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2013年5月21日

 

 

 

 

 

 

 

■  學團日誌

■  廣大喜捨的常精進菩薩――禮讚瑩老法師

■  蠟炬成灰淚始乾──《慧瑩法師文集》序

■  赴港參加慧瑩老法師追思讚頌法會

■  與ACC的校際交流座談側記――慧禮法師蒞臨玄奘大學記

■  羅宗濤講座教授榮退演講記

■  第二屆「觀自在青年學佛營」招生啟事

■  第四屆「開心一夏兒童營」招生啟事

■  102年暑期止觀課程禪七共修通啟

■  暑期法講座:中國佛教史、瑜伽師地

學團日誌

慧瑩老法師率領妙華弟子返台,蒞臨學院時,在嵐園為學眾開示的慈顏笑靨。(92.12.28,檔案照片)

102.4.25 昭慧法師、性廣法師赴香港沙田法雲蘭若,帶領瑞深法師(左四)與妙華佛友,在慧瑩老法師蓮位前上香祝禱,並誦唸《金剛經》。

102.4.25

香港妙華佛學會精神導師慧瑩長老尼於4月23日中午,在香港伊利莎伯醫院安詳捨報示寂。世壽九十五歲,僧臘五十五載,戒臘五十一夏。

 本日上午,昭慧法師到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授課,性廣法師到新竹玄奘大學參加董事會。中午兩人分別直奔機場,準備搭下午二時半班機前往香港。由於兩位法師的行程很緊,因此學眾先行趕至機場,幫兩位師長辦理櫃台報到手續。飛機於四時抵達香港機場,妙華佛學會會長梁志高、勞海新、何翠萍、關鼎協,以及胡昭源、薄淑貞伉儷都前來接機。

 直赴沙田法雲蘭若,昭慧法師帶領瑞深法師與妙華佛友,在慧瑩老法師蓮位前上香祝禱,並誦唸《金剛經》一卷。誦經前,昭慧法師發現沒有牌位,詢問下,佛友們表示乃遵從長老尼遺囑:身後一切從簡、不立牌位。昭慧法師進一步說明:「就佛教法義來說,確實不需要為往生者立牌位。但古代沒有照相機,有牌位在就是心之所向,當我們在《金剛經》或聽開示,就宛若在老人家座前一般。到現代有了照相技術,至少有張相片在前,整體感覺就會很好。」於是性廣法師立即書寫一份長老尼蓮位,方帶領眾佛友誦唸《金剛經》。

 誦畢,昭慧法師開示《金剛經》要義,並緬懷慧瑩老法師無私奉獻佛教的精神,指出:「老法師孝敬師長、護念後學,智慧敏銳,毅力過人。她的福緣深厚,卻是自奉檢樸,將其厚德所感召的福份,全數供養恩師、布施後學。這恰恰就是《金剛經》中『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住相布施的菩薩典範。

 晚間,法雲蘭若瑞深法師為昭慧法師、性廣法師準備簡單美味晚餐。由於翌日須在凌晨六點以前到航空公司櫃台報到,因此胡昭源、薄淑貞伉儷貼心地為兩位法師訂了富豪機場酒店,以便就近登機返台。

102.4.26

昭慧法師與性廣法師上午十時半返抵桃園機場,印純師父與張莉筠、吳德發、王彩虹等居士前往接機。莉筠與來會合的陳悅萱居士,隨即偕同昭慧法師前往台北陽明春天蔬食創意料理忠孝店,出席2014年以動物權為主題的國際學術會議籌備會,其餘學眾則隨性廣法師返回學院。

 籌備會議另有錢永祥教授、張瓈文教授、關懷生命協會張章得副理事長、何宗勳執行長以及專員吳念諠小姐參與,會中詳細討論了國際學術會議的主題、日期、議程、推薦發表演講及論文之專家學者名單,並且針對研討會的運作細節、預計成效、論述內容等等,提出許多建設性的意見。

 昭慧法師建議:以「世紀性人畜共通性疾病的動保觀點與對策」作為研討會的主題,希望藉此一達到國安層級的議題,引起政府單位的重視,從問題的根源——飼養經濟動物的集約農場之動物福利及基因改造的問題,來思考兼顧動保倫理的對策。這樣的建議,獲得了與會者的支持,

 在動保運動的論述方面,錢永祥教授指出,一定要跳脫以人類為中心的想法,動物權可以用與女性主義相同的邏輯來思考,既然女性主義主張女性應該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被對待,那麼同樣的標準也應該適用於動物。此外,台灣仍然是停留在「同情心」的層次,對動物的關懷應提高到「普世價值」的信念。雖然目前時空環境的巨變,經濟動物的保護可以與環境保護結合,例如節能減碳等,但這仍然是工具價值而非動物本身目的價值,亦即在動保運動上,仍屬將動物作為「工具」的思考模式。

 會後錢永祥教授請教昭慧法師:以佛教的觀點,人應當重視自己的生命到甚麼程度?例如老病之後,可以不惜一切,包括犧牲其他生命(包括動物),來延續生命嗎?

昭慧法師則回答:

 每個生命都會對自己有強烈依戀,但是為了對自己有建設性,對他人不成為負擔,因此健康應該是一種義務。所以,重點不在壽命長短,而在於生命品質。然而在追求品質時,也要非常清楚自己的起心動念。若對生命的留戀是為了享受,那麼這就是欲貪;若是為了能替眾生多做一些事,而不讓自己心有餘力不足,那麼就是佛法所名之「善法欲」。

 生命一定會死亡,但是死了又會再生,這樣生生死死的生命有甚麼意義?我在4月10日與古倫神父的那場對談裡,有聽眾問到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就是,生命的意義是「做功課」,如果不想再無謂地停留在生生死死的循環裡,那麼每一世都有該做的功課,直到最後解脫為止。除了自己的解脫之外,也有人希望幫助他人也達到解脫,那麼就有更多該做的功課了。

 一般人都以為心是自由的,而身則是不自由的,陶淵明也說:「心為形役」。但除了鬼道與天道的眾生,其肉身的物質稀薄之外,其實,我們的肉身是展現心意識的工具,肉體是從我們的心意識所發展出來的,所以當身體已經不能展現生命的時候,以醫療延長的生命也就失去意義了。但是單憑這點理由,無法立刻證成「安樂死合法」,因為其中牽涉的層面太複雜,那又是另一個議題。

 之後昭慧法師又從心識運作的道理,詳細地為何宗勳分析死亡與受生的過程。與會人士方結束餐會,昭慧法師則驅車趕往下一個行程。

102.4.27∼28

連續兩日,性廣法師赴花蓮慈善寺,為學佛班及假日禪修班學員上課。自今年年初,慈善寺學佛班學員希望性廣法師能進一步教授禪修課程,為顧及學員的工作時間,因此從上個月起學佛班與假日禪修班課程合併,白天教導禪修、晚上教授佛學,學員報名相當踴躍,礙於場地容納不下,超額學員只好參加下一梯次課程。

 本季課程安排以身念處為主軸,禪修、運動交錯進行,除了引導正確的身姿外,讓學員了解心念頻率對物質振動的影響。有學員提到想用神通來度化家人,性廣法師回應:「神通並不究竟,唯有對佛法升起確切的信心、正見,才是真正在幫助家人。」性廣法師以其生活化、幽默精準的用語,讓學員滿懷興趣實踐所學方法,求法熱切。

102.4.27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系友會舉辦「系友回娘家」活動,師生踴躍出席。

102.4.27 活動結束,於妙然樓前合影紀念。

102.4.27 洪山川總主教(左)、劉德芳醫師(右)蒞院,與昭慧法師在百合花叢前合影。

102.4.28 台灣大學八位學生來院,就「佛教與性別議題」訪談昭慧法師。

102.4.28 林嘉湧老先生(前右五)亦率親屬到訪,與昭慧法師暨學眾、台灣大學學生於觀景台合影。

102.4.27

上午,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系友會假妙然樓404室舉辦「系友回娘家」活動,由新任會長堅意法師帶領幹部同學共同策劃,黃玳琳同學作文書企劃及聯絡、訂餐等事宜,趙啟明同學安排場地佈置及開場舞人員。除了系友們紛紛回母校外,系主任昭慧法師、黃運喜、根瑟馬庫斯、鄭維儀、蔡翊鑫等老師及碩專班的同學也一起共襄勝舉。

 活動就在大學部同學熱舞下展開,由碩士班同學羅偉伶主持,任昭慧法師首先致詞歡迎大家回來:「每兩年學校都會辦各系系友回娘家活動,今年由堅意法師承擔下這項活動,改為每年舉辦,希望透過這項活動,讓系友與老師、學弟學妹們有更多的交流互動,讓本系成為系友們的能量補充站、畢業系友們心靈上永遠的家。」接著在場老師們逐一分享多年教學感想、教育理念,令同學們深受感動。隨後堅意法師等幹部說明系友會服務內容,妙證法師則介紹系友會網站。播放大學部吳紹甫同學所製作的招生影片,內容精彩有趣,令人開懷大笑。顏富君、羅偉伶、王照元等系友及也上台談述重返母校之心得,以及畢業後於他校或職場之人生起伏。最後全體於妙然樓前合影紀念,讓本次活動圓滿落幕。

