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

釋昭慧 

臉書留言錄(之二七二)

 

104.9.26

 

Peter Singer新書盛讚慈濟

  建德教授來函告知:德望崇隆的哲學家,Peter Singer教授,在他的新書《The Most Good You Can Do: How Effective Altruism Is Changing Ideas》,有三頁是在介紹慈濟的利他主義與志業。他並將這三頁掃描傳來。

  拜讀之下,不禁深深佩服Singer這位智慧高超的哲人,竟然在短短三頁的篇幅之中,畫龍點睛地勾勒出慈濟對人類的鉅大貢獻。因此摘譯如下:

  1. 慈濟的創會史:東台灣醫療環境激發了證嚴法師的悲心,使她投入慈善事業並決意在花蓮創建醫院以造福偏鄉困苦民眾。

  2. 證嚴法師推動大體捐贈,突破了儒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的文化傳統。

  3. 慈濟在台有七百萬會員,在全球51國有三百萬會員。它以鉅大的能量投入國內與全球的賑災活動。在台灣九二一震災後,重建了51所學校;在全球16個國家重建了182所學校。

  4. 慈濟推動資源回收再利用,例如:以寶特瓶回收製造毛毯與衣物。為了永續生態與悲憫眾生,慈濟醫院、學校、大學與所有機構一律素食。

  5. 從「有效的利他主義」觀點,有一事讓他很是驚訝。2011年日本發生嚴重地震與海嘯,慈濟挺進災區,為倖存者提供熱食(譯案:應是熱食在內的各種民生物資);2012年美國紐約與紐澤西發生颶風與水災,慈濟提供一千萬美元,讓每位災民可以獲得價值600美元的轉帳卡。

  Singer說,他不禁向慈濟發言人何日生先生詢問:「日本與美國這樣富裕的國家,為何慈濟還要對其災民提供救援?這些錢倘若用在赤貧國家的民眾將會更好。」

  何主任答道:「對慈濟而言,悲憫與慈愛的對象是所有生命,包括富人與貧民。而且這樣做,也可推動慈濟理念與志業於富裕國家之中。」

  陪同Peter Singer教授參訪慈濟之歷史影像

  Peter Singer與Tom Regan去於(2014)年應邀蒞臨台灣,於4月26、27日為「2014動物解放、動物權與生態平權──東、西方哲學與宗教對話」國際會議發表主題演講。

  由於Singer與Regan教授是國際倫理學界的兩大巨擘,領銜「動物解放」及「動物權」兩大思想陣營,其觀點被全球動保人士奉為圭臬。在動保理論上另闢蹊徑者,也絕對無法繞過他們,必須先針對兩大系統理論而予以點評。兩位都年事已高,彼此已大約十五年沒有會面,因此去年在台灣的會遇,彌足珍貴!

  由於Singer與Regan教授是國際倫理學界的兩大巨擘,領銜「動物解放」及「動物權」兩大思想陣營,其觀點被全球動保人士奉為圭臬。在動保理論上另闢蹊徑者,也絕對無法繞過他們,必須先針對兩大系統理論而予以點評。兩位都年事已高,彼此已大約十五年沒有會面,因此去年在台灣的會遇,彌足珍貴!

  這在台灣倫理學界也是一樁盛事,華梵大學朱建民校長即讚歎云:「這場會議讓許多人一償宿願!」

  那次會後,4月29、30日,我特地陪同他們參訪慈濟,拜會證嚴法師。(詳參:〈花蓮慈濟、太魯閣之旅隨行記〉(刊於弘誓雙月刊第129期),article-view.php?code=724865D25F997FC7C8EBE87EF06478A2)。

  由於諸事繁冗,迄今未將學生所拍攝的花蓮之旅照片檔,逐張仔細觀賞。如今知曉Peter Singer讚歎慈濟,我特別點出去年參訪慈濟的一些照片,並仔細選出幾張,以餉臉友。

 

Prof. Peter Singer簡介

  盛讚慈濟的Peter Singer是何方神聖,茲轉載Prof. Peter Singer簡介(林碧津教授譯)如下:

  Peter Singer是位哲學家,常被形容為世界上仍然在世的哲學家中,最有影響力的一位,他同時也是位極富盛名的作家,尤其在論證對待動物的道德倫理、以及論證富人道德上有義務救助極度貧困者的作品,更是著名。曾於2005年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世界最有影響的百人之一。

  Peter Singer於國際間廣為人知始於1975年其著作:《Animal Liberation(動物解放)》之出版,2011年被美國《時代雜誌》列入「All-TIME」名單,意即該著作為美國《時代雜誌》1923年創刊以來,最佳百本「以英文出版的非小說類」書籍之一。

  Peter Singer迄今已獨撰、合撰、主編或合編了40餘本書,包括:《實踐倫理學》、《擴大的圈子︰倫理與社會生物學》、《生命,如何作答?》、《生與死的再思考》、與Jim Mason合著之《「吃」的道德倫理》,及最近出版的《你可拯救的生命》,這些作品已經被翻譯成超過20種語言。

  Peter Singer於1946年出生於澳洲墨爾本,父母是來自奧地利的猶太難民。他在墨爾本大學學習法律、歷史和哲學,並獲得關於倫理學的文學碩士學位。1968年結婚後,與妻子同赴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71年畢業。在牛津期間,偶與素食者同學同桌進餐,了解何為素食主義之後,決定遵從這種生活方式。

