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2018年1022日

 

■  學團日誌

  結集法與律的兩種分類原理
  舍利弗與大迦葉對「正法久住」的鉅大貢獻

■  聞法心得──廣法師九月講於慈善寺

■ 《鏡週刊》【釋昭慧專訪】

■  107年 第二屆「宗教文化與性別倫理」國際學術會議暨
                        第十七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徵稿啟事

學團日誌

 

107.10.3 昭慧法師 於玄奘大學第21屆校慶典禮接受頒獎,獲頒「106年度研究優良教師──學術著作獎」。(邢金俊老師攝影)

107.10.3 玄大校慶運動大會上,宗教系以電音三太子的熱鬧歌舞創意繞場,甚受驚豔。


107.10.5∼6 昭慧法師赴花蓮慈善寺,續講《長阿含經》。


107.10.9 知光師公滿七之期,法會開始前,迎請蓮位。


107.10.9 知光師公滿七之期。上午誦《金剛經》、舉行佛前大供 ,並於師公蓮位前祝禱迴向。


107.10.9 知光師公滿七之期,華雨精舍前任住持明聖長老尼(左),第三度偕現任住持長叡法師師(右)蒞臨學院,全程參與上午的法會。


107.10.9 《鏡週刊》文字記者曾芷筠(右),平面攝影林俊耀(左一)、影音記者陳昱弼(左二),第三度來院對昭慧法師採訪。


107.10.9 知光師公滿七之期,下午,鶯歌滿願寺住持本願法師主法,施放瑜伽焰口。


107.10.9 下午,鶯歌滿願寺住持本願法師主法,施放瑜伽焰口,為知光師公上生系列法事,劃上圓滿殊勝的句號。


107.10.9 知光師公滿七之期,焰口法會共有僧俗二眾一百二十餘位與會。


107.10.11  昭慧法師率學眾將知光師公的蓮位安奉在法源講寺斌宗老和尚紀念塔。


107.10.14  上午舉行本月共修,第二支香由各組組長帶領小組討論及聯誼。

107.10.15 泰國Documania團隊專訪昭慧法師。

107.10.15 泰國Documania團隊專訪昭慧法師。

107.10.15 昭慧法師與泰國來台參訪的Maitree Thero(彌勒)法師(前排中)等人茶敘。

107.10.17 昭慧法師代表知光師公至慈濟醫院捐贈師公所遺嚫資,並致贈追思集,至誠感恩趙有誠院長(中)與喬麗華主秘(右)長期以來對師公的慈悲護念。

107.10.18 上海復旦大學哲學院劉宇光教授蒞臨玄奘大學宗教所專題演講。

107.10.20 《街頭精神:抗議及惡搞的力量》新書發表會後,出到殷海光故居門口,與參加發表會的弘誓學眾於此合影留念。

107.10.20 《街頭精神:抗議及惡搞的力量》新書發表會,主持人為顧忠華教授 (中),昭慧法師(右)與何宗勳(左 )為與談人。

107.10.22 本院舉辦107年度觀音區國中、小清寒獎助學金頒獎典禮,六校校長全數與會

107.10.22 本院舉辦107年度觀音區國中、小清寒獎助學金頒獎典禮,六校師生共有52人與會。

 

 

 

107.10.1

■中午,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主持宗教系系務會議。緊接著主持生命禮儀教師成長社群會議。

 

107.10.2
■知光師公上生六七日。上午,明一法師帶領常住法眷、法師小妹芷昭及志工李阿昧、陳順英,誦唸《金剛經》、佛前大供,功德迴向。昭慧法師於玄大授課畢,趕回參加佛前大供。
■下午,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學生獎學金討論會議。
 

107.10.3

■下午,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行政會議。
■晚間,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第21屆校慶典禮接受頒獎,獲頒「106年度研究優良教師──學術著作獎」。是晚校慶運動大會上,有各系之創意繞場競賽。宗教系之創意繞場,以電音三太子的熱鬧歌舞,甚受驚豔,與季軍學系以微小分數差距獲第四名。

