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2012年12月1日

 

 

■  學團日誌•本院近訊

■  撰寫遞交法寶的深厚恩典──2012年帕奧禪師蒞院感言

■  燃燈禪修營感言──以「法」為尊的堅持

■  徵稿啟事:第十二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

學團日誌

101.10.27 昭慧法師應邀於「第十屆台灣同志大遊行」中致詞。

101.10.27

昭慧法師應台灣同志遊行聯盟之邀,於「第十屆台灣同志大遊行」中致詞。中午結束了玄奘大學碩士在職專班的課程後,隨即驅車至竹北搭乘高鐵,與數位佛友在台北捷運車站會合,前往遊行會場凱達格蘭大道。

 「第十屆台灣同志大遊行」以「婚姻平權」、「伴侶多元」為主軸,遊行隊伍綿延數公里,場面浩大,估計多達六萬五千多人參與,是亞洲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同志嘉年華遊行。遊行隊伍返回到終點凱達格蘭大道,主辦單位邀請了多位貴賓、學者上台致詞。當主持人介紹「重量級貴賓昭慧法師」時,台下數萬人頓時熱烈鼓掌、瘋狂尖叫。昭慧法師表示,8月11日為兩位女同志主持佛化婚禮,並未料到竟然成為國際新聞,為什麼一場只是個人被祝福的婚禮,卻引起國際間的關注呢?其中必有文章,於是進一步說道: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戀情包含了「性慾」與「情感」兩個部分。「性欲」是動物本能,無關善惡,無論同性或異性,在本質上是都一樣的。屬於本能的性欲,本身並沒有節制的力量;若無節制地縱欲,則令感官麻痺,為了滿足感官,只有不斷加重刺激或變換花樣。因此為了避免惡性循環,性欲必須加以節制。但節制的力量要從那裡來?這便是戀情的另一個部份──「情感」,之所以存在的重要性。因為情感,所以願意忠於對方的感覺,因為情感,所以疼惜對方,於是在忠貞與疼惜的心情下,自然產生了節制的力量。

 但情感依然是脆弱的,需要社會的祝福與家庭的支援來穩定,所以婚姻制度有其積極性的社會意義。然而擁有婚姻權利的異性戀,是否在性欲上較之同性戀更為節制呢?其實並沒有足夠證明的統計數字。但即便事實真的如此,也不應歸責於同志,因為在情感得不到安頓的情況下,這種欠缺婚姻的結構性脆弱,是可能造成同性戀的波濤氾濫。所以雖然婚姻未必是穩定情感最好的方法,但若能從其中得到安頓,它不應是專屬於某類人的特權,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將其他類人阻擋在外的。

 最後法師呼籲:

 男的歧視女的,白色的歧視有色的,美的歧視醜的,甚至高的歧視矮的、瘦的歧視胖的,這個世間的歧視無所不在,但所有的歧視都是不善的、邪惡的,大家要勇敢地大聲說出來:「同性戀不是罪惡,歧視的本身才是最大的罪惡!」

 短短三分鐘的論述,帶給大眾耳目一新的佛法觀點,鼓舞他(她)們掙脫罪惡感的幽暗牢籠,以信心與勇氣去追求人生本該擁有的幸福。

 致詞結束後,昭慧法師與陪伴的佛友們,一同至台大醫院已打烊之咖啡座餐敘、用晚餐,再搭乘高鐵至竹北開車返回學院。

101.10.26∼27

昭慧法師花蓮慈善寺,連續兩晚為慈善學佛班講授《中阿含經》。

101.10.29

上午,昭慧法師前往桃園縣政府,參加「桃園縣宗教諮詢委員會第一屆第二次諮詢會議」,由李朝枝副縣長親自主持,會中討論寺廟信徒大會與私建寺廟現況。

晚間,燃燈禪師(Sayalay Dipankara)為禪修營學員開示四界分別觀的次第,強調精進力的重要性,不管修習什麼法門,一定要堅持到底。就像爬山,不留戀周遭美好的景色,不厭倦地往上爬,直到攻頂成功,這就是精進力,想要成功的欲望與信心。禪修也是如此,要完全投入於安般念,絕不半途而廢,就能體驗禪定的喜悅與自在。 

101.10.30

上午,昭慧法師前往玄奘大學主持文理學院院教評會。

101.10.31

下午三時,玄奘大學宗教系舉行自我評鑑流程觀摩。由於宗教系於學校安排評鑑進度前,已完成了相關佐證資料,研發室主任陳汝吟特別率領相關承辦人員到系上觀摩,並詢問資料蒐集的相關問題。

101.10.23 本院舉辦第二屆燃燈禪修營,禮請燃燈禪師指導。

101.10.23 本院院長性廣法師於開營日向大家推崇燃燈禪師。

101.11.1 晚間,Dipankara禪師向學員作諄諄教誨。

101.11.1 燃燈禪修營全體師生合影留念。

101.11.1

下午,第二屆燃燈禪修營全體師生於韶因觀景台大合照。依常情,主七法師燃燈禪師理應坐中位,但禪師認為自己只是十戒女,讓請昭慧、性廣法師坐中位。但是兩位師長強調以「法」為尊的立場,應優先於戒律的身分階級,溫和堅定地請燃燈禪師安心上坐。小小的一個讓座動作,透露出學團遵循的是「以法為尊」的佛陀本懷,更是對現場學員的即席機會教育,讓大家感受到長者的修行風範。

晚間大堂開示,燃燈禪師首先向大眾道歉,告知:因膝蓋舊傷需回醫院檢查,必須提前離開;但她相信在性廣法師與諸位志工的全力護持下,大家一定能更安心專注,全力投入禪修,不會半途而廢的。

 禪師接著開示,以《轉法輪經》說明「苦集滅道」四聖諦,進而解說觀禪的十一種目標。禪師表示:

 我因為前世的承諾與願力,今世能跟帕奧禪師學法、弘法,也得到許多天人的護持。佛法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聽聞得到的,你想要有好的善果,就必須先有善念、善因。如果大家在這裡禪修,一下子就想出去,一離開禪堂就開始說話,這樣是不能夠看到禪相的。有些人因為波羅密具足、善業具足,因此能夠持續穩定地進入禪那,這才能成為修觀的基礎。當你能看到色蘊的生滅,就不會有常住不滅的「我」的觀念,起平等心、不看輕任何人,也不會因為愛執而再度輪迴。

 為了讓更多人能接觸佛法,燃燈禪師到世界各地向比丘尼們教導禪修。但是,許多比丘有強烈的「男尊女卑」習性,十分排擠燃燈禪師,禪師分享道:她早期亦會深感悲傷,但為了弘法而一直堅持下來,如今為了不讓這些人因無知而持續造惡業,因此燃燈禪師決定暫停明年台灣的弘法行程。

 大眾聽聞之後,莫不對燃燈禪師的願力與堅持,感到由衷的敬佩,也深深悲憫那些有著「階級意識」、「厭女症」的比丘們,並忍不住懷疑他們:既有如是錯誤偏見,如何能獲得內心的平靜?

 大堂開示的最後,禪師以潔淨的梵唱為大眾祈福,祝福大眾以每分每秒修行的善業,為未來種下涅槃的善因。

101.11.2

清晨六時,燃燈禪師提前離開學院,前往醫院看診。原本禪師怕打擾禪修者而想提早出發,但院長性廣法師感念禪師慈悲指導大眾禪修,認為大眾理應恭送,遂請禪師首肯,一定要於無諍講堂為禪師送駕。臨行前,禪師勉勵大家要互相包容、尊重,她舉例說:「有人向我抱怨,說某位學員『怪怪的』,我回答說:『其實你也「怪怪的」,』作為凡夫的每個人,都有一點怪怪的地方,不要彼此看不順眼。」

 昭慧法師也發言表示:

 大家非常有福報,燃燈禪師是帕奧禪師座下的上首弟子,不但禪觀境界高深,而且教學經驗豐富,有許多比丘學到束手無策而來請教她。雖然南傳佛教國家對於女性非常不公道,讓她無法成為比丘尼,但這無損於Sayalay(緬語稱乎女出家人)的德行。所以昨天大合照時,我與性廣法師堅持讓Sayalay坐在中間,這是「以法為尊」的實例典範。在學佛的道路上,一切的身份、地位都是次要的,對於Sayalay的身行教誨,我們敬仰莫及,並要努力學習。

 因此,當各位有機會接觸到禪修團體時,希望不要染上這樣「尊男卑女」的陋習,而對於比丘與Sayalay有分別心。相反地,大家要成為正義的化身,看到有誰特別推尊比丘的地位,你們要立刻表達自己的不以為然,對他們施以道德壓力,不然這將成為佛教界中永遠的傷害,這不但是對Sayalay不公平的待遇,也是整體佛教界的損失。因為,一旦在佛法修持上有精彩表現的女眾,無法在南傳國家,獲得合理的弘法待遇與機會,損失更大的將是想要學法的大眾。Sayalay是一位非常難遇的善知識,各位能跟她學禪是千生罕遇,萬劫難逢!各位要以如此的殷重心來學習禪法,在修行路上才能有所助益。