  取得博士學位之後,Singer於牛津大學擔任了兩年講師,後作為訪問學者赴紐約大學,進行16個月的教學。在1977年回到墨爾本,任教於Monash大學哲學系,直到1999年遷往普林斯頓。1990年起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價值中心生物倫理學教授一職;2005年起兼任墨爾本大學歷史和哲學研究所桂冠教授。

  Singer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倫理學,因批評基督教人類中心論造成對待動物的消極態度,而廣為學術圈所熟知。所著《應用倫理學》(1979年)被廣泛用作教科書,創立「國際生物倫理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ioethics),是《生物倫理(Bioethics)》這份專業期刊的創刊編輯之一。除了學術工作之外,Singer還積極活動於西方動物保護運動,曾任「國際動物權組織(ARI)」主席,領導「大猿計畫(Great Ape Project)」。2012年獲頒澳洲公民最高榮譽──澳大利亞同伴勳銜(Companion of the Order of Australia)

  確立Singer在倫理學史、動保運動史上之不朽地位的,是他的《動物解放》一書。1973年4月,Singer在《紐約書評》上撰文,首次提出「動物解放」(Animal Liberation)一詞。該書自1975年出版以來,在全世界各地喚起了風起雲湧的動物保護運動,「動物解放」成為最為人熟知的運動口號之一。

  請參閱:http://animalethics.hcu.edu.tw/about_Prof_Peter_Singer.html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

  Singer教授於去年來台,於花蓮下榻檜木居時,向性廣法師學習禪法,那種認真專注的表情,真是令人十分感動!

  103年4月29日,我陪同Singer教授到花蓮時,順手帶了兩本書,一本我的著作《Buddhist Nomative Ethics》;另一本是德國心靈導師古倫神父(Anselm Grün)與我合撰的新書《你信什麼——基督宗教與佛教的生命對話》(Was glaubst du?),那是德國四塔出版社發行的德文版。我在台北火車站候車時,將兩本書贈送給他。他非常認真,在前往花蓮的太魯閣號上,就已默然展閱。回去澳洲之後,竟然來函建議:由他與我展開一場哲學與佛學的對話,合寫一部新書。

  因此我們已訂了來年5月26、27日於台灣的「哲學與佛學對話」之約,該書的中文版將由法界出版社發行,英文版與簡體字版則全權委由Singer教授處理。Singer教授甚至已將彼此對話的大綱擬訂。

  為此,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弘誓文教基金會與關懷生命協會遂請Singer教授順道在台灣進行兩場演講。一場是第14屆印順導師思想國際研討會的主題演講,講題是“Effective Altruism: Ethics for the 21st Century”(有效的利他主義:21世紀倫理);時間:105年5月28日上午,地點:玄奘大學慈雲廳。另一場在台北市向動保界人士展開動保主題演說,時間:105年5月30日,詳細時間、地點與講題,尚待主辦單位議定。

  想到明年將與這位一代哲學宗師展開哲學與佛學的對話,內心真是格外歡喜!

 

人們不應該為了救一個小孩,而讓這麼多的動物被燒死!

臉書留言錄(之二五五)

 

104.6.17

  Peter Singer教授的「胚胎沒有生命權」之說,讓德國科隆國際哲學節取消了他的演講。他的回應如下:

  「當他們如此畏懼去談論一些會觸犯某些人的議題時,他們如何能夠被稱為是哲學節呢?」

  「這不是從蘇格拉底時代起,哲學家所扮演的角色嗎?」

  雖然在「胚胎有沒有生命權」的議題上,我與Peter Singer還是有些不同,但我也不是那種將「胚胎生命權」無限上綱的反墮胎基要派。重要的是他為信念而堅持的勇氣,這令我不禁對這位一代哲學大家,肅然起敬。

  當被問到:在失火的房子中,他會傾向拯救200頭豬還是一個小孩時,Peter Singer回覆說:

  「人們不應該為了救一個小孩,而讓這麼多的動物被燒死。」   

  哈!妙答也。

  記得我也曾在台灣哲學學會的一次發表會上,因談述動物權的哲學議題,而受到一位學者的質疑云:

  「假使妳手裡只有一塊麵包,妳是會將它拿給妳爸爸,還是拿給流浪狗?」

  我一聽就知道,他要用孟子那套「墨子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的邏輯來套我上鉤。因此我立即依佛家的「緣起中道」原則答云:

  「假使爸爸不餓,流浪狗很餓,我就將這塊麵包拿給流浪狗;假使爸爸也很餓,流浪狗也很餓,我可以一半掰給爸爸,一半分給流浪狗。還有,你焉知我這一念疼惜流浪狗的心,不會感召到其他善心人士,讓他(她)因此而提供了另一塊麵包,讓我得以一塊拿給爸爸,一塊拿給流浪狗呢?」

  如今看來,Singer的妙答比我更為斬截:

  「人們不應該為了救一個小孩,而讓這麼多的動物被燒死。」

  想到明年將與這位一代哲學宗師展開哲學與佛學的對話,內心真是格外歡喜!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