107.10.4
■下午,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接受鏡週刊文字記者曾芷筠、平面攝影林俊耀、影音記者陳昱弼 之第二度專訪。

 

107.10.5∼6

■昭慧法師赴花蓮慈善寺,續講《長阿含經》。

107.10.7
■傍晚,志工楊美蘭率10餘位志工來學院,為後天(十月九日)知光師公滿七的焰口法會進行場佈。金剛菩薩們的護法殷切,讓人感動,住持明一法師下廚為大家烹煮味噌湯,美蘭師姊 則為志工們備辦了可口餐點──刈包

107.10.8
■上午,玄奘大學簡紹琦校長與昭慧法師、黃運喜教授會談,討論支援印度籍宗教系學生之後續配套事宜。
■下午,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校務會議。

107.10.9
■知光師公滿七之期。上午,迎請蓮位、誦《金剛經》舉行佛前大供 ,並於師公蓮位前祝禱迴向。華雨精舍前任住持明聖長老尼,第三度偕現任住持長叡法師,於8:40左右蒞臨學院,全程參與,中午用膳完畢,方纔坐高鐵返回台中。
 包括高峰禪林九位住眾,上午的法會共有70餘位僧信二眾與師公的親眷代表與 會。
■上午,《鏡週刊》文字記者曾芷筠,平面攝影林俊耀、影音記者陳昱弼等三位女士先生,第三度對昭慧法師採訪,他們特別趕來攝錄殿堂中的場景與影像。是日上午 曾芷筠女士於電話中向性廣法師進行訪談。
■上午,性廣法師至玄奘大學授課,支援昭慧法師因知光師公滿七法會不克前來的課程。
■下午四時至八時三十分,鶯歌滿願寺住持本願法師蒞院主法,施放瑜伽焰口道川法師、圓馥法師、圓成法師、心諦法師、園忠法師等五位法師擔任維那、悅眾。本願法師心極寂靜,相好莊嚴,手印流暢且優雅,唱頌令全場感動攝心,為知光師公上生系列法事,劃上圓滿殊勝的句號。焰口法會共有僧俗二眾120餘位與會。
■焰口法會結束,常住備有晚餐供眾,眾人協助撤場,有二十餘位志工甚至忙到十時餘,將會場完全復原後,方才離寺返家。
■上午與下午的香積廚,由徐秋鴦率領工作團隊前來擔綱,妹妹桂蘭任助手。本日是其親姊妹徐雪珍居士往生六七之期,但兩姊妹全天候留守學院,向三寶與師公呈獻天廚妙供,並以豐盛午、晚齋供眾。

107.10.10
■大陸來文、來青兩位師父搭機前來,將於學院專修部就讀一年。

107.10.11
■上午,明一法師率眾前往法源講寺,昭慧法師於授課迄,趕往寺裡會合。原來,前日於師公上生滿七之期,將師公蓮位迎請至無諍講堂的焦面然大士牌位前。午後,法印樓二樓的靈堂即予撤除。晚間燄口法會結束後,本願法師親手將師公蓮位暫置齋堂,本日上午,學眾將知光師公的蓮位請至法源講寺斌宗老和尚紀念塔火化,寺裡則備妥永久 蓮位,瑞玄法師領眾誦經回向,昭慧法師親自將師公之永久蓮位安奉於供桌上。至此,知光師公後事圓滿。

107.10.14
■上午,十月份共修,誦金剛經及佛前大供,由住持明一法師主法及開示。中間空檔時間是小組討論,由各組組長帶領聯誼。兒童班亦由大哥哥、大姊姊以及愛心志工菩薩帶來精彩、活潑的課程。

107.10.15
■上午,泰國曼谷DOCU MANIA Co.Tipitaka:The Living Messages)專訪昭慧法師,包括製作人Suphachai Thongsak、記者Nitchanan Kittikhun、攝影師Wilat Panyaroj、音控助理Samruai Pengkrathoh及翻譯呂娜玲五人團隊,向昭慧法師關於婚姻平權與佛門性別歧視議題。法師特別邀請女同志佛化婚禮的 主角黃美瑜與游雅婷一同接受專訪。下午,美瑜與雅婷一行人帶記者們到台北市訪問婚姻平權大平台總召呂欣潔女士。