下午,長期對學院師生病緣「救苦救難」而無相布施的劉德芳醫師蒞院義診,天主教洪山川總主教翩然蒞院,昭慧法師結束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系友會活動,旋即返回學院,三人難得聚首,於學院輕鬆走走談話,並在瑩恩樓前與盛開百合花合照,留下珍貴的友誼紀念。

102.4.28

上午九時,台灣大學八位學生黃昱翔、郭俞廷、張曦昀、陳育麒、鄭昀庭、徐世曦、李芷涵、吳濟芸來院拜訪昭慧法師,就「臺灣女性人物群像」課程,進行口述訪談,主題是「佛教與性別議題」。該課程的授課老師是台大歷史系衣若蘭老師,這組同學聰慧敏銳,雖然初次接觸佛法,所提問題都相當深刻而道地,程度相當不錯。

 同一時間,心燈啟智教養院顧問林嘉湧老先生帶著家屬,在輔導員潘佳甄老師陪同下蒞院,由知客性志師父與心皓師父負責招待。林嘉湧顧問曾任心燈啟智教養院前院長,去年4月28日參加本院松年禪修營,是生平第一次走入佛寺聽聞佛法。自聽過性廣法師的說法後,深覺有助於解決現代人心靈空虛,也讓他有繼續想再深入經藏的動機。

 中午,師父們烹製佳餚款待賓客,也讓首度接觸佛寺的台大學生能品嚐素食之美,果然大家讚不絕口。餐畢,在暖陽下於觀景台合影。

102.4.29

慈濟新竹區資深委員呂超龍等八位居士,上午至玄奘大學拜會昭慧法師。由於法師前晚漏夜為《慧瑩法師文集》撰序,怕時間略有耽擱,故先請行政助理印純師父帶領參觀校園,回到辦公室外廊道見到昭慧法師,立刻自動兩列排開,迎頭頂禮。法師來不及制止,帶著歉意屈膝落地回禮,並強調自己「一向不受頂禮」。接著六位師姐先行、兩位師兄殿後,魚貫而入辦公室,昭慧法師看了笑問:「是否因為知道我是佛門性別正義的推動者,所以特意由女士先行?」

 一行人誠懇邀請法師,能於五月十二日新竹慈濟浴佛法會,帶領香山慈濟園區信眾浴佛。法師婉轉告知自己的行程與工作業已滿檔,請他們務必見諒!另一方面忍不住關切地詢問:「難道新竹就近沒有其他道場的法師前來支援?」他們回答:「有的,福嚴精舍將有法師來到。」聽到已邀福嚴精舍比丘們,法師莞爾結語:「那好辦,建議你們還是不要請我。屆時我若發現比丘排在比丘尼前面,一定會當場與你們翻臉的!我們與比丘們,最好各做各的,你們也可避開性別排序的尷尬!」

 善良的慈濟委員們見法師如此坦承,也不見怪,供養靜思精舍師父們手工製作的菜乾、牛蒡乾與健康餅乾。臨別時,昭慧法師明眼手快地阻止他們頂禮,請他們「不要害我跟著下跪」,並送他們下樓而去。

102.4.30

中午,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妙然樓404教室,召開「宗教學系所聯合班會」,說明本學期第二階段加退選注意事項,並播放吳紹甫同學特別製作的招生短片,從短片中展現青年人的創意,新世代的幽默對話讓在場同學傳出陣陣笑聲。末後,昭慧法師介紹系友會新一屆的工作團隊,並簡介系友會網站之架構與內容。

102.5.1

上午,玄奘大學「102年下半年度受評教學單位分組教師簡報及資料檢核會議」在各系所舉行。九時,劉得任校長率學務處工作同仁於至妙然樓201室,檢核宗教學系相關評鑑內容。各組之負責老師以簡報說明各組檢核內容,校長十分認真聽取報告,提出忠肯建議。會後,昭慧法師邀請查重傳學務長等相關人員,參觀宗教學系老師們的教學成果與資料,課指組鄭惠月組長稱嘆昭慧法師所率領的評鑑工作小組相當努力與用心。

102.5.1∼7

昭慧法師與南與北出版社總編輯吳信如女士連袂飛往德國漢堡,出席古倫神父與昭慧法師合著之德文版《您信什麼──基督宗教與佛教的生命對話》新書發表會。該書由德國四塔出版社出版,於第三十五屆教會日期間舉辦發表會。

102.5.2 昭慧法師與吳信如女士於5月1日遠赴德國,出席《你信什麼?》德文版新書發表會。2日下午與古倫神父至Holiday Inn飯店拜會富勒牧師。(右起:古倫神父、富勒牧師、昭慧法師、牧師娘、吳信如)

102.5.2 下午於漢堡世貿中心展場前廣場,舉行《你信什麼?》新書發表會暨跨宗教座談,昭慧法師談佛門女性主義,吳信如女士(左)口譯。(古倫神父坐於左後方)

102.5.3 上午,德國教會日福音電視台在漢堡會議中心露天舞台,安排了「沙發人物專訪」,古倫神父與昭慧法師進行跨宗教對談,由記者Stephen Kesch先生(右)主持,吳信如女士口譯。

102.5.3 露天舞台前大廣場上坐滿了聽眾,不時爆出熱烈掌聲與爆笑。由於新書銷售告罄,讓許多人有向隅之憾,因為少了作者的簽名。

102.5.4 性廣法師在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的「樂活心靈講座」課程,於本院舉行校外參訪活動。各組學生演出短劇,讓大家捧腹大笑。

 1日中午(德國時間)抵達德國法蘭克福機場,古倫神父親自從烏茲堡開車前來接機,前往漢堡。下午,古倫神父與昭慧法師在聖瑪莉安教堂畫展說明會上,先由古倫神父與女藝術家Sylvia Vandermeer逐幅作「祈禱」之神學闡述與背景解說。神父向聽眾介紹了昭慧法師,並請法師解說佛法對「祈願」的意涵。

 2日上午,先到Holiday Inn飯店拜會德國人心目中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富勒牧師,他在1989年發起著名的「蠟燭革命」,帶領人民推倒柏林圍牆,成為東西德終能合併的關鍵性人物。吳信如便向富勒牧師說明昭慧法師在台灣佛教所推動的性別正義運動,牧師聞言非常讚歎。

 告辭富勒牧師之後,隨後抵達本日行程的地點漢堡世貿中心商展場,四塔出版社設置了攤位展示新書。下午四時於展場前廣場,舉行《你信什麼?》新書發表會暨跨宗教座談,廣場聽眾數百人。神父請昭慧法師談佛門女性主義,精采幽默的論述,讓全場歡聲鼓掌,眾多聽眾當場購書並來排隊要求作者簽名。

 晚上在基督新教三聖教堂有兩場演唱會,請古倫神父在中途的幾個段落時間,根據演唱會主題而作神學演講,同時徵得其他牧師的同意,請昭慧法師也上台演講。第一場演唱會主題是「和平」,昭慧法師以近時恐怖份子濫殺無辜民眾的例子,說到暴力的根源、解決之二種途徑。第二場主題是「幸福」,古倫神父談的是「八福」深義,法師則從八正道之「正語、正業、正命」,談佛法觀點的「獲取幸福之道」。這樣的理性分析,頗能受到聽眾的接納。

 3日上午在漢堡會議中心露天舞台,德國教會日福音電視台安排了「沙發人物專訪」,由記者Stephen Kesch先生主持。。大廣場上坐滿了聽眾。訪談結束後,當場有許多讀者請作者簽名,由於購書者眾,竟然銷售告罄,讓許多聽眾有向隅之憾,因為少了作者的簽名。

 4日上午開拔前往漢諾威,這是德國行最後一站,並順道至Celle古城一遊,到達漢諾威已近下午三時。晚上,漢諾威天主教教育中心與四塔出版社舉辦的演講,地點在漢諾威主教座堂右邊的教育中心大樓二樓演講廳。Karl-Heinz Meilwes先生代表主辦單位表達歡迎,並介紹三人背景,接著由吳信如兼主持人與口譯者。這場為時一小時的演講,主題設定在:1、宗教對談中相互瞭解與相互啟發的重要性。2、基督宗教的創世論與佛教的緣起論。3、兩大宗教由基礎理論所展開的自我關懷、生命關懷與環境關懷。4、兩大宗教的靈修(禪修)原理與目的。演講結束,昭慧法師帶領大家修慈悲觀,神父則帶領大家作耶穌禱詞的默觀。這場演講的氣氛相當溫馨,許多聽眾拿新書請神父與法師簽名,或是詢問一些個人的問題。

 5日上午(德國時間)出發前往漢諾威機場,古倫神父親自送機,信如則留在德國。台灣時間7日上午返國。詳情請見釋昭慧:〈基督宗教與佛教的生命對話──記德國漢堡行〉,本期稿擠,下期再刊(讀者可先至昭慧法師臉書瀏覽)。

102.5.4∼5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樂活心靈講座」課程於本院舉行校外參訪活動,由性廣法師授課。上學期已講述《大乘廣五蘊論》善心所,本學期則以惡心所為主軸,事前同學已分成十組,將以戲劇呈現課程內容。

4日上午九時,學生抵達學院,迅速安單完畢即到無諍講堂集合。性廣法師首先說明兩日的課程安排,隨後說明身體姿勢、臟腑病徵所呈現出的心念投射。下午移至韶因觀景台,各組學生輪番上陣,演出精心編排的短劇,精彩、誇張的表演,讓大家捧腹大笑。有幾位同學對角色的詮釋與投入,其傑出演技、頂絕創意令人刮目相看。