 翌日,昭慧法師於臉書上寫下發人審思的感言,詳見:〈燃燈禪修營感言──以「法」為尊的堅持〉 

101.11.3

第二屆燃燈禪修營於是日中午出堂,上午舉行心得分享,學員表達禪修喜悅與心得,感謝常住與志工的護持。由於禪修期間曾有學員因耽於身心輕安,未在團體時間過堂用餐,反而對前來提醒的志工說:「你沒有禪修境界,你不知道的。」為此,性廣法師特別提醒大眾「定慧具足的修行者應有的觀念與心態」:

 定有二種,一是安止定,萬緣放下,培養全然靜止的定力;二是三昧力,這是菩薩在入世利生中,深入箇中滋味的定力。慧也有兩種,一是斷除根本我執的根本智;二是無私助人的後得智。修行者以定扶慧、破除我執,再善觀緣起,幫助生生世的父母親友。

 禪修是一種工具,重點在斷煩惱、渡一切苦,進而「依住堪能性、成就所作事」,所以定、慧是成人、助人的工具,不是用以炫耀的工具。

 「你沒境界,你不知道」這句話,透露出說這話者的傲慢、無知。

 真正有定力的人,時間一到就能轉得進,也能轉得出,完成當下該完成的事,不會因為心力弱而不能轉,更不會貪戀禪定而捨不得放下。就算得到好境界,也不可激動、貪戀,不可用強大的定力起貪瞋癡,更不可以說人家「沒境界」。

 每個道場都有其規矩,難道佛陀入定前,還要說「你們沒境界,不可以來吵我」嗎?心力夠強的人,時間一到就做該做的事。請問證果的人跟別人有什麼不同?有成就的人反而要比別人做更多的事,因為他將有耐力幫助更多的人。在南傳經典中就提到,燃燈佛未成佛前,發的大願不是「成就阿羅漢」,而是「助人修行」。

 再者,說自己「有境界」,請問:說出來的動機是什麼?這是一種炫耀的心念。試問一般人在什麼修行內容都不知道時,會怎麼看待這件事?有一種人是完全相信,因而合理化你所做的一切,因此有心人藉此斂財騙色,反而誤人求法的慧命;另一種人則心存嫉妒,胡亂批評你所說的一切,這反而造成他人對佛法的毀謗。因此境界高的人,要更謙遜、更節制,這樣自己才會清淨、平安。

 因此,不管在哪裡參學,就是要遵守那裡的規矩,慢慢累積禪定,不要急於一時,清楚知道目前的狀況,不要死抱著眼前些小體驗而捨不得放,這樣你的心才不會患得患失。

101.11.3 晚間於嵐園為知光師公慶祝九秩晉二壽誕。

101.11.4 昭慧法師於共修中開示《中阿含經》〈自觀心經〉的要義。

上午,關懷生命協會於慕哲咖啡館B1藝文空間,舉辦「教科書錯錯錯,關懷動物請跟光碟這樣做!」記者會,推出「九年一貫多媒體教案暨教學」教材光碟,記者會由傳法師父主持。

是晚為知光師公慶祝九秩晉二壽誕,常住眾與師公的小女兒盧芷昭、溫益鑫闔家,以及徐桂蘭、陳悅萱、萬義曦、王彩虹等幾位志工,大家齊聚在嵐園,提前為師公慶生。之後隨即召開學團會議,確認102年度行事曆。

101.11.4

上午舉行共修,在諷誦《金剛經》、《普門品》及佛前大供之後,昭慧法師以「難得糊塗」這四個字為引,說明《中阿含經》〈自觀心經〉的要義:

 一般人會抓住佛法中與自己弱處相應的話,把佛法當成自己遮掩惡臭的香水,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欺騙別人,這時「善觀其心」就很重要了。前些時有一學眾分享其對「難得糊塗」的感想。我聞言後提醒她:你必須看清楚自己的心念,是因為害怕得罪他人,怕捲入莫名的是非,於是不想計較而裝糊塗?還是業已看出了問題所在,卻依智慧與慈悲來判斷:這不是揭穿真相的最好時機,因此裝個糊塗?當你看清楚後,要更進一步培養內心的慈悲與智慧,並提起勇氣,用柔軟心說出該說的話,讓問題有改進機會,讓對方有成長空間,這就是修「四正斷」。讓那些怕得罪人、不想惹事的惡念惡行斷除,並且增長善法——希望行為過失人改悔不犯,讓受害者的內心受到鼓勵與安慰,並讓自己的慈悲智慧增長。

 在本經中,佛陀說,他說法是應機而說的,因此有時他會要求比丘們節制食、衣、臥具、醫藥等四事資具,有時則反其道而鼓勵他們蓄積四事資具。有時要求比丘遠離群聚,有時卻鼓勵他們多與群眾接觸。何以如此?我認為其理由是:佛陀是在「應機說法」。對貪得無厭者,他會要求他們節制資具;對於廣助眾生者,他會要求他們多備資具。對於喜好攀緣的比丘,他會要求他們獨處;對於冷漠看待眾生者,他會要求他們多與群眾接觸。我們要了解個中真義、明辨經文真相,而不是含糊帶過。當一個人滔滔不絕跟你說佛法時,你要如何判斷?準則是:若能帶來喜悅、增長良善,我們才能接受;若是增長惡習、帶來憂悲惱苦,就要斷然棄捨,不能因為對方聲稱那是佛言、佛語,就斷然相信對方的話。

 而說法者同樣是要深切地自觀其心。如果是無私地利益眾生,你就應該廣結善緣;如果只是為了名聞利養,那麼所說出來的話往往不是迂曲,就是惡口,這時你最好不要與大眾接觸,而應該要深深地自我反省,以免結下更多的惡業。

 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有定法可說」。佛陀因眾生有種種性,而對症下藥說種種法。同樣地,當志工要驅除俗情,以修行的心投入工作,那麼,「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才是「初善、中善、後亦善」的,無私利他的志工精神。

共修結束後,心謙師父在嵐園教導參加「慧命關懷」的志工,學習如何執掌法器與領眾唸佛,智永、性志師父陪同輔助。

101.11.10 性廣法師應邀於慎齋堂主持佛七。佛七期間,性廣法師於晚間開示,教導以持名念佛得淨念相續,待三昧力現前時,轉入觀相念佛之方法。

101.11.11 佛七圓滿日,晚間大迴向結束後,住持普暉長老尼(右)與花蓮慈善寺住持達瑩長老尼(左),勉勵學員回去之後,要持續用功。性廣法師亦提醒同學要感恩長老尼與常住,提供良好的修行環境,以成就大家的道業。

101.11.9 宗教學系畢業班學生與昭慧法師、鄭維儀老師,一起戴上太陽花,留下充滿陽光活力的影像。

101.11.4∼11

下午,性廣法師應台中慎齋堂住持普暉長老尼之邀請,前往主持一年一度的精進佛七。性廣法師每日隨堂開示,談八關齋戒的意義與持戒的重要性,並以《阿彌陀經》解釋西方極樂世界的正報與依報莊嚴,說明淨土法門的原理,念佛三昧的修行次第與方法;以及佛教的因果觀,教導大眾安住與降伏其心。

 佛七於11日圓滿出堂。本次佛七人數約在一百餘人。甚為特殊的是,除了台中信眾之外,竟有十餘位來自中部各處的比丘尼,聞是性廣法師主持佛七而全程參與。在此期間,大眾深感法喜,輾轉相告,使得參加人數與日俱增,且多為年輕的初學者。對於性廣法師將修行落實於生活、深入淺出的開示,大眾咸感法喜充滿,得受莫大法益。慎齋堂住持普暉長老尼與來自花蓮慈善寺的住持達瑩長老尼以及照旭長老尼,咸向性廣法師深致讚嘆,請性廣法師明年再結法緣。

101.11.5

中午,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於妙然樓206室,召開第四次評鑑委員小組會議,系主任昭慧法師首先感謝全體師生、同仁團結一致,投入系所評鑑之籌備工作,成為全校最早完成評鑑報告書及佐證資料之系所。接著討論後續增修事項,以及11月20日實地訪評之工作內容及責任分配。

101.11.7

是日,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妙然樓,召開「101年度整合型研究計劃第五次討論會」。

101.11.8

上午,昭慧法師應邀於玄奘大學歷史系畢業成果發表會中致詞。

101.11.9

近日,玄奘大學為大四學生安排拍攝畢業照,校園中常見身穿學士服的學生們穿梭合影。宗教系被排到週五,由於週五沒有課程,因此來到的老師不多,班導師蔡翊鑫老師又因孩子住院而不克前來。系主任昭慧法師知悉後,趕緊調整今日去花蓮的火車票時間,鄭維儀老師也特地提早來校,令學生們好生感動。在攝影師滑稽幽默的口令下,師父們都放下身段,一起戴上太陽花,在白聖大樓前綠色草坪上,留下一張張充滿陽光活力的影像。

