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參與社會運動的女性出家人

——《浩蕩赴前程:昭慧法師訪談錄》序

吳密察(國史館館長)

  昭慧法師,好像很熟,但是卻也不熟。那是因為我個人沒有太深的宗教心,大學時代住在基督教的教會宿舍,雖然也偶而跟著室友們去參加團契,也跟著讀聖經,但就是無法登堂入室親近上帝。從小的生活環境也多少可以接觸到佛教,但也沒有佛緣,都只止於進寺禮佛的程度而已,對於佛教之內容知之甚少,可以說只停留在膚淺的「遠觀」程度。所以,我之所以說跟昭慧法師好像很熟,並不是因為宗教,而是因為有一段時期總是在社會運動的場合中看到她。雖然那一段期間裡(應該是1990~2010年代吧),社會運動的場合中經常可以看到昭慧法師,但是一個「年輕而且積極參與社會運動的女性出家人」,對我來說總還是有一種「不好(便)親近」的心理障礙。

  像我這種俗世凡人,總認為宗教是神聖的,專業的宗教神職人員(包括神父、修女、牧師,還有比丘、比丘尼)是「另一個世界的人」。其中,國內之西洋宗教的神職人員或許因為與社會相對地有較多互動,教堂也多「結廬在人境」,所以還不認為他們「遺世而獨立」;但對於佛教僧侶的印象,卻總是認為他們是「了結塵緣」、「看破紅塵」的人,而多「遠離塵囂」在山上聖境修行,因此更有一層只敢帶著崇敬的心情,遠遠地肅靜不敢打擾的自制。所以,雖然在那一段參與社會運動的期間經常看到昭慧法師的身影,但幾乎不敢打招呼,遑論攀談。所以,就這樣「好像很熟,卻也不熟」。不過,既然都會在社會運動的場合碰到,當然可以知道彼此之間在某些價值觀上是相同的。

  如今,透過通讀這篇訪談錄終於可以知道原來昭慧法師的人生是如何一路走過來的,對她的身世背景、成長經歷,更重要的是她的佛法造詣、社會實踐,也有了相對全面的瞭解。原來她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才從中國廣東梅縣舉家移民緬甸,又從緬甸來到台灣的「華僑」;原來她在大學以前的時代,還是個「忠黨愛國」的女青年,只是後來與佛有緣而出家為尼,終於在佛法的理解上有了新的思想展開,甚至進而起身行動。我以前所知道的,就只是她起身行動的最表層現象罷了。

  昭慧法師的這部訪談錄,原來是多年前與國史舘簽訂的一項合作計畫。但是一方面是它的時程拖延不少,已經時過境遷;另一方面,這種訪談錄由政府機關來出版,流通自然相對不廣,不如由可以更廣泛地流通推廣的出版社來出版。於是,兩方同意改由民間出版社來出版。相信,昭慧法師的這部訪談錄的出版,將可以讓更多的人瞭解昭慧法師個人的佛法與經歷,同時也可以讓廣泛的讀者瞭解目前台灣社會裡蓬勃興旺的佛教活力。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