 晚上的分組討論與綜合討論,對於下午的表演檢討改進。其中有一組有四位同學請假,幸好他組同學當場相助,讓表演順利完成。

 性廣法師說明「幸運與不幸」之間的因果關係,沒想到同學在第二日的心得分享中,幾乎都運用了出來,可見得這群學生上課之用心。

 課程中安排了禪修,初次靜坐的同學對肢體酸痛頗為不適,在性廣法師的循序誘導下,不少人有了身心輕安的體驗,親身體會所學到的禪修理論。

 由於同學們分享熱烈,兩日的課程延後半小時方結束。同學們迅速俐落整理好場地,享用大寮志工準備的美味麵線後,晚間八時搭遊覽車返回玄奘大學。

102.5.7                                                                                         

上午,昭慧法師自德國返抵國門,在午齋時略為分享德國行程,旋即出發前往台北,偕同反賭聯盟執行長何宗勳、葉智魁、潘翰聲、陳曼麗及民進黨立委田秋堇、陳節如等人,就行政院日前通過「觀光賭場管理條例草案」一事,拜會行政院長江宜樺。

 江宜樺院長稱行政院不是推促博弈條款的源頭,強調行政院是依離島建設條例和馬祖通過公投而「被動」擬訂草案。

 綠黨前召集人潘翰聲表示,離島不應成為政策白老鼠,行政部門在法案決策中完全沒有讓民間參與,他要求政府要先對博奕產業進行「政策環評」後,才能對個案進行環評。

102.5.7 反賭聯盟就行政院日前通過「觀光賭場管理條例草案」一事,拜會行政院長江宜樺(左五)。

102.5.7 拜會結束,在行政院前舉行臨時記者會。(左起:何宗勳、田秋堇立委、陳節如立委、昭慧法師、陳曼麗、葉智魁)

102.5.9 慧瑩法師追思讚頌法會假香港九龍紅磡世界殯儀館舉行。

102.5.9 港台、廣州僧信四眾湧來參加法會,緬懷慧瑩老法師。

102.5.10 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所舉辦「第十二屆宗教學研究所論文研討會」,與會者合影留念。

102.5.11 本院舉行浴佛法會,因參加者眾多,今年準備了三尊悉達多太子像,信眾依序灌沐香湯。

102.5.11 午齋時,李昭瑩居士彈奏數首吉他名曲,輕鬆悅耳的音律、熟練的技巧,博得大眾熱烈掌聲。

102.5.12 本院師生赴台北中正紀念堂,參加慈濟浴佛大典。

102.5.15 阿彌陀佛關懷協會(ACC)一行人蒞臨玄奘大學,校際交流座談後合影。(前左起:鄭維儀教授、鄭惠月組長、慧禮法師、昭慧法師、黃運喜教授,後排中:心易法師)

102.5.16 性廣法師率領全體學生出坡,合力完成整個草皮的移植工作,都很感歡喜。

102.5.17 即將自玄奘大學畢業的心宇、明一、印純、果定四位師父,中午特別下廚烹煮佳餚供養大眾,感恩師長、學眾的護念,讓她們順利完成學業。

 東華大學葉智魁教授質疑,贊成賭場者一直以新加坡為例子,但新加坡去年的GDP只有1.2%,今年還會下降;而且由於無法遏止賭場犯規,新加坡已修法將罰款上限提高為營業額10%,換算台幣為174億元,相較於本國行政院版草案提出的1500萬元,恐怕台灣根本難以遏止弊端。新加坡雖從賭場獲得稅收約270億元,但人民輸給賭場賭金更高達294到459億元,誰得好處一看即知。

 拜會結束,隨即在行政院大門口召開記者會。何宗勳批評江揆是「不沾鍋」,把責任推給立法院。田秋堇立委則痛批,交通部對外聲稱已開過國際研討會,但根本就是故意不通知大家,「關著門自己立法」,她將會聯合反賭人士及關心博弈的法界人士,共同提出民間版本,讓老百姓看看到底誰是真心要幫國家。

 昭慧法師事後在臉書上表示:

 五月七日返抵國門,立即在陳節如委員安排下,與行政院長會面,談開放賭場問題。江宜樺先生在狀似優雅的談吐中,隱藏著傲慢的性格。他竟將行政院促賭的角色,推得一幹二淨,好像只是被動配合公投而已。他豈是健忘到忘了行政院正是推促博弈條款的源頭嗎?

 更可笑的是,趕在會見反賭團體代表前,先讓觀光賭場條例送出行政院大門,然後要我們到立法院把關。這種小手段都耍得出來,還端出學者身段,夸談公投的民主意涵。比起馬總統,他可是最高級的「不沾鍋」呢!(詳見昭慧法師臉書

102.5.8

中午,「第二屆觀自在青年學佛營」第三次籌備會議於玄奘大學召開,由總幹事明一師父主持,與各組組長、幹部討論各組工作進度、招募狀況。經過努力招生,今年營隊報名踴躍,令工作團隊士氣為之一振。

102.5.9

上午,昭慧法師赴玄奘大學出席預算會議,商請性廣法師代為上輔仁大學宗教所課程。中午,兩人分別趕赴桃園國際機場,搭機飛至香港,參加慧瑩長老尼追思讚頌法會。妙華佛學會何翠萍、關鼎協居士及中觀學舍陳玉嫦與張國政伉儷前來接機。傍晚五時半抵達九龍紅磡世界殯儀館,法會正好開始,壇場簡單、莊嚴、肅穆,大眾齊誦《金剛經》與《無常經》,隨後瞻禮老法師遺容。

 法會共分兩天進行,是日為告別式、翌日移靈並依佛制荼毗。老法師在生已慈悲遺囑,喪事一切從簡,而仍有許多敬愛她老人家的港台、廣州僧信四眾湧來參加法會。來自台灣者包括妙心寺傳道法師、崇福寺宗本法師、妙雲蘭若慧理、常光法師、妙德蘭若能淨法師、華雨精舍明聖法師等約三十人,全程參加兩天的追思會。

 晚餐之後,昭慧法師與性廣法師又僕僕風塵,趕搭本日最後一班抵台航班,返抵學院已是翌日凌晨一時多。(詳見昭慧法師臉書留言錄(之九十二):〈赴港參加慧瑩老法師追思讚頌法會〉) 

102.5.10

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所學會假妙然樓206室,舉辦「第十二屆宗教學研究所論文研討會」,昭慧法師主持開幕式,並為第一場論文發表人洪詩涵、高幸里、劉德芳三位同學講評。本屆共有十一篇論文發表,由論文指導老師講評,並開放自由提問及討論,讓同學在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相互切磋琢磨。

102.5.11

上午,本院舉行浴佛法會,許多鄉民、護法居士攜家帶眷,心燈教養院院童及老師,不畏大雨歡喜來浴佛,郭榮宗前立委及蔡美英縣議員伉儷也翩然來到,共約四百人參加法會。

 由於雨勢未停,故繞佛改成室內唸佛,性廣法師也延長開示時間,說明浴佛的意義、勉勵大眾淨化身心、種下好因,未來就有無窮的希望和光明。昭慧法師則說明:每年浴佛法會,四方善信的淨收入,將全額轉為清寒獎助學金及僧伽教育基金,感謝大家對常住的殷切護持,但希望會眾能共同轉施,以幫助弱勢學生。

 中場休息時間,昭慧法師、性廣法師分別為信眾、動物舉行皈依儀式,氣氛溫馨莊嚴。佛前大供之後,在祥和莊嚴的浴佛偈中,昭慧法師、性廣法師帶領逐一浴佛,灌沐香湯,洗滌內心的汙穢煩惱。中午,大眾歡喜享用學院師父和志工們用心準備的豐盛自助餐,在溫馨與法喜中結束一年一度的浴佛法會。

同時於嵐園,法界衛視記者賴伊容就浴佛的意義、禽流感疫情中政府對動物的處置方式、野生動物保育等議題,專訪昭慧法師。

102.5.12

雖然連日下雨,慈濟仍如期於中正紀念堂舉辦浴佛大典。下午,本院學眾五十七人乘坐慈濟安排的遊覽車前往參加。昭慧法師因有公務,由高德居士的公子高大正居士接送。下午五時半,浴佛典禮正式開始,全場上萬民眾一齊讚仰三寶,浴佛、繞佛、祝禱迴向。中途一度下起大雨,現場與會大眾因來不及著雨衣而淋溼,但仍堅持完成整個浴佛儀式,令在場來賓深受感動。

102.5.15

上午,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主持宗教學系課程委員會與系務會議。

本日下午一時半,阿彌陀佛關懷協會(ACC)創辦人慧禮法師率廖怡慇執行長、總幹事心易法師、陳敏如主任與三位工作同仁,蒞臨玄奘大學,於妙然樓宗教學系師生交流室與昭慧法師、學務處課指組鄭惠月組長、宗教學系黃運喜教授、鄭維儀教授晤談,並達成ACC院童與玄大學生校際交流之共識。(詳見莊靜欣整理、釋果定摘記:〈與ACC的校際交流座談側記――慧禮法師蒞臨玄奘大學記〉)