下午,昭慧法師由宗教系同學航師父開道儀法師的車,送達高鐵站,讓法師搭高鐵至台北,轉火車赴花蓮慈善寺,於今、明兩日為學佛班講授《中阿含經》。

101.11.11

和南寺為慶祝「造福觀音菩薩之開光三十週年紀念」,舉辦系列佛學藝文講座,邀請三十年前與會的耆宿泰斗蒞寺演講,亦請昭慧法師共襄盛會。

 昭慧法師致詞讚嘆和南寺開山長老傳慶法師、愚溪生先與現任住持道明法師,為弘揚佛法的強大悲心與願力,以有限的財力推動全方位的佛教藝術,運用多媒體創作精緻的音樂劇,廣接普羅大眾進入佛法大門。接著昭慧法師為大眾說明「通貫三乘的觀音法門」:

 千手千眼觀音的意象,其實是一個菩薩團隊,隊中的團員要如何相處,當中的學問很大。

 何謂「千手千眼」?這涉及到佛教與基督宗教對慈悲來源的不同論述。創辦印度「垂死之家」的德蕾莎修女說:「我是天主的一隻筆。」修女的愛是上帝給予的愛,祂以「愛人」為誡命,修女就稟持上帝的愛來愛人。慈濟的證嚴法師說,每一個慈濟人,都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兩手兩眼。因此慈濟是眾多悲心能量的匯集,而這恰恰就是千手千眼觀世音的能量展現。

 觀音菩薩如何能夠全年無休地聞聲救苦卻又自在無礙呢?唯有增強自己的堪能性、智慧與柔軟度,在你觀見世間任何苦難的時刻,能夠無私忘我地投入幫助眾生。因此我們可以看見,無論是塑像、畫像或雕像,無論是眉宇、笑容或身體,觀音菩薩都呈現出無比的自在。

 一般人都會認為,我要多為自己著想。其實,越為他人著想,無私為他人奉獻,才有真正的自在。這個理想並不是唱高調。

 此外,觀音法門是「三根普利」的。一、只想得到現世樂的下品根性,可從觀音法門中獲得利益,或是見賢思齊,以菩薩或佛陀做為學習的對象,或是持念他們的名號,將自己的不淨念轉為淨念,而產生善良的行為。當我們的心充滿光明,就會感召到現法樂。二、希望獲得解脫樂的中品根性,依然要有觀音菩薩的慈悲精神,也就是修習四無量心。只不過解脫道的慈心,著重在防護瞋心、免於魔擾的「護衛禪」。三、而若將此慈心轉向菩薩道,進一步突破人我界限,那也就是「無量心解脫」。

 「無量」不是指數量龐大,而在於自己與任何一個生命會遇之時,打破彼此間的籓籬,全然升起同體的大悲心,也就是「同情共感」的大悲心。很多人不了解這點,深怕跟眾生的煩惱糾成一團,無法解脫。其實當你進入其中,就像登山一樣,每一步都有其樂趣,並不是登頂才有無限風光。菩薩道的樂趣,就是在過程當中,而非只局限於「成佛」的登頂之樂。只要見到每一個生命,疼惜他、幫助他離苦得樂,那一刻就有無窮之樂。

 古德云:「落土皆兄弟,何必骨肉親」,想想我們何能跟親人朝夕相處?何不在每個生命接觸的當下,視接觸到的對方如同親人而予以呵護?以觀音菩薩「同其苦樂」之心,對他人升起疼惜之情,就會減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情圓缺,此事古難全」的遺憾。這樣的觀音悲懷,才是真正幸福自在的人生。

 有德才有福,我們要學造福觀音,積其厚德,必然同步就在造福。如果一直想著:我要有福氣,這是有相的「有住生心」,而非無相的「無住生心」。

 所以,我們不只是求觀音、拜觀音,更要將觀音的慈悲典範內化成為我們的性情與生命境界,這樣才可以從唸觀音當中改變心念而得福。

 「心念不空過,能滅諸煩惱」,這「心念」就是觀音菩薩的慈心,慈心無量的散發,這不但能護衛自己遠離痛苦;更可透過全心地投入利濟眾生而滅諸煩惱。「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這就是最大的自在!自在源於智慧與德行,這樣才是「福慧圓滿」的造福觀音。

 當日接待法師的造福觀音基金會董事戴筱琴居士聽了昭慧法師的開示,深受感動,讚歎這是法師自身的生命境界。大眾得聞如此精闢的觀音信仰的要義,有如醍醐灌頂,深感法喜清涼。

 是日,花蓮慈善寺僧信人等共乘一台遊覽車前來聽講。和南寺精神導師愚溪先生與刻在和南寺閉門作曲的盧亮輝教授全程聆聽演講。講座結束後,愚溪先生於書齋中宴請法師,席間播放盧教授已作曲完成的部分章節,並作旁白以說明曲中意境。愚溪先生並致贈他的詩作卷軸:「天地一真僧」,那是讚歎聖嚴老法師的長詩。

101.11.12

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同志社團於本學期聯合舉辦首次「清交彩虹季」,是日晚上七時於交通大學舉辦首場宗教講座「與神與佛談性╱別」,邀請昭慧法師、基督教同光長老教會伊凡長老、小恩幹事演講。兩方各有半小時的演講。講座由劉坤益同學主持,有數十位清、交兩校學生前來聆聽,並提出不少精彩問題。

101.11.13 昭慧法師於輔仁大學「修復式正義紀念講座」中擔任發表人。(左起:陳文珊教授、吳豪人教授、林峰正執行長、昭慧法師、吳志光教授)

101.11.13

輔仁大學為紀念榮譽董事長單國璽樞機主教,於是日假濟時樓九樓國際會議廳舉行「修復式正義紀念講座」,昭慧法師受邀擔任下午第四場「修復式正義、死刑與人權」之發表人。該場次另二位發表人為玉山神學院宗教系陳文珊教授(本次研討會主辦人)與輔仁大學法律系吳豪人教授。本場次由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林峰正執行長擔任主持人,輔仁大學法律系吳志光教授擔任與談人。發表人均從個人專業或宗教教義,為廢除死刑提出了有利的論述。

 昭慧法師從佛法的角度,探討修復式正義與死刑的問題,首先分享其與反廢除死刑者溝通的心得,接著說道:

 從「利己」而言,若能在對自我身心的觀照中,發現到報復其實是把罪惡的共業扛在自己身上,使得內心的仇恨與恐懼無量無邊,射出去的仇恨終將射回自身。那麼為了自己的快樂,還是應當放下這個重負。

 從「利他」而言,國家機器不會自動殺人,執行的劊子手必須承受殺人時的身心之苦,並且在心理的自我保衛機制下,最終對他人的苦痛無感,成為一個人格扭曲的人,甚至製造出另一個加害者。而且從事這一行業者,往往為社會底層,這也涉及到社會階級的不正義。

 佛教經典中,佛陀從未對任何個人或國家的殺人表示稱許,沒有特例。防衛與報復是人的本能,但那必須要劃上一道不能逾越的「紅線」。修復正義的過程中,被害者與加害者是否必然需要會遇,由於事涉個人內心深層的機轉,受害人容或有想會見或不想會見的差異,必須予以尊重。但從業果報來說,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這是另一種修復與平衡的宇宙法則。而所謂的「正義」,是否代表國家機器可以用公權力來殺人,這是值得深思,且比「修復」需要更急迫討論的事。

 吳豪人教授提出,國人對於國家機器有組織地大規模殺人,能夠無奈地以天災視之,但對個人殺人卻有強烈的報復意識,箇中原因值得探究。

 陳文珊教授則從一個基督徒的角度,配合許多生動的圖片,從歷史及聖經的脈絡,譴責基督徒反對廢除死刑論述之不當。

 與會者精采的座談及問答後,輔仁大學法律學院張懿云院長做了簡短的閉幕感謝詞。晚宴之後,昭慧法師方驅車返回玄奘大學。

101.11.15 院長性廣法師致詞歡迎桃園縣政府訪視人員蒞臨學院。

101.11.15 印度龍樹學院Mangesh居士來院拜會,學院致贈捐款。

101.11.18 花蓮和南寺造福觀音三十週年慶暨華嚴三聖開光典禮,貴賓坐在愚溪先生書齋之中談話。(右起:愚溪先生、昭慧法師、圓宗長老、明空法師、圓明法師、惟悟法師)

101.11.18 典禮圓滿結束,大眾合影紀念。(前排左起:道明法師、新北市蘆洲淨因寺住持惟悟法師、桃園佛教蓮社住持明靄法師、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圓宗法師、新北市佛教會理事長明空法師、彰化縣佛教會理事長圓明法師、昭慧法師)

101.11.15

下午二時,桃園縣政府民政局宗教科科長劉邦辛帶領教育局、文化局、環保局、社會局等人員共七位,來院進行公益寺廟認證項目之評分訪查。

 事前,心謙法師、院秘書莉筠居士與各堂口已開會討論、分配負責項目之資料蒐集,院長性廣法師於中午用餐時段,讓相關負責人模擬簡報,調整用詞儀態。心燈教養院佳甄老師更帶領數位院童,幫忙清理落葉,讓校園更加潔淨。

