月香,特地向公司請假一星期;金記、舒涵將行堂工作承擔下來;宜庭、秋琴在外辛苦地接送工作人員、法師學員,並採購所需用品;以及每一位輪流來培福的同學們,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感到身處在「和合眾」中。

        此次護七的前置作業比較繁忙,雖然幹部們培福很有經驗,但人力不夠,全盤作業又是頭一回,難免不夠周詳,但是一回生二回熟,下次如有類似的活動,因為有了這次的經驗,即可做最有效的籌備。雖然因為睡眠不足,有點累。可是每當早晨打板起床後,到了禪堂,看到學員們一個個已經坐在禪堂裡精進,就很安心。出坡後,在座位上發小參牌,真希望他們有任何問題都能從法師處得到解答,更上一層樓。小參時間,一個個頂禮法師,法師不厭其煩地一一指導他們,看了內心很感動!有人要求插隊,也盡量安排,祝願他們都能無所疑惑!

        說真的,在籌備過程中,曾經產生挫折、疑惑,甚至有點力不從心。怎麼辦?一大堆事情要做,甚至懷疑能否完成,會不會有遺漏……?也不敢讓遠在馬來西亞弘法的師父擔心。好在,有三寶護念,和同學們的大力幫忙,就這樣一路走過來了。真該給這次所有培福的工作人員掌聲鼓勵!所謂「眾志成城」,雖然每個人都是小螺絲釘,但是缺一不可,缺一則無法運轉;雖然這次的活動進行中有點小瑕疵,但是可以作為下次改進的經驗,而且「瑕不掩瑜」!

        真的,禪修結束後曾經問過同學:「這次來培福心情如何?」「法喜充滿!」「下次還敢不敢再來培福?」「敢,願意再來!」願意再來?我也願意再來!
每晚法師開示時,對佛法的精闢見地,讓每位學員都聚精會神地聽講。我一直告訴自己:護持別人聞法受益,自己也蒙受其利。能得到法的滋潤,真是千載難逢。真的,非常非常珍惜此次的因緣!

        結七共修雖已經結束,但是對欣逢此殊勝因緣的每個人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彷彿耳邊仍聽到法師諄諄的告誡:「做一個正常、老實、慈心充滿的修行人。與人相處不要閉眼內觀,表現修行相,禪修不是展覽品,……現法樂是自受用,不是用來炫耀的,……只要精進的修持,就會有進步,不要對證道心存幻想,……真正的智慧,是領悟並接受每一個經驗都是暫時性的(無常),……」是的,每天願意領受法師的教法,依教奉行,內心非常感謝性廣法師、見岸法師二位師長,覺得自己很幸運能親近善知識,漸漸接觸上印下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體會弘誓學院推廣「人間佛教」的苦心,為自己學佛多年來依然懵懵懂懂的情況,看見一線曙光,找到出路,不再惶恐!

        也要感謝這次參加禪修的學員成就我們,讓我們有機會為來自北中南的法師、居士們服務,大家以「法」相會!更感恩性廣法師慈悲教導,以及弘誓學院提供場地!諸多因緣的和合,成就了這次殊勝的法會,讓我在禪七期間,每天清晨禪坐後,聆聽性廣法師的晨誦,以及講解阿含經經文,彷彿時光倒流到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上座對弟子們諄諄的教導,而我亦在佛前,聽其教誨,……非常非常非常地感動……!

禪修心得

許宗茂

        垂慕廣師父的慧性,放下心中的萬緣,於二月十二日參加佛教弘誓學院結七禪修課程。入堂報到當天,師父問我們:以前是否禪修過?大眾答:沒有!師父說:「勇氣可嘉!禪修一天要靜坐八支香、八個鐘頭,有否心理準備?腿、背會酸麻脹痛你們知道嗎?你們不要怕,不會怎樣的,當你在修行時,護持正法的力量都會護持你的。但是如果萬一痛死在禪堂,那是天大的喜事啊!隔天報紙、電視台都會播報出來,因為你是在禪堂「坐化」了!那是多麼大的福報哩!」師父雖嚴謹,倒是幽人一默!

        第一天清晨四點起板,展開為期七天禁語及禪坐的序幕,雖無特別感覺,但廣師父的晨誦,真是扣人心弦,還以為是播放錄音帶,是來自何方的天樂呢!這一天還讓我感動的是:用早齋時全體一百多人,各個遵守禪堂規矩,依序入座,鴉雀無聲。由廣師父先帶領供養諸天佛菩薩及有情眾生,並對佈施者感恩禮敬,都令我感到刻骨銘心,感懷良深,久久不能自己。

        第一、二天的禪坐,真如師父所說,酸麻脹痛十分難耐,真不知能否捱過第三天?小參時,師父說要忍耐,這種苦沒什麼,不會怎樣的,要知道娑婆世界的苦比這個苦更苦上數倍,要專注於安般念的所緣,依它的次第來修,繼續用功。於是到第四天終於很快能攝心,不知不覺中,感覺身體的局部,甚至頸部以下,全部消失,全身輕安。這支香實不忍下座,續香超過四十五分鐘,猛然想起師父說「不可貪」,才睜開眼睛。

        第五天開始教慧觀,師父說,宇宙瞬息萬變,人體也是瞬息萬變,每一剎那都在生起滅去,這些變化的過程是連續的、快速的,像電燈的光、河中的流水,不停地在改變,但是人的感覺及視覺不易觀察到,以為是恆常不變的。要破除這種幻象的方法就是觀自身的實相,也就是觀四大。

        依照師父的指導,禪坐過程中出現種種幻相、覺受,都不必在意。這次的禪修已讓我深深體會,每天至少應禪坐二次,早晚各一次,絕不能間斷! 