送別慧禮法師之後,昭慧法師趕赴玄奘大學招生委員會及行政會議。

102.5.16

觀音小築近日將進行整修工程,為恐草皮被進出工程車輛碾壞,性廣法師遂於是日上午,親自帶著專修部、研究部同學出坡,合力將觀音小築草皮移植到嵐園前的土地上。性廣法師兩處統籌調度人力,提醒同學以正確的姿勢勞動,出坡結束後,同學們表示:不但不感到累,上起課來還特別有精神。性廣法師說明:

 現代人久坐、打電腦,太少接觸大自然,對身心有所損耗。今天出坡勞動,雙手或雙腳踏在泥土上,釋放身上的負電荷與壓力,所以精神也會清爽。

 另外要特別感謝本院志工吳家職居士,不但提供小卡車運送,更在上課之後,單獨繼續做著沒有做完的區塊。性廣法師看到後,立即又召集常住眾一起勞動,上課同學們下課後也紛紛加入,大家共同合力,終於完成整個草皮的移植工作,都很感歡喜。

102.5.17

上午,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文理學院主持院課程及教學品質委員會。由於中文系客座教授、國學大師羅宗濤教授即將榮退,昭慧法師帶著備妥禮物──台灣著名陶藝大師許朝宗先生創作的「吉洲窯」陶壺藝品,先請中文系柯金虎主任、應外文系余金龍主任及各系助教觀賞,大家對此藝品讚不絕口。將於翌日東方人文思想研討會中致贈予羅宗濤教授。

 由於本院秘書張莉筠居士的堂兄李欽河先生,是這項陶藝作品的彩繪家,因此昭慧法師昨日特別商請莉筠居士協助請購。

即將自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所畢業的心宇、明一、印純、果定四位師父,為感謝學團師長與住眾長期護持,讓她們得以順利完成學業,中午特別下廚烹煮美味佳餚供養大眾。印純、果定師父的父母、長輩也一同餐聚,祝賀四位師父完成學業。家整對兩位師長用心教導、學眾的慈愛護念,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四位師父也講述在外求學的心得與對學團的感恩。

 昭慧法師表示,歷年以來,學院對學眾出外讀書求學,都是儘量成全,並且從不要求回報。由於學眾外出讀書,都是經僧團會議通過,而非「師長恩准」,所以外出讀書的同學,會格外感謝學眾的慈悲護念,學眾也會覺得,他們是以慈悲喜捨之心,共同護持同學唸書。四位學眾除了讀書之外,也領受部分職事,平日對各自工作盡心盡力,這樣的良好表現,自亦感得學眾的感動護持。這是學團裡非常良好的風氣,是一種「善的循環」。彼此以德相待,道業增上;有過失時,也一定會婉轉規勸、相互成長。因此大家在學團身心安定,為修道與弘法努力,正可謂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下午四時,中華佛青會法竺法師帶領心海法師(澳洲籍)、心明法師(紐西蘭籍)及道輔法師來院,就其自身在西方、東方兩地學習與弘法的處境,向昭慧法師請益。來賓先由心謙、智音師父帶領參觀校園,隨後在嵐園茶敘。對於兩位外籍法師的處境,昭慧法師表示,在不完全了解全盤因緣下,不敢給予建議,但是西方難得有實力深厚的比丘尼,鼓勵兩位應繼續留在西方,為弘法利生而努力。法師並推介道:澳洲雪梨華藏寺住持能融法師,德智兼備而願深行篤,她不但領眾共修弘法,更是好幾個大學的宗教顧問,還帶領團隊共同翻譯印順導師《妙雲集》的選輯,是一位值得共事的善知識。晤談至五時半結束,四位來訪法師由知客性志師父驅車送往高鐵站。

102.5.18 將致贈的鐵鏽花彩繪陶壺安置桌上後,與羅宗濤教授合影留念。(左起:中文系柯金虎主任、羅宗濤教授、昭慧法師、李豐楙教授、應外系余金龍主任)

102.5.18 張章得居士率大公子張碩修蒞院,與昭慧法師晤談有關明年四月動物權國際會議之相關事宜。

102.5.18 性廣法師主持假日禪修班春季第三單元課程。

102.5.18

上午,玄奘大學於白聖長老大樓國際會議廳,舉行「第四屆東方人文思想兩岸學術研討會」,由曾光榮副校長主持開幕式。儀式中,為中文系羅宗濤講座教授即將榮退,由文理學院院長昭慧法師協同中文系柯金虎主任、應外文系余金龍主任,特以總統府致贈國賓的大禮──許朝宗先生的吉洲窯陶壺藝品乙座,敬贈予羅宗濤教授,用表對羅教授德學文章與學術貢獻之敬意與謝意。

 緊接著由昭慧法師主持羅教授的主題演講(詳見昭慧法師臉書留言錄(之九十三):〈羅宗濤講座教授榮退演講記〉)

關懷生命協會張章得副理事長之大公子張碩修(美國德州大學休士頓醫學中心研究員)於前一日返國,是日下午,兩父子連袂蒞院,與昭慧法師晤談有關明年國際會議事宜。明年四月26-27日將舉行「動物解放、動物權與生態平權——東、西方哲學與宗教對話」國際會議,已邀請美國兩位動物倫理大師Peter Singer與Tom Regan作主題演講,本日討論相關行程、演講題目與邀請細節。碩修為此曾親自拜會這兩位蜚聲國際的哲學大師,並居間擔任主辦單位與他們之間的聯繫工作,因此法師當場邀請碩修擔任該項國際會議的籌備委員,亦即籌委會之駐美代表。

102.5.18∼19

本院舉行假日禪修班春季第三單元課程,本次共有110位學員、志工參加,由性廣法師主持。延續春季班身念處、安般念課程,以鬆肩、抬胯、屈蹲來健身,學習正念覺知身姿,當正念力越強、心逐漸安靜且肢體柔軟,則較為容易入禪定。性廣法師以醫學影片說明呼吸原理,根源仍然在心的運作:

 心念無論好、壞,累積太多就會對應產生物質。物質有固態、液態、氣態,精神有欲界、色界、無色界,就欲界眾生來說,有願力與業力而投胎的差別,是因願力而來幫助眾生,還是因業力習氣而不得不來投胎?若是業力,就必須常用智慧、慈悲、精進,來扭轉習氣。一般世俗人先求讓自己淨化,最極致者即是阿羅漢,先解決自己的煩惱,淨化自己的身與心。

 人身難得,今生有機會做人,也要保得住未來,讓生命向上提升,而禪修就是提供大家往上提升的機會。

 初學者問題多在身體的疼痛,無論疼痛是姿勢不正確、心念緊繃所造成,或是業相現前,都切記要掌握一個原則:「不理它」,不用貪瞋癡的心去相應,就能「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但是接下來的路,就要自己走。修行的路並不孤單,只要心念發出去,你會發現,身邊會有很多同道,也在這條路上行走。大家以法相會、獲得法喜,要感恩佛陀的慈悲,讓正法流傳人間。

 由於連日大雨,鄰近低地瞬間淹水,學院後門巷道也成水道的一部份,水退之後留下大量垃圾,性廣法師想到學眾許久未做社區服務,於是親自帶著禪修學園,出坡清理垃圾,恢復原本清爽面貌。

102.5.20

本日,昭慧法師前往玄奘大學與明新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梁國真教授共同擔任碩士班同學口試委員,分別為郭喬湞:《西遊記》裡的觀音形象,指導教授黃運喜教授;徐金霞:頭份鎮永貞宮之研究探討,指導教授黃運喜、鄭弘岳教授。

下午,昭慧法師參加課程暨教學品質委員會議。

 

緬懷追思

廣大喜捨的常精進菩薩

――禮讚瑩老法師

                釋昭慧

95.9.19 昭慧法師參訪香港法雲蘭若,與慧瑩長老尼合影於山門前。對聯「法王大慈悲眾生皆歡喜,雲雨遍天下大地普清涼」,是慧瑩長老尼題詞。(檔案照片)

  筆者所深深敬愛的瑩老法師,已於二○一三年四月二十三日中午,於伊利莎伯醫院安詳捨報示寂,世壽九十五歲。

  筆者與性廣法師於老法師示寂兩天後(二十五日下午)赴港,至法雲蘭若的老法師蓮位前默哀、誦經,向共修的佛友講述《金剛經》中,菩薩安住其心、降伏其心的要領——「離四相」義,並略述老法師「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而奉獻佛教、孝敬師長、護念後學的典範。以此而向大家慰勉道:

  老法師無住相的財法二施,廣大福德不可思量,色身雖逝而恩澤綿長。既然衰朽身軀已經配不上芳潔心靈,老法師終當遠颺光明淨域,因此吾人於緬念令德之時,不妨謹遵教囑,以法相會,則老人家於常寂光中必當欣然頷首。

  之所以會選《金剛經》於其蓮座前覆誦,之所以會提及「老法師無住相的財法二施」,那是因為,老法師依德學感召,在香港福緣廣大,善信人等每以財物供養,聊表敬愛之寸衷。但她總是將善信供養逐一攢積,待到返台之時,供養導師,布施佛教文教機構。本院、筆者與性廣法師,即以此而長期蒙受老法師之恩慈。