■晚間,昭慧法師與泰國來台參訪的Maitree Thero(彌勒)法師茶敘。彌勒法師此行,帶領Siriphan法師(某尼眾道場住持)、曼谷企業家Chiradej(華裔,中文姓名:張凰名)居士、從事佛法教育的Arjaree女士,除了參訪本院,也安排一行人參訪新店慈濟醫院與法鼓山。昨日清晨五時,彌勒法師率眾參與學院的早課。 本院專修部李朝倉、陳博文擔任英文口譯。

107.10.16
■下午,在齋堂包裝155期《弘誓雙月刊》,感恩志工菩薩們前來幫忙,並完成交寄。

107.10.17
■上午,在新店慈濟醫院喬麗華主秘安排下,昭慧法師與本院住持明一法師一同 前往新店慈院拜會趙有誠院長,代表知光師公捐贈師公所遺嚫資10萬元,並致贈追思集,至誠感恩院長心臟科柯毓麟主任與泌尿科謝政興主任,以及與喬主秘長期以來對師公的慈悲護念。
■上午,性廣、傳法、心謙法師赴台北善導寺,出席玄奘大學董事會。
■下午,劉宇光教授於學院掛單一晚,翌日至玄奘大學宗教所,於「玄奘學專題講座」進行專題演講。

107.10.18
■上海復旦大學哲學院劉宇光教授蒞臨玄奘大學宗教所專題演講。


107.10.19
下午,昭慧法師赴東吳大學 心理系,為碩士生謝珮真同學擔任碩士論文口試委員,謝同學之指導教授係劉惠琴教授,另一口試委員為曾幼涵教授。

 

107.10.20
下午,昭慧法師赴殷海光故居,參加《街頭精神:抗議及惡搞的力量》(作者:Steve Crawshaw、譯者:林欣誼)新書發表會,並擔任與談人。本次新書發表會主持人 係政治大學社會學系顧忠華教授(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創辦人)另一位與談人 為台灣公民參與協會何宗勳理事長(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前秘書長)。

是日,心皓法師率學眾7人與李芳枝居士前往聆聽。事後,何宗勳於臉書上書感云:
  
殷海光先生故居,因為經費拮据,很克難的整修,所以空間與氛圍被凍結在過往時空。我喜歡這裡,超親切熟悉感,更有一種鄉愁的味道。
  顧忠華教授創辦「開學文化」,在吾爾開希推薦下翻譯了「街頭精神—抗議及惡搞的力量」一書,二十日下午在殷海光故居舉辦分享會,邀請釋昭慧法師跟我一起主講。這兩位重磅學者、思想大師,在過去十年兩個階段分別影響我的人生,一起同台與有榮焉。而在這間被囚禁自由靈魂的學者家談民主、談自由也談對台灣未來的憂心真的很有感覺。聽眾主要是弘誓學院學眾與我帶來社區大學學生,也有思想傳承意涵。
  在台北喧囂大城市中,這裡的寧靜與歷史感,非常適合培育台灣未來重要的思想家。而在分享過程,我也覺得我們台灣與東方的「街頭精神」決不輸西方,期待能出版屬於台灣的「街頭精神」,我一定可以貢獻非常多經典案例!

 

107.10.22
上午,本院舉辦107年度觀音區國中、小清寒獎助學金頒獎典禮。觀音高中林振清校長、草漯國中呂芳川校長、上大國小陳瑞蘭校長、草漯國小李彥霖校長、新坡國小何基誠校長、崙坪國小陳志奇校長,六校校長全數與會,包含老師、學生、曾黃麗明董事共有52人參加。

般若為導

結集法與律的兩種分類原理
《長阿含經》講學札記(一)