基礎禪觀課程心得報

余盛德

        二月十二日下午,獨自開車,帶著簡單的行李,懷著一股興奮、期待,又恐慌、忐忑不安的心情,踏入雄偉、莊嚴的弘誓學院報到。護七的師兄立刻安排安單、介紹環境,就緒之後,就先去看看禪修作息時間表。從清晨四點起板到晚間九點半安板,每天八支香的禪坐,剎那間,有「禪身不知處」之感,因為要從五欲快樂的世俗中,進入有規定、有約束、身心痛苦的禪堂中,頓時宿世業習現行,無明相應心所反彈,焦慮惘然。一直到主七法師開示說:「剛好相反,你們是從五欲繫縛的痛苦中,來到清靜喜悅的禪堂中」。一語道破我錯誤的觀念和無知,這才慢慢平息了我內心矛盾的情緒。也因此更能體會修學的過程中,絕對需要有善知識正知正見的導引。

        禪七第一支香開始,靜坐、觀呼吸、誦念雜阿含經文、講解經義、過堂、受八關齋戒、過午不食,到晚間最後一支香的慈心禪、開示佛法基本教義。雙腿痛苦、心情亢奮,好不容易捱了一天,回到寮房馬上就倒在床舖上,同寮的林師兄不忍心就問我:「看你腳痛的樣子,就知道你平常沒有練習,也沒有打禪七的經驗吧!你是怎麼敢來報名參加呢?」我回答說:「我嘸宰咩生死,來試看麥也!」師兄鼓勵我要精進、忍耐、把握因緣,他也是第一次來參加的,但因以往已廣集資糧而有禪悅的經驗。實在讓我欽羨不已,於是鼓足了勇氣決定奮戰到底,這樣七天後才不至於「愧對江東父老」。

        禪七期間,主七和尚性廣法師開示,要老老實實的修行,以圓滿究竟解脫為目標,從戒定慧三學的次第,達到證悟緣起法的無常、無我、空。每天受持八關齋戒、止語、禮佛、求懺悔,使我煩亂的心慢慢的適應下來。過去曾在台北許居士的道場,修學兩期廣師父的禪修課程,總是覺得懵懵懂懂,剛開始越注意呼吸、呼吸就越困難、越不順暢,安般念真的不是想像中那麼好控制,再加上妄念紛雜,要把心安住於人中的部位,跑掉了又抓回來,抓久了,心疲力盡、斷斷續續,沒有多大的毅力和耐心。真是慚愧,辜負了法師的教誨,也損了自己的福報。所以在這次禪七,聽到法師開示:「若於禪堂中坐化,即是善逝。要以此精神來克服困難,盡心盡力來學習。」加上感受到法師的慈悲與智慧,孜孜不倦地向學員講授技巧,不厭其煩地重複叮嚀、警惕、糾正和鼓勵,有時幽默、風趣,有時又嚴肅,甚至在經行時遇到法師也不用問訊,只要專注於安般念上就好。法師在每個過程,皆花費一番心思巧構安排,如同音師的調音適宜,讓學員們感受到不虛此行,辛苦得有代價。內心感恩法師的傾囊相授,心想:倘不用功,更待何時?善自勉之!

        第一次小參,或許是習氣使然,帶著小抄,請示了幾個小問題。當第二次小參時,又從口袋中拿出小抄,這時法師就立刻糾正我:禪定不靠分別記憶,與慧觀的擇法是有所區別的。法師契理契機的教導,讓我心服口服。七天的實際禪修,心念雖還不能專注於所緣境上,但我相信,只要不間斷的練習,不要和五蓋做朋友,打下好的基礎、善根和信心,就可以印證法師所走過這唯一正確的道路,這也是我對法師最大的感恩了。

        我最大的心得就是,要有正知見,清楚修禪定的過程次第,就絕對不會走錯路或是走冤枉路,甚至走上唯心的邪路。還有,弘誓學院發揚印順導師的佛學思想,以「人間佛教、薪火相傳」令正法久住為責無旁貸的責任,這裡是自己認為能夠依法不依人、深具信心不害怕墮落的最好道場。

        生活簡單、規律、不算長也不算短的七天,終於到了最後一支香,腳還是痛,腰痛、肩痛、頸痛,但心卻是喜悅的、依依不捨的。或許又是因緣殊勝吧!在學院旁的土地公廟似乎在歡送我們,在又吵又鬧又大聲的電子音樂中,法師教導學員「觀音」法門,收穫不少,剎那間使我的一個妄念頓消?苦(梵)行已立,所坐(做)皆辦,自知不受後有?明天就可以「解脫」了!

        感謝弘誓學院、法印講堂的法師們和護七的大菩薩們辛勞又細心的照料,以及平日與我共修、研習佛法的蓮友、善知識們,和支持與護持的家人,才能使法會圓滿,法喜充滿。期許自己日後更加護持三寶,精進向道,所有菩薩伴侶,增長慈悲智慧,皆成無上佛道。

(89.03.05)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