  老法師喜捨之心廣大,個人則自奉甚儉,身無長物。自一九七三年,即安住於法雲蘭若庭園中之小茅篷以用功辦道。茅篷簡陋窄小,四壁皆書,小床兼作長椅,白日坐以用功,晚間就此休歇。連浴廁都是後來增建在屋外的小鐵皮屋。這樣刻苦的生活,她老人家一住就是三十多個年頭,平素則僕僕風塵於沙田與九龍之道途,至妙華佛學會為香港佛友講經說法。直到二○○九年五月間摔傷肋骨之後,才入住志蓮護理安老院。

  老法師是一位標準的「常精進菩薩」,回顧她的一生——童蒙聞教,戰亂年頭僕僕風塵,求法不懈,至佛學院擔任監學,於小學任教並兼校長一職,於茅蓬禁足用功,於香江長期弘化,至廣州與國外弘法,老法師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造次、顛沛,不改其志,在她的人生字典裡,竟沒有一個「累」字。

  老法師於老耄之年,依然獨住法雲蘭若的小茅蓬,並且每日勤於經行,期能維持健康的體魄,避免老來衰病,造成他人照顧的負擔。好長一段時日,老法師在花蓮慈濟醫院治病,癒後於靜思精舍療養。證嚴法師非常珍惜這段師兄弟的法緣,特派兩位弟子輪番照護老法師,並挽留她常住此間。但老法師還是婉謝了這份厚意。

  每次慈濟療程結束,返港之後,老法師總是立即抱病投入持續的弘法工作,未稍休歇,直到再度病倒為止。因此筆者曾撰文禮讚道:

  長老尼一生是佛門「法將」,以「將士自當戰死沙場」的豪情,必當待到弘法的最後一點氣力用盡,否則絕不休歇。因此過往一再婉謝大家的好意,說自己不願意做一個「廢人」。……在她老人家身上,筆者真正感受到商隱詩的心境:「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那是一種全身全心無私地奉獻三寶的坦然與從容。(註1)

  及至嚴重跌倒而送醫救護,老法師才勉為其難地接受了弟子們的建議,安住在志蓮淨苑的安老院裡。當其時,她竟然還想選擇價格最便宜的大房間,與一群老人共同安住。但老法師的弟子陳家和伉儷十分不捨,堅持為她訂了一間雙人房,讓老法師僅與一位老人共住,以維持寧靜修道的生活品質。

  老法師晚年行動已漸不便,幸有孝順的妙華弟子輪流隨侍,這才讓我們稍感放心。但由於安老院一到晚間,家屬都得離開,這讓老人家於夜間獨宿時,難免得忍受諸多不便。筆者時思奉養並承歡膝下,因此幾度禮請老法師,於弘誓這座綠地寬敞的田園道場安養餘年,期望老人家日夜都有學眾照護。但老法師總是誠懇告知:「學院是個辦學的地方,我不宜打擾大家!」並且承諾:「等到病好些,我會回台灣,到學院來看望大家!」

101.4.2 昭慧法師至香港樹仁大學參加研討會時,先行至志蓮安老院拜會慧瑩老法師,是最後一次與老法師的晤面。(檔案照片)

  即使已臥病於安老院中,她老人家的喜捨布施,還是一如往昔。每回筆者到香港去探望她,老法師總是塞個大紅包,外加信眾所供養的上好食品與用品,讓我滿載而歸。

  近月以來,老法師從安老院轉至港府所辦的伊利莎伯醫院,於此就醫、住院,並於此捨報。老人示寂之後,我向翠萍詢問病房情況,才知老法師安住的是八人團體病房。八人房的空間有限,且修道人與世俗人的生活習慣相差甚大,因此老法師難免要忍受嘈雜之苦。不祇如此,翠萍還轉述老法師的遺囑交代:「辦理喪事宜簡化,……骨灰散放在山上林下,不設靈位,不留痕跡。」

  作為一位小學校長退休的杏壇師鐸,作為一位妙華佛學會會眾敬愛的領導人,讓老法師過一環境舒適的修道生活,其實並不困難,但是老法師始終堅持簡約,連老時、病時乃至死後,都毫無例外。在筆者三十餘年的修道生涯裡,見過許多值得尊敬的僧中典範,然而像這般以大精進力大喜大捨,而讓自己幾近一無所有的修道人,筆者還真是向未之見!老法師雖是求仁得仁,作晚輩的我們,當然還是會深深不捨!

  老法師雖然交代「後事從簡」,但妙華佛友還是在不違遺言的前提下,為老法師辦了一個簡單隆重的追思禮,並且向來賓致贈了兩千冊的《慧瑩法師文集》,這可說是追思師長最美好的「法供養」,對來賓而言,也是將老法師的智慧結晶,作了完美的「法布施」。

  講到這部文集,筆者不免深感懺悔!原來早在三月間,主編麥紹彬居士已請筆者為該書撰序,並於函中告知:「關於文集之出版,長老尼本屬意昭師寫作序言,惟長老尼慈悲,恐昭師事忙不便打擾」。筆者連忙回函表示:這是筆者的榮幸,但最近一直到研討會(指四月六至七日的第十二屆印順導師研討會)結束前,完全抽不出時間。麥居士承諾筆者,可於四月二十六日以前交卷。但萬萬沒有料到,老法師竟然先此一步,於四月二十三日即行示寂。

  二十五至二十六日,筆者與性廣法師剛從香港弔唁返來,麥居士已來函催稿,告知:本文集擬於治喪期間,作為紀念品贈予法眷弟子,以資留念。全書大樣已排好,只等著筆者的序文。這讓筆者不得不趕在二十九日凌晨,銜哀提筆以寫就之。想到這篇序文,未能於老法師生前及時呈奉座下,真是無限懺悔,而又倍感遺憾!

  在老法師高遠的意境裡,早已視死亡如遠行;而老邁衰朽的身軀,也早已搭配不上老法師——那大喜大捨而又恆常精進的堅貞心志。因此老法師這一揮別,走得十分灑脫!殷切祈願:老法師在光明淨土,依慈心大願以重整裝備,展開新一期的菩提旅程,帶領吾等諸佛子眾,共同打造人間淨土!

一○二年五月十九日,完稿於佛教弘誓學院景英樓

 

註1:釋昭慧:〈斯是陋室,維師德馨!〉,《弘誓雙月刊》第94期。

 

緬懷追思

蠟炬成灰淚始乾

──《慧瑩法師文集》序

                釋昭慧

《慧瑩法師文集》封面。

  《慧瑩法師文集》,分作「法義篇」與「雜義篇」。後面附錄以老法師年譜,以及老法師所珍藏的歷年師友題辭。

  「法義篇」是老法師的佛學文章,其論述領域,從般若性空之學而至唯識無境之義,對空與有、真與俗、一乘與三乘、共與不共之佛法,兼具精嚴判準與融通悟境。「雜義篇」多半憶述早年求法時,親炙高僧大德的點滴往事。在動蕩戰亂的年代裡,老法師無畏於顛沛流離、衣食無著之艱難困頓,一心親近善士,聞熏正法。對大德高僧芳潔、慈悲的行誼,自然流露著孺慕、感恩之忱,對甚深妙法的思維、修學,則有著無有厭足的喜樂、殷重之心。

  老法師於數十年間在香江說法,晚近偶至廣州與大馬弘化,所講述之法義甚多。但老法師大都謙抑自牧,述而不作,只有少部分被學生整理而為講錄。本書作品,只是老法師佛法體悟的部分呈現,然而讀者大體已可於字裡行間,感受到老法師的人生智慧與修持意境,尤其是她老人家為法忘軀的堅毅精神,以及自奉甚簡而澤被後學的寬廣胸懷。

** ** ** ** ** **  

  本書之末,登錄若干「師友贈言」。其中兩則贈言,分別是李子寬老居士的「嚴持八敬法」與白聖長老的「尼眾之戒,首重八敬」。這「八敬」二字,讓提倡「佛門性別正義」的筆者頗感刺眼。

  就筆者所知,老法師對八敬法,保持緘默而不置一詞,但從未將它視作什麼金科玉律。她一向對人謙下,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比丘還是比丘尼,年長還是年少,僧眾還是信眾,一律平等對待。妙華佛學會在她老人家座下,有一項良好傳統,是即打破「視『白衣上座』為僭越」之封建迷思,禮請德學俱美的大德居士上堂說法。對於僧尼中的後生晚輩,她老人家更是護念提攜,不遺餘力。這種謙讓美德,倘被定位為「嚴持八敬」,未免是太小覷老法師的喜捨襟懷,也太扭曲老法師的性空見地了!

  筆者認為,老法師在與人互動之間,早已超越男女與僧俗之表相,視人人為未來佛,並且為法惜才,甚至自稱其「愛才如命」!她可不是什麼「八敬尼」,而是善說《法華》要義,而又善體菩薩作略,宗本般若而導歸一乘的當代常不輕菩薩!或許續明老法師的嵌字題辭:「妙慧達無生,戒瑩定乃正,男女法平等,號稱雌中雄。」才堪稱是老法師的知音吧!