 午後二時,性廣法師帶領學眾於慈暉臺迎接縣府人員,首先到嵐園聽取簡報,接著視察無障礙空間、資源回收等設施。縣府一行人對於本院所提供的行政、財務等資料,以及學院優美的環境,相當讚賞,也針對若干不足處提供改進建議。

 訪查結束後,學眾回到嵐園準備恢復場地,性廣法師要大家坐下來,為剛才做簡報的學眾打分數,並說出她們的優、缺點,以作為個人在表達上改進學習的指導。

晚間,印度龍樹學院Mangesh居士自印度來台,心謙法師與德發至機場接機。昭慧法師是晚特從大學趕回來,與Mangesh共進晚餐,並於嵐園茶敘。在本次會面中,除了簡介龍樹學院弘法現況之外,Mangesh還以極大的熱忱,表達他想參訪中國大陸佛教寺院的心願。但他最感激的,還是台灣佛教友人對印度佛教長期無私的大力護持。本趟行程,Mangesh停留本院二日,然後才展開來台期間的拜會行程。

101.11.16

下午,昭慧法師前往玄奘大學處理系所評鑑報告書的自評簡報,直至翌日下午才全盤完稿。

本院庫頭智永師父胞弟林進明居士因病往生,智永師父於昨日先返俗家帶領家屬誦經唸佛,協助處理後事。今日上午,本院師父及志工15人,前往桃園殯儀館,為林居士誦唸《阿彌陀經》、佛號,祝願林居士與光明相應,轉生淨土。

101.11.17∼18

和南寺舉行「大雄寶殿華嚴三聖銅佛開光典禮」,由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圓宗長老、桃園佛教住持明靄法師、新北市佛教會理事長明空法師、彰化佛教會理事長圓明法師、蘆洲淨因寺住持惟悟法師共同主持開光儀軌。

 昭慧法師受愚溪先生之託,邀請中佛會理事長圓宗長老主持開光(長老是昭慧法師於民國69年龍泉寺受戒時的「二師父」)。17日趕完系所評鑑報告簡報檔之後,法師火速趕到車站東行前往和南寺。愚溪先生與刻在和南寺安居作曲的音樂家盧亮輝教授、筱琴居士前來花蓮火車站迎接。

 抵達和南寺,五位長老正坐在大殿旁的藏經閣內,圓宗長老一看到昭慧法師,便開心地說:「原本我今天有四個行程,聽說你特地向中國佛教會提出邀請,所以我一定要前來。其它行程就派代表或提前過去致賀。」可見老人家對晚輩昭慧法師的護念與看重。

 晚上,寺方安排法師住在和南寺對面「海厝」的二樓寮房。這間寮房可以聽到濤濤不絕的浪聲。晚間有朝山活動,信徒從濱海公路三步一拜地拜到和南寺,一句句的觀音聖號,伴隨綿綿不絕的海潮音,與靜默觀照太平洋、宛如在庇護罪苦眾生的造福觀音相映成趣。生平第一次,昭慧法師聽著海潮音入睡,直到天亮。

 18日上午,圓宗長老代領明靄法師、明空法師、圓明法師、惟悟法師主持開光典禮並致詞。佛前大供之後,五位長老法師連同住持道明法師、昭慧法師,一同頒贈勳章給建寺有功的護法大德。午餐畢,恭送長老們離席後,昭慧法師由戴筱琴與盧亮輝居士開車送前往火車站,搭乘太魯閣號返院。

101.11.18 性廣法師主持假日禪修營秋季班第二單元。

「人間佛教禪法──不思議解脫法門」研修營秋季班第二單元,上午於無諍講堂舉行,包括志工共一百人參加。性廣法師於課程中再次強調:

 聽到好的觀念一定要投入實踐、改變心態,以正確的姿勢、飲食、運動,加上謙卑、懺悔、感恩的心念,才會有健康的身體與心靈,而這需要每日持之以恆的訓練、調整。考量到一般人往往做不到,所以將課程分為春秋兩季共八單元,讓學員能循序漸進,養成好習慣、好心念,每日固定禪修,訓練心的專注與安定。

 對於學員因為心的安靜,在觀四大時有種種的境相,性廣法師為學員講解其內容與原理:

 身心的淨化過程會有種種的反應,無論身體有什麼覺受、看到什麼光明,都不要理它。因為安靜的心,才能覺知到色法的種種變化,靜靜觀察幾次就過了。你若轉念注意於此,增加貪念、失去正見,禪修就會原地打轉、無法超越。觀色法不難,難的是被心法迷惑,隨時有四大的種種變化,但每一種所緣都會有不同的心象出現。

 本次教大家觀溫度,從頭到腳分區觀察冷熱,這就是慧。觀察沒有一個我,一切都是組合而成,清楚覺知、分辨當前的環境,要一個一個清楚看到色法、心所法在遇境逢緣時如何操作,進而看到過去、未來,確認因果相續,進而切斷生死之流,正向涅槃。但是菩薩會發願幫助眾生,在人群中以強而有力的定慧力量,耐操、耐磨,謙虛地為大眾服務,帶領身旁的人聽聞佛法與修行,解除生命的困惑與苦難,走向清淨光明的解脫之道。

101.11.19 帕奧禪師蒞臨學院,昭慧、性廣法師率領百餘學眾、志工列隊歡迎。

101.11.19 帕奧禪師為大眾作簡短開示。

101.11.20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舉行系所自評之實地訪評,結束後與訪評委員一同於妙然樓前合影。

101.11.20 趁空檔時間,部分工作小組學生與黃運喜教授(左四)於院會議室前開心合影。

101.11.19∼20

19日下午,帕奧禪師(Pha-Auk Sayadaw)抵達學院,學眾鳴鼓敲鐘,以最敬禮迎接帕奧禪師。

 禪師此行,係應成功大學佛學研修中心之邀來台,於研討會上作專題演講,將於翌晨搭機返回緬甸。禪師非常念舊,臨來台前特別慈悲交代:務必要安排回弘誓學院,來看看昭慧、性廣法師。是日,禪師與六位隨行比丘,以及禪師寺者林金華居士,一同乘坐高鐵北上。

 由於性廣法師今日於玄奘大學授課,故由昭慧法師趨車前往高鐵站迎接,性廣法師則趕回弘誓學院等候。

 帕奧禪師一行人抵達學院門口,性廣法師率領百餘學眾、志工列隊歡迎,禪師緩緩地下車,靜靜地走向無諍講堂,六位隨行比丘在後。大眾於無諍講堂頂禮接駕,昭慧法師禮請禪師上座,為大眾作簡短開示,由行者林金華居士口譯。

 翌日凌晨,知客心謙師父與彩虹居士先行到機場辦理登機報到,以避免禪師在機場久候。接著全體學眾於無諍講堂歡送帕奧禪師,由昭慧、性廣法師領著數位學眾,驅車恭送禪師到桃園機場,搭機離台。(詳見昭慧法師:〈遞交法寶的深厚恩典——2012年帕奧禪師蒞院感言〉)

101.11.20

今日,玄奘大學宗教學系舉行系所自評之實地訪評,早晨,昭慧法師於送帕奧禪師登機之後,立即趕回玄奘大學。各小組成員也紛紛提前到達辦公室,再次檢查流程動線、相關資料、系統設備是否無誤。蔡翊鑫老師與大三同學黃玳琳驅車前往竹北高鐵站,迎接三位訪評委員到校。

 本次自評,校方依照系上所開列的訪評委員建議名單,請政治大學宗教所李豐楙教授、師範大學國文系前系主任王開府教授、慈濟大學宗教所林安梧所長擔任訪評委員。這三位不但有豐富的行政經驗,更是道學、佛學、儒學方面的資深教授前輩。

 車子抵達妙然大樓前,昭慧法師及工作小組同仁、學生熱烈掌聲歡迎,接著引導至簡報室,聽取系主任昭慧法師簡報介紹。三位教授十分仔細地聆聽、查證資料,甚至上網瀏覽老師們的教學大綱,並抽點幾位老師、學生、畢業生來進行晤談。對於宗教系所的辦學現況、課程轉型與學生學習成果,給予高度的鼓勵與讚歎,也提出一些寶貴意見,讓系所能以更周全的準備,迎接明年教育部高教評鑑。

 事後昭慧法師於臉書上說:「經過半年餘的打拚,讓今日的自評作業相當順利,這都得感謝系上所有教師、助教與工作小組同仁、學生,合舟共濟,忙到前晚最後一刻,終於完成籌備工作。平時肅靜的院會議室,成為工作小組的臨時辦事處。素芳助教準備了豐富的糕點,讓經過的同學都忍不住進來享用,竟成為熱鬧非凡的交誼廳,更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下午近五時訪評結束,大家一同送訪評委員下樓,並於妙然樓前合影,圓滿結束第一階段的系所自評活動。

101.11.23∼24

下午,性廣法師南下花蓮慈善寺,連續兩晚為慈善學佛班講授《 大乘廣五蘊論》。並於24日下午前往和南寺,為「造福觀音菩薩之開光三十週年紀念」系列佛學藝文講座講述「佛法與心理健康」,性廣法師風趣又精闢的話語,讓與會者深感法喜無量。是日,慈善寺住持達瑩長老尼率領弟子與信眾數十人,前往和南寺聆聽演講。達瑩長老尼還為和南寺的系列盛典而饋贈厚禮。