                                                                                                釋昭慧

臉書留言錄(之六一三)
107.9.29
                

107.10.5∼6 昭慧法師於花蓮慈善寺講《長阿含經》。

  昨晚,於花蓮慈善寺續講《長阿含經》。
  於講《眾集經》時,說明:舍利弗與大迦葉一樣,都有「佛滅後教法可能會因弟子的資質與根性而傳誦紛歧」乃至因此分裂的危機感,因此都有類集法與律。
  但兩者的分類方式不同,舍利弗於佛在世時類集、講述,用的是索引式的「增一法」,大迦葉命阿難誦法,結集的分類原理,則是依於九事──有情事、受用事、生起事、安住事、染淨事、差別事、說者事、所說事、眾會事(蘊、處、緣起、食、諦、界、道品、八眾等相應)。
  至於律的結集,以及「增一法」的類集用意,由於昨晚2小時講課已竟,其分類原理將留待本晚續講。
  清晨,於慈善寺運動。大殿三寶佛莊嚴端坐,藹視群生,寺前庭園十分清幽,一花一木的安置與維護,都可洞察主事者上達下瑩長老尼的智慧與心血,因此攝入鏡頭,分享臉友。

般若為導

舍利弗與大迦葉對「正法久住」的鉅大貢獻
──佛世時的結集與佛滅後的結集
《長阿含經》講學札記(二)

                釋昭慧

107.10.5∼6 昭慧法師於花蓮慈善寺講《長阿含經》。

臉書留言錄(之六一四)
107.9.29

  今晚續說舍利弗於佛在世時對法與律的結集。這是從一法、二法、三法、……增數而作辭典式或索引式的結集,而且法與律一併處理。這與大迦葉於佛滅度後所主持下的結集,各自呈現了結集模式的不同特色。
  大迦葉主持下的結集大會,由阿難誦法,優波離誦律,法與律分別結集。待與會大眾印可後,把佛陀教法依「九種事」而拉出蘊、處、緣起、食、諦、界、道品、八眾等相應的綱目架構,把佛陀規制分作兩大綱領:一、依波羅提木叉的成文法(從重罰到輕罰次第),二、隨佛而學的成文法或不成文法(依類相從)。
  有趣的是,兩位尊者都有「佛滅後,教法可能會因弟子的資質與根性而傳誦紛歧,乃至因此分裂」的危機感。大迦葉是因為聞知佛陀滅度後,跋難陀竟然發出不當言論,認為爾後不再有佛陀對他們言行舉止的糾正,可以放任自由,因此深感憂慮,認為佛陀教法必須結集定版,以免爾後異說紛紜,行為規範的尺度寬嚴不等。
  舍利弗則是因為眼見耆那教開祖摩訶毘盧(大雄,即尼犍陀若提子,Nigantha Nataputta)過世之後,弟子們異說紛紜,鬪諍不已,所以感慨萬千,認為尼犍陀若提子的法教並不究竟,難免產生爭議,但佛陀教法是無上正覺之教法,若能認真、精準地持守這些教法,應可避免產生爭議。
  兩位尊者都對教法的流傳,有深切的危機感,兩人的因應之道竟都是「結集」。大迦葉結集於佛滅後的安居期間,地點在王舍城郊外的七葉窟。舍利弗則結集於佛將涅槃之前三個月。至於地點,《眾集經》說是在波婆城,佛患背痛之時。對照《遊行經》,那個時間點,正是佛陀宣告「三個月後將入涅槃」之際。舍利弗於佛宣告三月入滅後,即向佛啟請:要先佛而入滅,因此回家鄉(王舍城郊外的那羅村)(見《雜阿含  今晚續說舍利弗於佛在世時對法與律的結集。這是從一法、二法、三法、……增數而作辭典式或索引式的結集,而且法與律一併處理。這與大迦葉於佛滅度後所主持下的結集,各自呈現了結集模式的特色。
  大迦葉主持下的結集大會,由阿難誦法,優波離誦律,法與律分別結集。待與會大眾印可後,把佛陀教法依「九種事」而拉出蘊、處、緣起、食、諦、界、道品、八眾等相應的綱目架構,把佛陀規制分作兩大綱領:一、依波羅提木叉的成文法(從重罰到輕罰次第),二、隨佛而學的成文法或不成文法(依類相從)。
  有趣的是,兩位尊者都有「佛滅後,教法可能會因弟子的資質與根性而傳誦紛歧,乃至因此分裂」的危機感。大迦葉是因為聞知佛陀滅度後,跋難陀竟然發出不當言論,認為爾後不再有佛陀對他們言行舉止的糾正,可以放任自由,因此深感憂慮,認為佛陀教法必須結集定版,以免爾後異說紛紜,行為規範的尺度寬嚴不等。
  舍利弗則是因為眼見耆那教開祖摩訶毘盧(大雄,即尼犍陀若提子,Nigantha Nataputta)過世之後,弟子們異說紛紜,鬪諍不已,所以感慨萬千,認為尼犍陀若提子的法教並不究竟,難免產生爭議,但佛陀教法是無上正覺之教法,若能認真、精準地持守這些教法,應可避免產生爭議。
  兩位尊者都對教法的流傳,有深切的危機感,兩人的因應之道竟都是「結集」。
  大迦葉結集於佛滅後的安居期間,地點在王舍城郊外的七葉窟。舍利弗則結集於佛將涅槃之前三個月。至於地點,《眾集經》說是在波婆城,佛患背痛之時。對照《遊行經》,那個時間點,正是佛陀宣告「三個月後將入涅槃」之際。舍利弗於佛宣告三月入滅後,即向佛啟請:要先佛而入滅,因此回家鄉(王舍城郊外的那羅村)(見《雜阿含經》第六三八經,《相應部》與《增壹阿含經》則說是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地點容有歧說,入滅三月前的時間點則說法大同)。
  可以說,舍利弗與大迦葉,都在法(佛陀教法)與律(僧團規制)的結集方面,作出了「令正法久住」的鉅大貢獻。