** ** ** ** ** **  

  本書諸文之中,讓筆者最為注意的,是老法師對「一大乘」之堅固信願,與對「緣起性空」之不壞正見。老法師承事印順導師與遠參長老,在兩位大德高僧的思想影響之下,深切掌握《阿含》、《般若》與《法華》要義。她對於《法華》「一大乘」義,有著堅固的信願,卻從不依此而非議三乘共法或般若空義,並且苦口婆心地指出:

  「《法華經》是以般若為基礎的。若無般若正見,單信自己是一乘菩薩,這叫做『有信無智長愚痴』。」(頁六十一)

  在老法師的體會中,遠參老法師與印順導師的思想非常接近(宗本性空,導歸一乘),二人所主張「為佛教、為眾生」的動機也都相同。而遠參老和尚之所以高推《法華》,並非彈偏褒圓,而是「因材施教」。如云:

  「遠老法師本身成就般若空慧,為人非常灑脫自在,全部佛法,也通曉了,他有真知卓見,辯才無礙。但他特別高推法華。我想大概他看見眾生根機淺薄,難用般若為他們奠基;而一乘法華, 可以提高理想, 更易引人入勝, 容易令人信受,所以特別推崇,加意弘揚。因為《法華經》側重信心願力,比理解甚深空義,容易得多。」(頁五十五)

  她對部分佛徒以「維新」與「一乘」自居,而偏執狂傲的佛徒行徑,甚感痛心,切中要害地直指問題核心,是即「躐等僥倖」。這種對於性空正見與修學次第的嚴謹辨明,不只是傳承自兩位大德高僧,也不落入天台徒裔談玄說妙的窠臼,此中自有老法師本身對「二諦」與「權實」教法的體證。

** ** ** ** ** **  

102.4.25 昭慧法師、性廣法師於香港沙田法雲蘭若,與瑞深法師(左五)、妙華佛友,在慧瑩長老尼蓮位前合影。

  最後談談筆者撰序的緣起,以此略抒晚輩對老法師的懺悔之情。

  三月十八日,香港妙華佛友麥紹彬居士函告:已蒐集慧瑩老法師之散佚舊文而彚編成冊,題為《慧瑩老法師文集》,請筆者撰為序文。當時筆者手頭正忙著趕稿,而四月六至七日的「第十二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會議將屆,短期內實無法分神寫序,因此回函云:能為老法師大作寫序,這是筆者的榮幸,但請其允許筆者晚些交卷。第二天,麥居士函覆云:

  「明天將此喜訊告知長老尼。至於文集之出版,盼於四月底五月初竣事。故此昭師序文,可於四月二十六日前供稿即可。」

  忙中歲月易逝,轉眼已近截稿時日。本擬於四月下旬起排定時程,拜閱書稿,孰料四月二十二日晚間,忽然接獲勞海新居士來函,告知老法師病篤。第二天中午,老法師安詳示寂。噩耗傳來,傷痛之餘,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拖欠未交的序文!老法師以九秩晉四高齡,衰病身軀勉強撐持多年,早已油盡燈枯,而筆者與老法師天各一方,竟未能體會此刻是在「與死神競走」,以致未能即時將序文寫就,呈奉老法師過目,而留下了無可彌補的遺憾。思及於此,筆者不禁深深懺悔!

** ** ** ** ** **  

  雖然通宵達旦以閱讀本書並撰著序文,不免頭昏腦脹,眼冒金星,但是回顧本書最晚近的作品(紀念法舫法師與茂峰法師的兩篇文章,約一千五百字),竟然是在今年三月十五日的一天之內寫訖!相形之下,自己的熬夜趕工之苦,實在算不得什麼。〈從小親近茂峰法師〉之文末提到:

  「我今年已九十四歲,眼睛很濛,寫字是順筆勢寫出的。」(頁一七八)

  這讓筆者不禁十分震撼!原來,就在麥居士向筆者索序之前三天,全書業已進入排版階段,但老法師竟還撐著病弱已亟之身軀,濛濛盲盲之雙目,趕在文集送印之前,將最初學佛時親炙座下的茂峰法師,與在香江受學唯識的法舫法師,這兩位大德對她的法乳深恩,嘔心瀝血地筆之於書,好讓後人領略兩位法師慈護後學或嚴謹治學的大德風範。不禁想到李商隱的〈無題〉: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老法師到了晚年,常自歎其老病衰朽,無法自理生活,宛如「廢物」一般。然而爭知風中殘燭,依然奮吐智慧火燄,綻放燄裡紅蓮!「蠟炬成灰淚始乾」,這真是老人家念恩不忘而為法忘軀,最為貼切的生命寫照啊! 

民國一○二年四月廿九日上午十時,完稿于景英樓

臉書留言錄

赴港參加慧瑩老法師追思讚頌法會

臉書留言錄(之十二)

                釋昭慧

102.5.10

  妙華佛學會的精神導師慧瑩老法師,已於2013年4月23日中午於伊利莎伯醫院安詳捨報示寂。距生於1919年(農曆潤七月十三日),世壽九十五歲,僧臘五十五載,戒臘五十一夏。5月9日下午五時三十分,妙華佛學會假紅磡世界殯儀館地下世界堂舉行追思讚頌法會告別式前佛事,約五百人前來共同追思我們敬愛的老法師,法會壇場簡單、莊嚴、肅穆。

102.5.9 簡單莊嚴的追思讚頌法會前方,慧瑩法師法相慈祥地俯視大眾。

102.5.9 慧瑩老法師追思會上,昭慧法師、性廣法師與台灣師友(左起三人:常光、慧理、傳道法師)及澳洲的楊福儀老師(右)碰面。

  5月10日上午九時舉行追思讚頌法會告別式,當日移靈和合石火葬場,依佛制舉行荼毗儀式。

  老法師在生已慈悲遺囑,處理喪事要一切從簡。但5月9日的追思讚頌法會告別式前佛事,仍有敬愛她老人家的港台乃至廣州地區的僧信眾等湧來參加法會。相信10日的告別式主場,會有更多人前來送行。

  5月9日上午,我先赴學校參加預算會議(輔大宗教所課程,請性廣法師代課),中午,性廣法師分別從新竹玄大、新莊輔大兩地趕赴機場,共同搭乘下午1:50的華航班機飛至香港,趕來參加告別式前佛事,並瞻禮老法師遺容。

  在此遇到不少台灣師友,如妙心寺傳道法師、崇福寺宗本法師、妙雲蘭若的慧理、常光法師、妙德蘭若能淨法師等。特別是華雨精舍住持明聖法師,她率領僧眾約30人(老法師的師兄弟慧瑞、慧香、慧璨法師等,以及徒姪德捷、德悅、德如法師等),於前一日來港,將全程參加兩天的追思會。

  香港方面,除了妙華會友之外,還有當地慈濟人與其他佛友,中觀學舍的領導人黃家樹校長,也領著學員前來參加。

  是日,《慧瑩法師文集》完成了兩千冊的印行,主編麥紹彬居士特帶至告別式場,與每位前來弔唁的來賓結一法緣。早在三月間,麥居士已請我為該書撰序,並於函中告知:「關於文集之出版,長老尼本屬意昭師寫作序言,惟長老尼慈悲,恐昭師事忙不便打擾」。我忙回函表示:這是我的榮幸,但最近一直到研討會(指四月六至七日的第十二屆印順導師研討會)結束前,我完全抽不出時間。麥居士承諾我可於4月26日以前交卷,沒想到老法師竟於4月23日先行示寂。

  25-26日剛從香港弔唁返來,麥居士已來函催稿,告知:明聖法師暨妙華董事會於24日議決:本文集擬於治喪期間,作為紀念品贈予法眷弟子,以資留念。全書大樣已排好,只等著我的序文。於是趕在29日凌晨,銜哀提筆寫就。未能於老法師生前及時呈奉座下,真是懺悔而遺憾!

  感謝妙華何翠萍、關鼎協居士,以及中觀學舍陳玉嫦與張國政伉儷,撥冗前來接機。從香港機場抵達九龍紅磡世界殯儀館,約一小時車程,我們5:30抵達,法會正好開始。唸完《金剛經》與《無常經》,大約晚間7:00,用過晚餐後,四位居士又僕僕風塵送機。這讓我們得以一日來回於台港之間。我們趕搭本日最後一班飛抵台北的華航班機,由於班機略有延誤,於桃園國際機場降落已是10日凌晨12:20。返回學院已一點多了!

