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傑出女性獎頒獎典禮致詞
釋昭慧講‧張瓈文譯
敬愛的主持人,各位法師、來賓、女士、先生:
感謝Outstanding Women in Buddhism Awards Committee的提名人修懿法師與諸位委員,將「佛教傑出女性獎」頒贈給我。我是一介平凡的比丘尼,是佛法的卓越智慧,讓我的人生脫胎換骨,因此在此殷重地感恩佛陀、達摩與僧伽對我生命的再造之恩!
我的學術背景是教育與漢學,然而在大學時代,我深深受到佛法的感召,因此決志皈依三寶,終身素食,而且在1978年出家,那年我才二十一歲。
二十八歲,受到阿闍黎印順導師的提攜護念,開始進入佛學院授課,並在他的指導下,展開了佛教學術研究的路程。直到1994年,我開始進入大學任教,至今已出版了26本著作。
原本以為,自己應該是以「學者」與「教師」的角色走完人生之路,但是因緣際會,我竟然從學術象牙塔走了出來。三十二歲,成立了護教組織,讓世人改變其動輒侮慢僧尼、曲解佛法的偏頗做法。1994年,抗議異教徒剷除公園中的觀音聖像而掀起了「靜坐絕食護觀音運動」。1999年,推動了「佛誕放假」的全國性大規模運動,因而改變了台灣數十年來「只有耶誕單獨放假」的政治生態。2000年,又發起了「廢除八敬法」的佛門性別平等運動,此後並推動跨宗教的性別平等理念。
在社會運動方面,1989年,我開始越過佛教領域,第一次廁入社會關懷的事業,從此,人權、環保、動物解放、反賭馬、反賭博合法化……,一系列的社會運動,衝撞著既有的法規體制與思想觀念。凡此種種,往往集有志之士的「共願」,而轉化或減除了深重的「共業」。
也因為上述經歷,我曾被佛教友人笑稱是「橫跨三界」(學術界、教育界與社運界)。此中,教理的研究與實踐,依然是精神力量的源頭活水。無論是主導或參與任何一種社會運動,我都不隨波逐流,而是在教理的基礎上,全心反省並全力實踐。而在實際的參與過程中,個人在法義體會的收穫上也最大,因為那不再祇是經典的智慧,而已滲入生命底層,而成為人生處世的智慧。
無論是護教、護生還是提倡女權,社會運動大都顛覆著既成體制或思想觀念,或是涉及鉅大的既得利益,因此必然會被反擊、醜化,廁身其中的張力很高,必須要有無常、無我的緣起智慧,否則很難保持平穩的情緒。
首先,事態發展的因緣是如此的錯綜複雜,因此即使全力以赴,其結果也未必讓人滿意,以此「諸行無常」的觀照,使我只專注在過程中的決策與行動,對其結果則淡然處之,不會陷入患得患失的憂悲惱苦中。「諸法無我」的深刻體會,則使我對個人處境淡然視之,從不憂讒畏譏,即使各方羞辱、謾罵交攻,乃至當事人恩將仇報,我也從不自憐、自戀、自怨自艾。
謹此向各位分享我的人生體驗,這是為了證明一點:清涼、安穩的人生境界,不一定非得在禪堂與阿蘭若處訓練不可,也可以在每一件忘我利他的菩薩行中,達致同樣的效果。
在每一次的生命歷練中,你可以讓自己的生命更具足疼惜眾生的慈悲、觀照世間的智慧,以及沛然壯闊的膽識與勇氣。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