聞法心得

法心得

——性廣法師九月講於慈善寺

             鄭靜明

107.9.2122 性廣法師於花蓮慈善寺
講授佛教養生學

  

  花蓮慈善寺佛學班在住持瑩長老尼對學員法身慧命的成就願力下,這學期再度於九月中旬晚間七點三十分展開這學期的佛法課程。
  二十一、二十二日由性廣法師授課,學員已有大約半年的時間未能聽聞法師的課程,大家放逸懈怠於功法定課的情況非常嚴重。法師首先詢問大家「對下一期生命的投胎,有多少保握可以引導自己往生善界」? 這時大部分的學員因為不曾思維過這麼嚴肅的問題,只能回應法師「還不知,遇到了才知道」。於是法師請大家仔細檢查自己的心是否能夠做到「寵辱不驚」?法師說:依於阿毗達摩的修行,有沒有把握引導自己的心在投胎時往生善趣是可以確實知道的。
  這時法師例舉一段佛經故事,敘說二兄弟同時出家,哥哥精進實修證得阿羅漢果,弟弟精研教理成為著名法師。不久弟弟忽然身患重病,經哥哥垂愍拔濟,命終之後還生人間。哥哥以天眼觀知,即常去探望,某日乳母攜初生弟弟前往哥哥阿羅漢住處,一時粗心將其失手墜地,頭撞石地。小兒弟弟起大瞋心,身壞命終墮入地獄,哥哥此時只能悲哀感嘆,弟弟的處境連佛力都難以救拔,何況于我?法師引用這段佛典記載提醒大家,六道輪回的苦難如果用「遇到了才知道」的心態來應對其實是非常危險的。
  說到這裡,我們如何經由阿毗達摩的觀照,知道自己的瞋心是否真實被降伏?法師說如果無法藉由禪心與觀智力看到,從我們面對情境時,身體「表象」所透露的珠絲馬跡是可以看出端倪的。是哪三種力量讓我們不起瞋心?首先最常見到的情況是「假仙」,假仙就是「偽裝」,在阿毗達摩的修行中偽裝是一種不善心所,在瑜伽部的心所法中屬於小隨煩惱,等同於諂曲心。其次是以禪定力攝伏瞋心煩惱,讓入定來止住瞋心恚念,置之不理而遠離妄想,但入定只是一種暫時不與惡心相應的不動心態,無法永恆持續而讓我們獲得解脫。只有第三種力道智慧,了達勝義諦無我的真實本性,才有可能徹底斷除無明瞋心地根源。
  我們的心就像一把麵粉,放在桌上散成一堆,每一個念頭就像其中的一粒,看起來很小好像沒有什麼力量,但加進了慾望的水,一粒一粒的麵粉就可以集結成團,增長廣大。每天我們的念頭如果是善,一粒一粒的累積就讓我們向上向善,如果是惡,我們就越來越重而向下沉淪。法師鼓勵學員要培養「實修功夫」,訂定日常每天執行的佛學定課,讓心習慣於正向思維,遠離因懈怠、放逸而生的失念、散亂。致於功課的內容除了可以用鬆肩抬跨功法來鍛鍊身體保持四大平衡之外,還可以加入誦經。師父以自己為例鼓勵大家可以誦持心經當作每日定課。為此法師開示心經最後的咒語「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就是「去吧!去吧!去到彼岸去吧!到真實的彼岸去吧!大家一起去吧!」的意思。
  兩天的課程在師父諄諄教誨與耳提面命聲中畫上圓滿的句號。