  無法參加翌日的告別式,而必須提前回來,這實是情非得已,因為本(5月10)日是本系宗教所學生論文發表會,我必須回來主持開幕式。

 

教界交流

與ACC的校際交流座談側記

――慧禮法師臨玄奘大學記

                      莊靜欣整理,釋果定摘記

102.5.15

  本日下午一時半,阿彌陀佛關懷協會(ACC)創辦人慧禮法師率廖怡慇執行長、總幹事心易法師、陳敏如主任與三位工作同仁,蒞臨玄奘大學,於妙然樓宗教學系師生交流室與昭慧法師、學務處課指組鄭惠月組長、宗教學系黃運喜教授、鄭維儀教授晤談,並達成ACC院童與玄大學生校際交流之共識。

102.5.15 阿彌陀佛關懷協會(ACC)與玄奘大學進行交流座談。(左起:慧禮法師、昭慧法師、鄭惠月組長、黃運喜教授)

  會談中,慧禮法師深入描述非洲社會現況與該協會的工作方向。他表示:

  「ACC院童在學習本土語言文化的同時,還會接受英語與中文訓練、佛教教理與梵唄、武術強身與鍛鍊品格,這些訓練可讓他們成為非洲社會未來的棟樑。而在接受新文化薰陶的同時,也不能斷掉當地母體文化的根本。」

  昭慧法師回應道:後殖民時代會對「文化移植」相當敏感,因此部分人等會對ACC教導佛法或中國文化的做法,有所疑慮,然而法師的這番談話,應該可以讓他們釋疑。法師也建議:每年ACC院童來台灣巡迴表演的曲目,可增加非洲歌舞,酌減國台語歌曲。

  廖執行長表示:這顯示了台灣當地的城鄉差距,因為台北人可能想多聽非洲歌舞,下港人聽到院童唱國台語歌,就會倍增熱情。因此過往ACC巡迴演出也就配合南部觀眾的想法,多演出些國台語歌曲。未來或可增加非洲當地的曲目。

  慧禮法師表示:

  「過去非洲文化被白人所鉗制,造成一般人對當地錯誤的印象,認為非洲是『黑暗大陸』,事實不然,如今他們的文化、智慧、歷史正在逐漸積累,逐漸增加對本地的文化認同。但是好的文化要共同保存,汰泊存菁也很重要。像有的部落喜歡吃小老鼠與昆蟲,蚱蜢一抓到手,就五馬分屍丟進嘴裡,這不是『文化』,而是『壞習慣』。好的文化要真、善、美,大家都能認同,這才叫文化。如台灣人愛吃檳榔,拿著檳榔到南非去說這是台灣文化。錯!這不是台灣文化,這是少部分人的壞習慣。所以,文化要吸納、要積累,ACC在有限的資源下,提供良好的多元文化做為養分,來滋養這些非洲學童,讓他們成長、茁壯。」

  事實上,慧禮法師對自己的一切作為,都有十分清楚而明朗的理念與論述。他表示:ACC雖然是個孤兒院,但著重在院童教育,不祇是在養育;重在培養非洲佛教的菩提種子,而不只是將孩子養大就好。如果這些孩子想為弘法而留下來,ACC將視這些孤兒為「再來人」──為了在當地傳法而轉世到非洲的再來人,為了「法傳非洲」的願力而共同努力,完成這項歷史使命。

  法師並且說明:當地政府比外人更注重小孩的文化認同,規定院童每個月都要回到原有部落兩次,但這也引生了一個重大後遺症,即是院童安全問題。原來非洲性別歧視問題相當嚴重,性侵之事時有所聞。女孩最好眾多人結伴而行,否則很不安全。曾經有一位十二、三歲的小女孩,返回部落省親之後,回到ACC,竟然發現她懷孕了!慧禮法師無奈的說:「他們都叫我慧禮爸爸,我現在已經是慧禮爺爺了。」

102.5.15 昭慧法師致贈與古倫神父合著的簽名新書《你信什麼?》,給慧禮法師等ACC訪客。

  鄭惠月組長表示,學務處將與ACC進一步規劃,除了學生交流活動外,未來可安排學生組成暑期志工團,到ACC進行相關服務活動。借助慧禮法師在非洲所厚植的實力,這些志工將比一般觀光客幸運,因為他們有機會進入部落,親證非洲的庶民生活。

  最後,昭慧法師致贈簽名新書,與古倫神父合著的《你信什麼》給慧禮法師等ACC訪客,並帶領法師參觀系圖書館與妙然書軒,然後歡喜道別。

  昭慧贊曰:

  訪談結束後,於菩提道上雨中送行,慧禮法師在車上與我們微笑揮別。

  千萬別以為:慧禮法師已在非洲三個國家(馬拉威、賴索托、史瓦濟蘭)建立了孤兒院,因此他的財力甚豐!其實一點一滴的捐款,得來匪易,法師十分珍惜,因此他以全身全心奉獻非洲,在台並無固定居所。僕僕風塵於道途時,經常是以車為家。其生活之簡樸刻苦,其無私無我而存念眾生之堅貞心志,真是令人肅然起敬!

 臉書留言錄

羅宗濤講座教授榮退演講記

臉書留言錄之九十三)

                釋昭慧

於第十一屆印順導師思想研討會中,邀請羅宗濤教授擔任第一場新書發表會之主持人。(101.5.26,檔案照片。左起:發表人何宗勳、昭慧法師、主持人羅宗濤教授、發表人吳雙澤)

102.5.18

  今天上午於中文系的第四屆「東方人文思想兩岸學術研討會」,開幕式由曾光榮副校長主持。緊接著由我主持中文系講座教授羅宗濤先生的主題演講。文質彬彬而溫和儒雅的羅先生,以不到一小時的時段,將他老人家的學思經歷作了精

彩的陳述,內容十分耐人尋味。

  羅宗濤教授生於民國二十七年(西元1938年),廣東潮安人。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班、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班畢業。曾任國立政治大學教授兼中國文學系所主任、文學院院長、教務長等職。並曾擔任玄奘大學教授兼宗教系所主任、逢甲大學首任系主任及香港浸信會大學客座教授。現為玄奘大學講座教授。先生並兼考試院之考試委員、典試委員,以及高教評鑑中心中文學門評鑑委員召集人。

  有關羅先生的學思經歷,可參看政大中文系系圖資料庫,茲不贅言。

  在這裡分享的是:高壽七秩晉五的羅教授的演講內容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幾點:

  1.羅先生出生時即遇抗戰,從家鄉遷徙外地,親受日軍空襲之害(美國飛虎隊辦婚禮,日軍探知而展開轟炸,但沒有瞄準,羅先生的家屋竟被誤炸,幸而闔家無人遇害。

  2.抗戰勝利後遷至梅縣(很榮幸,這是我的家鄉。梅縣一向產出才子,羅先生果是其中翹楚)。讀小學時法幣貶值,學費不收錢而收米。米價奇貴,家裡勉強供其讀書,但因此而以蕃薯為主食,一點米拿來煮粥。在逃難的簡陋住處,床下都是蕃薯。因此至今先生只要看到家裡有米,就有很大的喜悅之感。女婿長年送米過來,且從不間斷,這讓先生對女婿感到特別喜歡!

  3.由於在家境如此刻苦的情況下,父母供其讀書時,再加上父親的庭訓影響,因此小學時從不請假,且榮獲第一名。後遷至台灣,父親於高雄橋頭鄉的糖廠任職,羅先生讀了六年的崗山中學(初、高中),從不請假,連颱風天都不例外,有一次貝斯颱風橫掃台灣,先生涉水至學校,見校長在巡視。校長即劉述先先生,後來較羅先生更晚些進入政大讀書。某職員也在巡護校園,該職員後來竟也來到政大,負責環境衛生。因此羅先生相當重視「緣份」,認為:不經意遇到的某個人,未來在生命中都有可能出現會遇、共事的緣份。

  4.六年中學都是第一名,到政大讀中文系,由於家境清寒,父親得向糖廠預支薪資,以為他付學雜費,因此他努力讀書,獲全校第一名,得教育部的一千元獎學金(當時一學期住宿費三十元,一個月伙食費一百二十元),得以償還父親的預支與借貸。因此而有教育部長張其昀先生請其用餐之因緣。為了獲得這個獎學金,好減輕家裡的貸款負擔,羅先生在大學四年(八學期)裡,竟然連續獲得全校第一名的榮譽,獲得了八學期的教育部獎。

  5.逆境要反省,順境也要反省。因此羅先生的反省是:他研讀歷代狀元的史傳,很少有什麼大成就。為何如此?他認為:

  (1)老是獲得第一名的人,只專注在要考的科目上,眼光難免狹隘。

  (2)為了讓自己保有第一名,因此讀書心得往往自己獨有,而不會積極與人分享,心胸難免狹隘。

  先生遂以此為警。

  6.畢業後因政大中文系當時尚未成立博士班,因此考入師大國文所碩士班,畢業後就讀政大博士班。為了兼顧生活,於東吳、淡江等兼課,因此時間切割得十分零碎。做學問往往是運用零碎時間為之。

  7.在政大教務長職時,兼空中行專校務主任,先生於巡視校園時,執事人趕緊送先生至住宿處,原因是他們急於打麻將。先生遂於行程中帶著全唐詩,不但熟讀,而且依詩中內容加以分類,待完整時段中再整理成學術論文。

  8.研究敦煌變文時,先生竟將變文逐一熟背,再尋查變文出處,遂發現:佛典本就有來自天竺、西域等之不同版本,而變文內容更往往將幾則佛經故事加以揉和,並加入民間傳說故事等。如目連救母中之母親罪業深重一事,在佛經本是優多羅母親的故事,云云。其後有些學者在作研究時,直接引述佛典出處,未再引述他的研究成果,但羅先生不以為忤,認為只要大家受用即可。

  這些陳述十分感人。因此我結語時,特別提到:

  1.自己也是梅縣人,並且今天方知:羅先生原來也曾是我在師大國文系的學長,甚感親切與榮幸。

  2.自己出身中文系,雖然轉行研讀宗教,但中文系始終是我的娘家。中文系三大領域:義理、辭章與考據。我的所長是在義理。但我最喜歡研究辭章的老師。因為「溫柔敦厚,詩之教也」,我在羅先生身上看到的,正是「溫柔敦厚」的典範。相形之下,研讀義理的人往往比較銳氣,甚具孟子風格。孟子說:「予豈好辨哉,予不得已也。」說是「不得已」,但說著說著,還是揮劍出鞘,步步進逼。

