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的召喚,鄉土的情懷——「石觀音文化季」參與有感(之一)
釋昭慧
七月二十七、二十八日,「石觀音文化季」的系列活動,在桃園縣觀音鄉全鄉鄉親熱烈參與的情況下盛大展開。以一個佛弟子看待此一活動,它的殊勝在於:這並不是由佛教界發動或主導的,而是鄉裡上上下下(官員與民眾)自發性地籌劃、參與的。原來他們集體尋根,探索著「觀音信仰與鄉土文化」的百年公案——清咸豐十年(西元一八六○年),因為一方宛若觀音聖像之奇石,浮現於甘泉井中,這個地域從此擁有了一個莊嚴美麗的地名:「石觀音庄」。緣於這份信仰尋根的鄉土情懷,與環保、護生的文化理念,非佛教組織的觀音文化工作陣,首先催生了這個社區全民運動。
91.06.10.觀音鄉「石觀音文化季」籌畫活動人士蒞院拜會昭慧法師,商談該活動之內容與時程。
(2002年石觀音文化季相關活動圖片)
觀音文化工作陣的朋友們,在地方上以業餘時間從事文化工作、闡揚環保理念。他們尋根探源,提出了「結合民間信仰、土地與文化內涵」的活動方案,而且鍥而不捨地尋求縣、鄉行政單位、供奉石觀音的甘泉寺領導人以及鄉親父老的認同,並為此事前後三度蒞院,與筆者研商活動事宜。
在張鄉長永輝賢伉儷全面支援之下,鄉公所劉弈田課長帶領著公所行政團隊與包括甘泉寺、工作陣在內的義工朋友,以月餘時間,任勞任怨地進行著不眠不休的籌備工作,終於將這一活動隆重地推出檯面。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鄉親們的參與熱度極高,咸皆贊歎佛教儀式的莊嚴殊勝!聖像巡庄繞境之時,家家呈香設案,老少婦孺一字排開,虔誠膜拜。而且由於事前鄉公所有過社區宣導的努力,鄉親大都自發性地配合護生、環保的理念,素食、禁屠二日(朱立倫縣長齋戒三日,黃敏恭副縣長齋戒七日),整個活動亦以避免鳴放鞭炮、鑼鼓喧天等等環保理念貫串其間,所以在熱鬧的節慶氣氛之外,還具足很強烈的人文氣息。「石觀音文化季」初次舉辦,就有如此良好的成果,令大家都非常欣喜,互相打氣:「明年還要再辦!」
二十七日晚間,張鄉長告訴筆者:觀音鄉鄉花原來是玉蘭花,但是配合石觀音與這塊土地的奇妙因緣,以及「觀音蓮花季」的產業特色,將更改為蓮花,鄉樹則將改為菩提樹,以配合「石觀音庄」的特殊鄉情。二十八日下午,張鄉長更說:鹽水鎮有蜂炮的特色,觀音鄉則要發展出「石觀音文化季」的特色,讓人一想到觀音鄉就想到慈悲的觀音菩薩,潔淨的蓮花,也就連帶想到了「石觀音文化季」!
佛教弘誓學院是本次活動的協辦單位之一,參與全程法會與巡庄繞境的二十七位師生,雖然備極辛勞,唱得聲音嘶啞,曬得頭昏、脫皮,走得兩腿痠軟,但是見到鄉親們恭敬虔誠的神情,一時疲憊頓消。
本次活動配合齋戒、禁屠之宣導,彰顯了觀音菩薩「尋聲救苦」的精神,期望參與的全體鄉親,不祇是向石觀音菩薩祈求境內平安,更能成為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的「分身」手、眼,以慈憫心善待土地、人民與苦難蒼生,共同匯聚成無限的悲願大海!
九一、七、二九 于尊悔樓
——刊於九十一年七月二十九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