101.11.24∼25

由於本學期的單週週六,昭慧法師講授在職專班課程,遇到好幾次行程而必須調課,因此本日與明日,昭慧法師連續為碩士在職專班同學講授「如來藏思想專題研討」。

101.11.27

中午,玄奘大學宗教系所於妙然大樓M404教室舉行聯合班會,由系主任昭慧法師主持。法師除了宣導本系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提醒學生下學期預選課程注意事項,並提醒學生隨時更新電子履歷資料,說明:這將有利於未來的職場應徵。最後法師叮嚀大家,要隨時留意用語,不要因為彼此嘻鬧,習於爆粗口而觸犯了「性別三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教育平等法、性騷擾防治法;女同學也要勇於諫言,讓男同學學會尊重他人,進而也學會保護自己。

下午一時,原住民族電視台主播許鋒生(巴魯,排 灣族)、攝影記者田德昌(布農族)、畫家林世偉(泰雅族)來到玄奘大學文理學院院長辦公室,請教昭慧法師關於尖石鄉原住民保留地上的違規宗教建物的看法。法師表示:

101.11.27 原住民族電視台訪談昭慧法師,關於原住民保留地上的違規宗教建物的看法。

101.11.27 採訪結束後合影。(左起:畫家林世偉(泰雅族)、昭慧法師、原民台主播許鋒生(巴魯,排灣族)、攝影記者田德昌(布農族)

101.11.27 (左二起)Sallie King、Steven Keffer教授賢伉儷在鄭維儀教授陪同下造訪本院,於嵐園與昭慧法師晤談。

 古今不同,「自古名山僧住多」,僧人喜歡在山中求其安靜,也是理所當然;佛陀時代,修行人為求安靜所居的「阿蘭若處」,意指於樹下禪修或簡陋茅棚中安住,幾乎是與大自然融合共處,並非像現今的大興土木。特別是台灣山勢陡峻、地質脆弱,一旦挖路、開發山坡地,致使山地崩壞、造成毀村滅族的土石流,這廣大殺業實在是我們擔當不起的。因此,原住民保留地不止是保護原住民,不止是保護森林、土地,更包括居住在平地的漢人。

 原住民長年生活在山林中,是山的孩子,比起平地人更愛山、更知道要如何愛惜這塊土地,國家請他們管理、保育這塊土地,這是對的。我想不只是不宜進入保留地中興建教堂、寺院與墓地,更包括不宜開挖種植各種淺根經濟作物。漢民族在平地已有這麼多的地利之便,何苦購置山區原住民的土地使用權?這會讓原住民有一種嚴重的被剝奪感!

 宗教自許為社會的良心,道德標準自然要比一般要高。既然國家有法律存在,就請不要有「到深山建寺修行」的迷思。

 昭慧法師誠摯又坦率公正的話語,採訪人員無不受到感動,主播巴魯說,這是他第一次在採訪過程中忍不住流淚。這場訪談的部分內容,已於是日晚間原住民族電視台晚間新聞中播出。

受玄奘大學宗教系之邀,美國詹姆士麥迪遜大學哲學與宗教系教授Sallie King(金薩莉)將於翌日蒞校演講。是日下午,Sallie King、Steven Keffer授賢伉儷在鄭維儀教授陪同下造訪本院,由心謙師父驅車前往高鐵接送。昭慧法師於傍晚特地從玄奘大學趕回學院,與來訪的三位教授共進晚餐,隨後至嵐園作有關「人間佛教」與「入世佛教」的哲學性訪談,由鄭維儀教授擔任口譯。

 King教授是INEB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Engaged Buddhists,國際入世佛教協會)的成員,也是傑出的美國佛教學者。三年前從香港浸會大學吳有能教授,得知昭慧法師的理念作風與論述,就一直盼望與法師會面。King的提問單刀直入,非常具有深度。包括:什麼是佛教的核心倫理原則?實踐此核心倫理的要領;佛教是否有「正義」的概念?對「業」的觀點?如何評價只關心「慈善救濟」而未從事「社會改革」的人間佛教運動?昭慧法師精闢深入地一一答覆,三小時的訪談相當豐富精彩。(請見昭慧法師臉書

101.11.28

用完早餐,鄭維儀教授陪同Sallie KingSteven Keffer教授參觀新竹福嚴精舍、壹同寺。中午返回玄奘大學,在師生研究室與昭慧法師用餐,然後至聖印廳作專題演講。演講題目是:「『業』論在入世佛教中的必要性與爭議性」。

 昭慧法師先簡單作背景介紹,略述佛教的「業論」與基督教的「救贖論」迥然不同,一個是自力論,一個是他力論,今天的專題演講呈現自力宗教的特質,因此非常重要。為此,特別請政大宗教研究所李玉珍教授與本系鄭維儀教授擔任口譯。

 King教授從四個角度談業論:1、入世佛教中「業」的角色,2、入世佛教中「業」的觀念,3、入世佛教徒如何運用「業」的觀念,4、當入世佛教徒碰到「業」的問題時,會如何解決。她從佛教的核心理論「四聖諦」開始說起,將「苦」的定義為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因此四聖諦就是「困難的狀況、困難的成因、困難的解決、困難的解決之道」。

101.11.28 Sallie King教授於玄大演講「『業』論在入世佛教中的必要性與爭議性」。

 教授並以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西藏人民的個案為例,說明「業」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態度及其爭議性:其一,業論帶來汙衊的態度,這世殘障是前世的惡業,這是自做自受,對受害者是二度傷害;其二,業論帶來「被動等待命運」的消極態度;其三,不公不義者以此為藉口,讓既得利益者繼續保有利益。

 這些業論的扭曲,在南亞與東南亞,分別有印度安貝卡博士、緬甸翁山蘇姬、泰國阿姜蘇拉克與法喜比丘尼等,以種種行動試圖打破一般人對「業」的錯誤看法。翁山蘇姬曾說:「所謂『業』,就是這一刻所做的,任何一刻都在創造,下一刻的結果就會出來。」阿姜蘇拉克則指為「熟練的行動」(skillful action)。

 King綜合以上論述,結論:一、業果不一不異,生命有相關性與延續性,雖然種下的種子不等於樹上的果實,但沒有種子就沒有果實。二、有種子也不見得會有果實,還需有外緣、整體環境等因素來決定得怎樣的結果。三、在社會上的地位身份,是由個人行為來決定的,不是本然的階級地位,因此我們應盡力幫助所有受苦的人。四、吾人應以慈悲心來面對問題。

 演講結束後,昭慧法師回應表示: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業論」已淪為「宿命論」,而這正是佛陀所反對的邪見。許多人誤解佛法中「業論」的真義,或惡意攻擊佛法是消極或沒有正義的。但是請問,二次大戰在集中營受到傷害的人會問:「上帝在哪裡」嗎?難道傷害是上帝創造的嗎?所以,正確的「業」論必須放在現在的時間點上,看到我們正在做什麼──當下身處的情境,正考驗著我們想要創造什麼樣的業。是以,歧視或惡意傷害本身就是重大惡業,帶給他人更大的苦難。對「業」錯誤的認識,讓既得利益者緊握既有權柄,讓貧困受苦者默默接受不合理的對待,吾人必須警惕其將不公義予以合理化的心靈陷阱。

 這場精彩的講座,讓聽者對佛教的「業」論,有了更深入精準的理解。(昭慧法師於臉書上分享與Sallie King教授對「業」的討論談話,詳見昭慧法師臉書

101.11.29

是日下午三時,台灣伴侶權益推動連盟秘書長簡至潔、婦女新知基金開拓組主任徐蓓婕與徐珮瑄一同至玄奘大學文理學院院長辦公室,拜訪昭慧法師,拍攝「多元成家,我支持」百萬連署宣導短片。法師簡要地從法規制度講起,說明情愛的穩定有待家庭與社會的支持,更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才能永續經營;家庭結構不見得非得要來自一男一女,因此法律上明文同意多元家庭及伴侶制度,這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對於當事人來說,在情感依託的精神層面或實務需求的法律層面都會產生問題。

101.11.29 昭慧、 性廣法師與主辦紀念單國璽樞機主教追思紀念音樂會的輔大音樂系主 任徐玫玲教授(右)於國家音樂廳三樓貴賓室合影。

101.11.30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假聖印廳舉辦「第十屆宗教實習發表會」。

為紀念單國璽樞機主教長期以來對輔仁大學的付出貢獻,輔大於11月29日晚間在國家音樂廳舉辦「紀念輔仁大學榮譽董事長單國璽樞機主教追思紀念音樂會」,以感念樞機對輔大的厚愛,這也是輔大音樂系30週年的紀念音樂會。昭慧法師應輔大音樂系主任徐玫玲教授之邀請,與性廣法師一同前往聆賞。