  3.自己雖未有機會親炙羅先生座下,但一向視羅先生如自己的老師。有道是:「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因此即便沒聽過先生的課,只要從旁觀察他老人家的言行舉止,就已感覺自己是在展讀一本古書。

102.5.18 昭慧法師代表文理學院致贈紀念品「鐵鏽花彩繪陶壺」予羅宗濤教授。

  在開幕式時,我特別協同中文系柯金虎主任、應外系余金龍主任,致贈上好許朝宗先生的吉洲窯藝品――陶壺一座(許先生之作品與成就,請參看「府東洗壺工」所著:〈化土為金的陶瓷工藝大師〉)。許先生之陶藝首創以鐵發色,灰色調中又有絲綢質感,高雅沉靜的鐵鏽花系列,這是名家手筆,而且經常是總統府致贈國賓的厚禮。

  由於莉筠的堂兄李欽河先生,是許先生這項陶藝作品的彩繪家,因此我請莉筠助我購得,特別於羅宗濤講座教授榮退前的主題演講時段,在開場白時代表文理學院暨院屬各系,呈贈給羅先生。並且說明:羅先生是中文學界的耆宿、國寶,因此特以總統府送國賓的大禮敬贈給羅先生。

  羅先生的老學生,政大宗教所李豐楙教授今日特前來聆聽老師的榮退演講,於羅先生演講畢,前來表示:「送國賓的拿來送國寶,並且這陶壺的造型,於尊貴中又顯淡雅,恰恰與羅老師的氣質相契。」

  羅先生笑說:他要將此視為「傳家之寶」。

  我們大家遂在演講台前合照了一張相片留念。

 

 青年學佛營

佛教弘誓學院

第二屆觀自在青年學佛營

一、活動目的:透過這次活動,讓青少年能們用彼此相同的生命經驗去互相溝通,對周遭的人、事、物用以不同的角度、眼光來面對,用那屬於年輕人充沛的活力與愛心,讓心地越來越具足光明、喜樂的力量。本營隊用美善的人際互動與智慧的課程教學,期盼青年朋友們能提昇精神生活,擴展生命境界。

二、指導單位: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

三、主辦單位:佛教弘誓學院

四、協辦單位:玄奘大學宗敎學系暨研究所

五、活動內容:

  1. 活動日期:7/16∼7/20(5天4夜)

        星期二下午14:40∼15:40報到

        星期六中午12:30圓滿

  2. 參加對象:15∼35歲青年男女,招收100名。(即日起受理報名,額滿為止)

  3. 活動地點:佛教弘誓學院(328桃園縣觀音鄉大同村11鄰121-5號)

  4. 課程內容:生活的態度與高度、生命智慧的學習與分享、生命中的三項珍寶、

        親情.愛情.友情、禪悅/養生/情緒管理、放眼看天下(生涯規劃與未來展望)、

        「觀自在」的解脫道與菩薩道、歌謠與時代心聲、歌謠與靈明覺性、

        以史為鑒的自在人生、「你.我.他一路走來」心靈座談會。

六、報名方式:(報名表請以下列任一方式回擲)

   ◎洽詢電話:03-4987325轉9

   ◎報名簡章:http://www.hongshi.org.tw/userfiles/file/2013youth.doc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傳    真:03-4986123

 

本次青年學佛營之名額有限,青年學佛朋友請把握機會!

 兒童營

第四屆「開心一夏兒童營」開鑼囉!請火速報名

 

童心佛語捻手來、心蓮菩提處處開 

孩子的心是一畝潔淨的田,要怎麼收成,先那麼栽!

我們用心設計課程,寓教育於歌、於舞、於創意,

讓孩子在歡笑中播下善與光明的菩提種。

 

課程內容:佛學行儀、佛典故事、生活技能、團康教唱

     闖關挑戰、美感創意、表演設計、隊呼設計

 

以遊戲方式培養小朋友理解佛法精神,以輕鬆的課程內容,滲透佛法三學精神:

──透過遊戲規範,團隊互動,從而培養規律有序,自我約束及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教導待人處事的基本道理,啟發善念、愛心,培養健全的人格。

──透過靜、動態課程,訓練小朋友的專注力,讓他們能夠專注於當下,培養念念分明的能力。

──透過佛典故事,德育課程,培養敏銳的分析能力,令佛法融入日常生活中,培養慈悲的胸懷,啟發菩提善根。

 

活動日期:102年7月12∼14日 

參加對象:8歲∼13歲國小兒童

報名人數:限額100名(額滿為止)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6月30日止

報名方式:傳真、郵寄或親到學院報名(請上網下載報名表

 

主辦單位:佛教弘誓學院

地址:桃園縣觀音鄉大同村11鄰121之5號

電話:(03)498-7325

傳真:(03)498-6123

 

※歡迎隨喜護持本次活動

 禪七通啟

佛教弘誓學院 102年暑期止觀課程

禪七共修通啟

  戒、定、慧三學是佛陀的圓滿教法。此中,有外顯的行為規範——戒學,有內隱的心意鍛練——定學,更有超越自我幻執的般若觀照——慧學。此修道綱領,乃為三乘共學;而菩薩六度行門中的「禪波羅蜜」與「般若波羅蜜」,即是大乘的定慧二學。於止觀實踐中,則以三學增上為原則,重視解行並重、與定慧等持的修行要領。

  在行門方面,每日受持八關齋戒,時時勤修正念正知,從日常生活之行住坐臥四威儀著手,學習正確之呼吸、發聲、站立、端坐與行走等方法;並針對現代人多坐少動,濕寒淤濁之體質,教授簡易有效之調身功法,以助益身心健康與禪修進步。更修學「慈心禪」,以此為共貫五乘津糧,並有「勸發菩提願心」以立志學行大乘之寓意存焉。

  在解門方面,從身心的安頓到生命的超越,闡示佛法不共世間的禪觀正見。每日安排晨誦時間,由主七法師為學眾誦念並解說「阿含」根本教典與「般若」、「華嚴」等初期大乘經文;晚間大堂開示,則闡明定慧正確知見與重要止觀要領,並提醒學人簡別種種錯謬之修行觀念與心態。

  共修期間,重視向主法法師報告修行心得與進度之小參時間,使學員能針對個人身心情況,善巧調整修行方法。欲嘗止觀修行之清涼法味,得身心健康清淨者,歡迎參加本次專精禪思之結期共修。

主辦單位:佛教弘誓學院

主七法師:性廣法師

時  間:102年8月10日 下午2 ∼ 4時入堂報到

     8月11日∼8月17日 正修七永日

     8月18日 中午圓滿出堂

地  點:佛教弘誓學院〈桃園縣觀音鄉大同村11鄰121-5號〉

招生員額:108名,能全程參加者

報  名:佛教弘誓學院  Tel﹕03-4987325 Fax﹕03-4986123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聯 絡 人:張莉筠居士

費  用:全免

報名方式:即日起受理報名,額滿截止。可於網站下載報名表,以E-mail、傳真報名;或來函索取,以郵件報名。

優先錄取:1.曾完成假日禪修四個單元及參與護法志工者

     2.依報名先後順序

備 註:請自備睡袋、禪修及盥洗用具、個人常用藥品。

    在家眾著灰色居士服或灰色寬鬆便服

    出家眾著灰色長衫,備袈裟,以為入眾禪坐之用。

 

 暑期講座

佛教弘誓學院

暑期弘法講座

一、「中國佛教史」專題講座

課程簡介:首先,簡略介紹印度、中國佛教之流行,並串連印、中佛教之思想關連;其次,隨著中國朝代之更迭,介紹中國佛教思想流變的過程,各時代,各宗、各人之重要思想,怎樣說明生死流轉,反其道而行之,就是涅槃解脫。

教  師:悟殷法師

上課時間:1026/307/10(農曆5/236/3),每日五堂課,每堂課50分鐘。

必備教材:1.《中國佛教史略》──【妙雲集】下9
     2.
《中國佛教史略原典資料彙編》

報名截止:102615

 

二、第二期「瑜伽師地論」專題講座

課程簡介:1.《瑜伽師地論》簡介。

     2.《瑜伽師地論》「本地分」教學。昭慧法師續講「聲聞地」;耀行法師續講「意地」。

教  師:昭慧法師、耀行法師

上課時間:102/7/2028(農6/1321每日五堂課,每堂課約50分鐘。

     「聲聞地」:上午8:30-11:20;

     「意地」:下午2:00-3:50。

必備教材:《大正藏》第30冊

報名截止:102年7月5日

 
上課地點:佛教弘誓學院

報名方式:1.網路報名,請至「佛教弘誓學院」網站下載報名表

     2.以電話、郵寄或傳真方式,向本院秘書室索取報名表,並於限期內寄回。

     3.全程參加者優先錄取,非全程參加列為備取名額。

備  註:1.因赴本講座而需在本學院住宿者,或因報名聞法而擬於本院安居之僧眾,敬請於報名表中註明,以方便本院安排膳宿等相關事宜。

     2.住宿期間,須隨眾早、晚課誦、靜坐、出坡。

請輸入E-Mail

若內文有亂碼出現,請至: http://www.hongshi.org.tw/userfiles/epaper/hongshi pic3/275.htm閱讀正確版

佛教弘誓學院 桃園縣觀音鄉大同村11121-5號 Tel03-4987325 Fax03-4986123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