媒體專訪

      《鏡週刊》【釋昭慧專訪】
                                 文|曾芷筠 攝影|林俊耀 影音|陳昱弼

  感恩《鏡週刊》,推出如下專訪(文字、照片、影音)
2018.10.22 06:58

【釋昭慧專訪一】佛教界也有性別歧視 她笑達賴「找黃鼠狼討論嫩雞的未來」

【釋昭慧專訪二】不走傳統結婚生子之路 佛門俠女挺婚姻平權

【釋昭慧專訪三】出家想兼顧家人.....

【釋昭慧專訪四】妹在菩薩廟吃廟籤變憔悴 她連擲3聖筊才把人帶走

【釋昭慧番外篇】雷厲風行怒目金剛

【釋昭慧番外篇】我跟你不一樣 佛教界網紅不怕霸凌

徵稿啟事

107年 第二屆「宗教文化與性別倫理」國際學術會議暨
第十七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徵稿啟事

 

一、主  旨:
  為紀念印順導師一百一十四周年誕辰暨圓寂十四週年,促進「人間佛教」理念之弘揚與印順學之研究,爰由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及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第二屆「宗教文化與性別倫理——性別正義與多元性別」國際學術會議暨第十七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
二、說  明:
  (一)本次學術會議子題有五:
     1. 宗教與性別
     2. 宗教與LGBT
     3. 其他與宗教、性別相關議題
     4. 「印順學」專題
     5. 「人間佛教」專題
  (二)徵稿內容:與上述五大子題相關之研究。論文書寫可採用中文 

     或英文,但必須提供中、英文題目、摘要與關鍵字。
  (三)投稿截止及通知日期:
     1. 論文摘要截止日期:2018年11月30日
     2. 審查結果通知日期:2018年12月31日
     3. 全文截止收件日期:2019年3月31日
  (四)論文務必於截稿日前,以Word檔依學術規格繕打傳至籌備處。

     論文摘要審查通過後,若無法如期繳交全文,將予割愛,逕從

     議程中刪除,不列入發表名單中,以免延誤編、審、校、印作

     業。
三、主辦單位: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
四、承辦單位:玄奘大學應用倫理研究中心、佛教弘誓學院
五、活動時間:108(2019)年5月25、26日(週六、日)
六、活動地點:玄奘大學慈雲廳、聖印廳(地址:新竹市香山區玄奘路48號)

■來稿請寄佛教弘誓學院
 地  址:32843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學術會議籌備處
 電  話:(03)498-7325  傳  真:(03)498-6123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網  址:http://ird.hcu.edu.tw/front/bin/home.phtml#;www.hongshi.org.tw

請輸入E-Mail

若內文有亂碼出現,請至: http://www.hongshi.org.tw/userfiles/epaper/hongshi pic5/412.html閱讀正確版

佛教弘誓學院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Tel03-4987325 Fax03-4986123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