 整場音樂會歷時近兩小時,由音樂系教授郭聯昌和劉志明擔任指揮,林麗卿教授吹奏管風琴,女高音及男中音分別由陳美玲、車炎江老師擔任,與輔大音樂系所交響樂團暨合唱團、淡江合唱團和幕音合唱團共同演出。輔仁大學校長江漢聲率校內一級主管們共襄盛舉,宗教界貴賓除昭慧法師外,尚有天主教大家長洪山川總主教及諸主教、梵帝崗教廷駐華代辦陸思道蒙席、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張德謙總幹事(教會合作協會主席)張德謙牧師、濟南教會翁修恭牧師等。由於去年六月德國宗教對談之旅,昭慧法師與張德謙總幹事共處十分愉快,因此兩人會面備感親切。

101.11.30

上午,玄奘大學宗教學系假聖印廳舉辦「第十屆宗教實習發表會」,由劉京樺同學主持。本屆發表會內容相當的豐富、多樣,團體組有三組、個人組六組,同學大都選擇佛教、天主教或道教的寺院會所,作為實習場域,更有同學到政府單位、生機產業、非營利社福機構乃至海外靈修團體等機構,這些多面向的經驗分享,讓聽眾對於宗教事務的多元性與實用性深感趣味。

 系主任昭慧法師全程在場聆聽,對於同學的表現給予肯定,並提醒同學:

 這不只是一門實習功課,你在實習場域中倘若能踏實投入,這些表現,即將會為未來的職場生涯做出良好的準備。

 有些同學的報告已進入田野調查的範疇,實習與田調的不同在於:實習是完全投入所選擇的實習單位,努力地了解、學習、忠誠地作出奉獻;田野調查則不帶預設價值,中性地客觀紀錄,與受訪者保持互信、友善的互動;將田調的時間、地點、人物、事由等相關事項精準地呈現,甚至避免作出主觀的價值判斷。

 針對何浩仰同學至印度參與靈修大會時,有著「感人的音樂可以帶動感情與團體感,並且不帶理性成份」的體驗,昭慧法師對其觀察表示嘉許,並進一步說明:

 由於科學發達,社會大眾越來越以理性態度看待宗教,從啟蒙運動時期基督新教所努力的所謂的「除魅化」,有很顯著的效果。但時至今日,現代人的信仰心靈,不但沒有除魅,反有「復魅」的趨勢。其原因在於,人類是需要感情的存在體,因此當代的許多宗教團體亟欲掌握行銷要領與心理操控術,而將神聖儀典以搖滾樂或熱情舞蹈等方式,來吸引年輕人,讓人們在音樂中全然放鬆忘情,甚至產生「聖靈降臨」的類似感受。

 所以,當同學們在四年的宗教學門中學習之後,宗教學的根柢紮實,將越能明瞭「局內人」(insider)與「局外人」(outsider)的差異,也才更能客觀地看清楚各種信仰的特質與定位。

 昭慧法師的發言,令在場同學獲益良多,也更珍惜在玄大宗教學系的學習生活。鄭維儀教授高興地表示,昭慧法師傾囊相授學術精華,扼要指出田野調查的重點,因此下學期第一堂的田調功課,就是今天主任的談話筆記。

101.11.30 黃耀梓、鄧婉蘭賢伉儷蒞院拜訪,合影於無諍講堂。(前:知光師公,後左起:德風、昭慧法師、黃耀梓、鄧婉蘭)

活動結束之後,昭慧法師驅車前往高鐵站,接黃耀梓、鄧婉蘭賢伉儷返回學院。黃耀梓先生是昭慧法師大學時代的同班同學黃佩珍的兄長,曾擔任香港的大埔小學校長,並曾兼任香港大埔宏福選區區議員,並於校長任滿後退休。黃校長在職期間公正不阿,精進辦學,甚受董事會之嘉許、同事與學生之愛戴。退休後則全然放下,遠居加拿大蒙特婁,過著蒔花弄草、修繕房舍的悠閒生活,時而偕妻返港,於新界老家鄉居植樹。

 黃校長曾於青年時代擔任小學老師時,在昭慧法師大一暑期來台並造訪盧家,返港後一度想到溫哥華發展,昭慧法師於是提供其家姐盧慧昭在溫哥華的通訊資料。未料這段三十六年前的短暫會遇因緣,黃先生竟然念茲在茲。他於數月前在臉書上蒐尋到了法師的姓名,於是向法師致函問好,並告知大約將於11月來台,屆時將登門拜訪。

 日前黃校長偕夫人鄧婉蘭女士來台,遂致電與法師邀約見面時日。本日下午,黃校長伉儷從台北搭高鐵至桃園,昭慧法師於玄大宗教系實習成果發表會結束後,立即驅車趕到高鐵,親迎早年老友。黃校長一見到法師,立即提及他對法師的母親(知光師公)當年為他烹煮青草茶的往事,並且念念不忘當年在加拿大受到德風大姐一頓大餐的熱情款待,很希望能與他們見面。法師告知:「黃大哥您真幸運,您想見的人,今天通通可以遇見。」因此返抵學院並安單之後,法師即帶黃校長伉儷到景英樓,探望知光師公與刻在學院擔任志工的德風大姐。彼此相見甚歡,立即到無諍講堂合影留念,並於嵐園與法師暨德風大姐,作別後數十年的種種話舊。他們以ipad展示一對兒女的照片,黃校長的愛女任職金融機構,近期剛以難得的軍禮結婚,原來其女婿是華裔加人,現任職加拿大空軍少蔚。德風的談興也十分濃厚,特別拿出電腦來展示她的一對愛兒以及孫女、孫兒照片。晚餐過後仍有說不完的話題,從個人到職場,從政治到宗教,無所不談。這段三十餘年老友重逢的晤面,直至九時方纔結束。

 翌(12月1)日上午,德風與德發駕車載黃校長伉儷至內壢拜會親屬。原來黃校長甚念舊情,其令尊在世時與在台居住的堂弟情同手足。堂叔已經往生,黃校長特別來台向高齡堂嬸請安。

 黃校長之令尊與堂叔都曾是忠愛國家的軍人,於1950(民國39)年參與海南島戰役,這是第二次國共內戰的最後一場主要戰役。其後堂叔逃返台灣,黃父則流亡香港,長居調景嶺,始終是國民政府的忠貞僑領(調景嶺內各學校於每年10月10日都會放假,全村舉行儀式慶祝中華民國雙十國慶,嶺內亦長年掛起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這種孤臣孽子的情懷,即今台灣亦已罕見)。

清晨六時,澳洲慈濟分會賈文俐居士抵達本院,並前往玄奘大學參加宗教系大四同學的實習發表會。原來,今年十月昭慧、性廣法師前往澳洲弘法,賈居士深感法喜,決定於回台灣後安排時間前來拜訪本院。在得知今日玄大同學將發表在本院的實習心得,她很想到場聆聽,遂由知客心謙師父開車載往玄大,到聖印廳全程聆聽。由於昭慧法師在發表會上,向學生作出專業知能與做人處世的精闢教導,文俐居士深感法喜。她將參加明、後兩天的假日禪修營。

101.12.1

本日是週六,但昭慧法師還是於昨晚會客之後,連夜趕到學校來,以免上午出門塞車。中午與碩士在職專班學生舉行班會並作餐敘,向他們宣導系所核心能力,講述系所評鑑要務,並大力推薦由研究生妙證法師改版,版面美觀大方且內容充實的系所官網。

 由於下學期課程的第一次預選期間是11/24至12/3,法師請大家儘早選課。碩職班的學生以往都很慢選課,原來他們依學分數繳費,與日間部繳學雜費的方式不同。以往為了避免過早繳學分費,將來退選時還要申請退費,因此都是在開學後的最後加退選時段才選課,經常到最後時段,系上才知道部分課程開課人數不足,讓系上與部分老師措手不及。

 有鑑於此,這兩年法師極力呼籲碩職班同學,務必要提早選課,以免影響學校的聘任作業,以及老師們的課程準備與授課時數問題。由於本班制的學生,大都任教於各中、小學,對教育行政的實務作業有所理解,非常體諒所上的困難,因此班長王雲必老師在法師再度作此宣導之後,報告道:同學們已準時上網選課。雖然第一次預選日期還沒截止,但下學期週休二日的八門課程,目前全部都已達到法定開課人數下限。

 趁難得的師生共聚機會,會後大家合影留念。是日,前系主任黃運喜教授共同參與班會。黃教授的「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課程人數爆滿,因此法師特別運用本日上完課後的午餐時段召開班會。

101.12.1 性廣法師於假日禪修營作入堂開示。

101.12.1∼2

連續兩日舉行「人間佛教禪法──不思議解脫法門」研修營秋季班第三單元,共有116位學員參加,包括來自澳洲慈濟的賈文俐居士,亦趁回台時特地來參加。

 幾次禪修下來,性廣法師發覺,不少學員不太知道佛門禮儀,一入堂就直接坐下,沒有先禮佛。所以課程開始,性廣法師先提醒學員,入到禪堂第一件事,是先頂禮我們的老師釋迦牟尼佛,這是禮節,也有讓心柔軟的作用。接著,性廣法師說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身體是工具,必須要正確使用這個身體,藉由身體來好好地行善、修行。再訓練安靜專注的心,觀察身體、心念的變化。當死亡來到時,才不會慌亂恐懼。在之前二個單元的訓練與回家後的固定功課,相信大家的身體已經習慣好的作息,本單元進一步說明心的功能──感知的能力。雖然心念能夠感知、搜集、選擇、執取,但世間人的選擇通常會順著貪心與厭惡感。當心一再執取相同的目標,就變成生命的慣性,被慣性所控制而不得自主。禪修就是反向操作,觀察心的變化與功能、運作,進而訓練自己的脫離慣性,而能自主地生活。


本院近訊
 

10.20 佛教弘誓學院【志工講習會】影音已全部上網,歡迎讀者點選影音專區瀏覽。

本院102年度行事曆已上網,敬請讀者上佛教弘誓學院網站首頁下方瀏覽。

 

 

師生文章

遞交法寶的深厚恩典——2012年帕奧禪師蒞院感言

臉書留言錄(之三十六)

                釋昭慧

101.11.19

一、盡在不言中的信賴

  帕奧禪師下午乘坐高鐵抵達桃園站。下午一上完課,我立刻帶著幾位學生趨車前來高鐵站迎接。一見到我,他滿心歡喜,劈頭就問:「性廣呢?」我回答:「她今天在玄奘大學授課,剛剛才趕回學院,但來不及到高鐵站,因此正在學院恭候禪師。」性廣法師是他在禪法教學上的得意門生之一,依此因緣,禪師與學院結了甚深法緣,學院共計舉辦過四次的帕奧禪修營,其中兩次與其他寺院合辦,兩次獨挑大樑。

101.11.19 帕奧禪師蒞臨學院,於無諍講堂作簡短開示。

  禪師本次係應成功大學佛學研修中心之邀,於研討會上作專題演講。本次弘法之旅,深受僧眾與學者們的熱烈迴響,他們至誠向禪師預約明年,但禪師已高齡八十,考量健康狀況而未作肯定的允諾。

  禪師非常念舊,臨來台前特別慈悲交代:本次來台行程,務必要安排回弘誓學院,來看看我們這些老學生!禪師明天早晨將搭華航班機返回緬甸。

  我算不算他的「學生」,還很難說!因為我的行程很緊,無法排除事緣來進禪堂,向他好好學習禪法。但他的禪學著作對我的影響甚深,讓我在解讀《阿含經》時更為通透!他每次看到我,就像看到愛玩不用功的淘氣小孩,總是頻頻催我入禪堂。他也知道我廢除八敬法,強烈要求性別平權,但對這樣一個「叛逆小子」,他也只是莞爾接納!面對諸多Misogynist比丘對我的詆毀,他依然不動如山,與恩師印順導師一樣,對我始終有一種盡在不言中的信賴!

二、以最敬禮迎接禪師

  汽車自高鐵站開抵學院,殿堂立即鳴鼓敲鐘,以最敬禮迎接帕奧禪師。看到性廣法師率領百餘學眾列隊歡迎,禪師依往例慈悲地走下汽車,緩緩地、靜默地在校園走著,六位隨行比丘跟在禪師後面,接納兩序大眾的歡迎。

三、「令正法久住」的悲智願行

  大眾於無諍講堂接駕之後,我禮請禪師上座,為大眾作幾分鐘的簡短開示,並請他的侍者林金華居士口譯。禪師慈藹地說:佛弟子在這世間已是少數,彼此不必為了「大乘佛教」與「上座部佛教」的不同而諍。禪師謙虛地說,他弘傳的是上座部佛教的禪法,以四聖諦為本,希望大家能於正法中獲得法益。台灣有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弘傳,這是對台灣佛教有所饒益的。

 短短數語,道盡了禪師無私為法的生命境界!他樸樸風塵,席不暇暖地全球弘法,不是為上座部佛教爭地盤,而是宏傳正法。緣起世間的眾生,根性、意樂本自不同,佛教有多元的義學或禪風,正可廣度不同根性的眾生,這又有何不可?何必黨同伐異呢?

  唉!倘若學習帕奧禪法的人,都能好好學習禪師那大海一般的心胸,又何嘗會出現那種連觀音菩薩聖像都必欲除之而後快的愚魯行徑呢?

  在帕奧禪師的心境裡,沒有門戶之見,只有「令正法久住」的悲智願行,他真是「外現聲聞身,內密菩薩行」的大尊者啊!

101.11.19 帕奧禪師笑容慈藹地詢問大眾「Any Question?」

四、《證悟涅槃的唯一之道》

  大眾聞法之後,連稱善哉(sadhu, sadhu, sadhu!)禪師十分疲憊,本次回院純屬休息,竟然還在開示完畢後,詢問:「Any Question?」我答道:不敢有Question,禪師旅途疲累,還是請禪師休息吧!

  禪師畢生著作等身,但這兩年他以英文精心著作《證悟涅槃的唯一之道》,經過審慎修訂之後,已由瑪欣德比丘翻譯為中文。聽說他這次也有隨行,但素未謀面,因此我還不知是哪一位!

  前陣子瑪欣德比丘傳來的是簡體版的pdf檔,我們請他重傳word檔,好讓我們改成繁體版。在高鐵回來的車上,我提起此事時,禪師侍者林金華居士說:「有的,禪師一直催瑪欣德比丘,他昨晚連夜趕工到凌晨一點,終於將繁體版校訂完了。禪師等一下會親自交給妳們的。」

  過往弘誓學院大力推廣帕奧禪法,但是為了讓更多團體參與弘傳,也為了避免讓人有弘誓「壟斷」禪師著作的發行權的印象,因此帕奧禪師著作的所有中文譯本,我們都推介給其他單位出版。但很意外的是,對於晚年精心撰著的這本書,禪師特別交代要由弘誓出版,而且於去年兩度蒞臨學院,就著這本書的內容,作了兩場演講,每場都在三個小時以上。這讓首度與我們接觸的林金華居士都忍不住嘖嘖稱奇,向我們說:「禪師與妳們的法緣很深啊!他到別的地方都簡短開示,沒想到在這裡竟然作那麼完整的演講!」 

  果然晚間我與性廣法師前往禪師寮房請安之時,禪師已將《證悟涅槃的唯一之道》的word檔光碟,親自交到性廣法師的手裡。那一剎那,我看到了禪師遞交法寶的殷重心,以及他將本書託付給學院印行的深厚恩典!

  明年初將展開這部禪師晚年精華著作的編、校、排、印,希望明年四月初的第十二屆印順導師思想研討會上,可以正式推出,向參與研討會的大眾結此殊勝善緣!

 sadhu, sadhu, sadhu!

 

師生文章

燃燈禪修營感言──以「法」為尊的堅持

臉書留言錄(之三十一)

                釋昭慧

101.11.1 燃燈禪師為大眾開示,露出赤子般的笑容。

101.10.26 小參時間,燃燈禪師跟學員指導禪修要領。

101.11.2 燃燈禪師離院,大眾頂禮送駕,昭慧、性廣法師向禪師致上深切感恩。

101.11.3(深夜)

以「法」為尊的堅持

  佛教弘誓學院舉行第二屆燃燈禪修營,已於今日中午出堂。前天(11/1)下午舉行師生合照,燃燈(Dipankara)禪師認為自己只是「十戒女」,因此雖然是本次禪修營的主法法師,卻堅請我與廣法師坐在中間,但我們堅持一定要她坐在中間,原因很簡單:

  1.以「法」為尊,「人」在俗世乃至佛教界的身份、地位,一點也不重要。

  2.緬甸佛教女性之所以至多只能為「十戒女」,不能成為受具足戒的比丘尼,來自於南傳佛教男性沙文主義的思想與制度之迫害。那些南傳上座部比丘們歧視乃至迫害「十戒女」的惡業昭彰,我們要回歸到佛陀「眾生平等」的理念,並發揚「以法為尊」的精神。

  佛教弘誓學院既然「廢除八敬法」,聲張性別正義,就沒理由加入男性沙文主義的共犯結構,以「比丘尼」自居,而將「十戒女」當作第二等人。因此歷年帕奧禪修營在學院舉行時,只要是南傳「十戒女」法師擔任教師或譯師,我都嚴格要求全體比丘尼學員,一定要視她們為「老師」而予以尊敬、禮讓,問法時也要向她們頂禮求法,不可呈現一種「以比丘尼自居」的傲慢相。我甚至曾經在帕奧禪修營開營之時,明白向學員們說:

  「倘若你們覺得你們的身份比『法』還來得尊貴」,那我勸妳們離開此地。」

  為此,還曾有一比丘尼,一狀告到帕奧禪師那裡。我知悉後主動向禪師報告:

  「我這樣做完全是本自比丘僧尼的戒經。戒經告訴我們:『人在上座,己在下座,不得為說法。』因此依『法』為尊,才吻合戒律的本意。」禪師聞言為之莞爾。 

男性霸權的比丘惡狀

  Dipankara禪師是帕奧禪師的上首女弟子,她的禪境高深,又慈悲善教,因此許多歐美、澳洲的西方佛弟子與台灣、星馬、香港法師、居士,都熱烈邀請她前往傳授禪法。

  有時連比丘們都向她請教,最可恨的是,那些比丘向她求教之時,竟然大剌剌坐在沙發椅上,讓她跪在地上教授禪法。有一回幫她翻譯的學生看不過去,告訴了我,我聞言先找她懇談,建議她:「為了『法』的尊貴,請妳爾後千萬不可跪地說法!這些比丘擔待不起,這副傲慢相,未來會形成他們的障道因緣!」

  有些misogynist比丘一向知道,我對「性別正義」的堅持,是絕對不假辭色的,因此只要是我在場,他們當然是望風而逃。但為了彰顯男性權威,有的南傳比丘竟然還會趁我不在學院時前來欺凌她。

  有一年帕奧禪師蒞臨學院教授禪法,某位以「南傳上座部」自居的台灣misogynist比丘,兩度來到學院點名會客,要見Dipankara。見面時,一次公然地在本院的慈暉台坐著,讓她跪在地上半天(實在是有礙觀瞻),一次公然在客廳沙發坐著,讓她跪在地上半天。待到那位比丘離開時,她竟然膝蓋痛到爬不起來,扶著階梯扶手,舉步維艱地下樓。

  學眾見狀十分不捨,向我報告此事。我聞言震怒,指責學眾「不會應變,坐視貴客在院門內任人欺凌!」並指示同學:「當場見狀,應立即制止該比丘之惡行。妳們可以上前主動坐在該比丘旁邊,把南傳尼法師攙扶起來,請她一同就座。」為此還特別要傳法法師書一信函給該南傳道場,警告該比丘云:

  「經過此一教訓,學團會議已為此而立下三項規制:

  1.爾後倘再有比丘來訪該南傳尼法師,將會有同學陪同該老師,敦請她立即就坐,以遏止類似事件之發生。

  2.今後於本院大界之內的庭園之中,不論是在家眾,或是出家眾,皆不得向任何人下跪,以免有礙觀瞻,讓外界誤以為本院保守封建、腐敗墮落,竟然助長「男尊女卑」之惡習、惡癖。

  3.倘有尼師非常愛向比丘下跪,亦屬其個人行動自由。但爾後職事法師倘若遇到此一奇景,將會請其走到大界外的馬路上,自行跪個痛快!

你們真的有在「修行」嗎?

  Dipankara雖然十分禮敬這些南傳比丘,但絕對換不到他們的一絲感動與慚愧。同樣在台講授禪法,只要她主持的場次,一定是場場爆滿,但那些比丘主持時,學員則稀稀落落。這當然與個人威德有關,但是他們不知反省。面對著這樣亮眼而國際知名的女禪師,他們會向她強調:「講授禪法是比丘的權柄。」有的向帕奧禪師告黑狀,有的甚至制止她教授禪法,或是責備她搶了比丘們的風頭。有一些看不過去的旁人,會向我們告知這點點滴滴,因此我們對她的委屈,真是十分心疼!

  就在昨天清晨,大眾送駕的時刻,我特別向禪修學員勉勵:看到Dipankara禪師在南傳佛教處境的艱辛,各位一定要發揮正義感!各位在四處修習禪法時,倘若看到傲慢比丘,欺凌南傳十戒女的言論與舉止,一定要發出正義之聲,讓那些比丘們面對輿論的壓力。

  下來後學生們紛紛告知:我這段話必然相當地溫暖著她的心。有一位十戒女甚至告訴我們:為了比丘們的強烈責難,最早將帕奧禪法弘傳到新加坡的她,已從新加坡撤出,明年也不要來台灣弘傳禪法。

  我聞言甚感痛心。不禁要質疑這些比丘:這些妒忌障礙、齷齪粗鄙的小動作,是世間的正人君子都做不出來的,你們竟然做得出來。你們成天在禪堂眼觀鼻,鼻觀心,真的是在「修行」嗎?連我這個不太進禪堂的人,只要起心動念想要出手「修理」你們,以制止你們對女性為惡,我都可以觀見我的色身很不好受。你們妒忌障礙,口出惡言,障人聞法,難道沒覺察到你們的「心生色法」正在波濤洶湧嗎?

  你們把弘法當做你們的「特權」,這與婆羅門教把祭祀儀軌當作婆羅門的特權,心態有何不同?佛陀在世時,公開反對婆羅門壟斷教權,而你們自稱是「佛弟子」,卻已成為不折不扣的「新婆羅門族」,那麼縱使你們枯坐終生,又豈能得到解脫呢?

【回應跟帖】

  Adaw,為了緩和這些南傳比丘的責難,Dipankara禪師已讓步而明年暫時不在台灣弘法。但明年她還是會到西方弘法(這些比丘的英語不佳,大概還無法到西方社會去鉗制她,西方佛弟子也不吃他們那一套),可能得等後年了吧!若舉辦時,會在弘誓網站與電子報發佈消息的。

  簡先生,這豈是「偏聽」?這是部分南傳比丘在學院內公然為惡!大剌剌坐著讓人跪在前面說法,這不是「偏聽」而是鑿鑿鐵證,「比丘那一個面向」還能給個「稍有人性」的「說法」嗎?

  (回應其跟帖:「偏聽是否淪為主觀?因為我聽不到比丘那一個面向的說法!!」)

  簡先生,關機入睡一覺醒來,忽然想到你於我的臉書跟帖中,曲意維護南傳比丘的傲慢行徑,難免閃爍其詞,其他正直臉友想必不會輕易饒過。因此打開手機,果然料中!請各位快去睡吧!這裡就由我來作個簡單回覆:

  慈悲心當然不會轉彎,但會改變表現的方式。對傲慢比丘最大的慈悲,就是遏止他的傲慢,而非擺明「事不關己」。前者即使金剛怒目,依然不失慈悲;後者即使措辭優雅,依然非常冷血!

  忍見十戒女跪地說法,還說是「別人吃麵,旁人喊燒」,那麼,別人在此斥責你的謬論,你也就不必那麼激動。因為那也只不過是你的言行,所招感來的「過程」、「過程」、「過程」,如此而已!

  簡先生,我知道你親近南傳佛教,看到po文總難免不是滋味!但「我個人對po文的看法,『惡見』,非事實!」這句話,只有結論而無推論,且完全不知所指,不知所云!勸你自己先不帶成見地將po文拿去請示南傳比丘們的看法,然後再用你的良知去檢視:他們提供的那套說詞是否符合法與律,再跟帖來與人辯論不遲。否則你這樣不知所云下去,不但會浪費臉友們的時間,有時還會自取其辱的!

  舜耀,你的前半句有理,但後半句差矣!

  本處所談重點不是「門派之別的鬥爭」,性別歧視是跨門派的共同宗教現象。

  至於是否「比世俗之人還嚴重」,在還沒辦法提出量化數據之前,可能要審慎推論。

  但據我的觀察:僧人倘若被寵壞了,習慣居高臨下,那麼經常比他在家時的德行更加退步,因為他的優越感與掌控欲,業已隨著唾手可得的恭敬利養而逐漸增強。

  有的僧人,自知才學不足,而又不肯屈居人下,往往自卑與自大交綜,看似風光體面,其實內心的熱惱,真是苦不堪言!

  因此出家一途,不是爬得更高,就是跌得更慘,但那是人性的放逸,惡習的增長,與「門派之別的鬥爭」無關。

  亞沁,佛門女性如卓越的Dipakara禪師尚且因性別歧視而備受打壓,我,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不可以為了「修得更上層之佛法與德行」而假裝沒事!為了「修得更上層之佛法與德行」而瞻前顧後地尋求對自己有利的發言位置與生活方式,這中間不但沒有「佛心」,怕是會越修而離「解脫」越遠啊!

  Murphy:「多年前曾經去面試過一間社福機構,其規模與知名度並不亞於上述那間。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所透露出來的訊息,似乎該機構對於社會上的性別運動(尤其是同志議題)是厭惡與排斥的。我想表達的是:社會上有很多公益社福團體,他們的確在為那些弱勢族群默默付出與貢獻。獨居老人、殘疾傷患、低收入戶……,但若仔細去推敲深究其背後所挾帶的「強烈宗教意識與價值觀」,多半對於社會上的性別運動有所壓迫並歧視。有時我會很懷疑,他們行善助人的最終目的是『出於慈悲情懷』、還是為了『行銷宣揚他們的宗教』?然而,我無法多說些什麼,也不能再多說些什麼。畢竟,他們對這社會是有所付出並且貢獻的,不是嗎?」

  Murphy的觀察入微且心性寬厚,所以雖不滿其論述,卻不抹煞其貢獻!

  葉玉偉:「如果存有這樣的『講授禪法是比丘的權柄』的思維,實在不免讓人擔憂!?慧師父,所述及當地的比丘(或者是台灣)有辦法轉換思想嗎?身為在家居士的應做何協助較為妥當?」

  玉偉,遇到這種情形,建議以居士身對歧視現象發出質疑,這樣多多少少會對主事者產生道德壓力。一人力量太單薄時,可以多找幾位志同道合者,這會讓主事者產生輿論壓力!但你當然要有對方跟你翻臉的心理準備!

 

徵稿啟事

第十二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

2013關懷生命協會成立20週年「動保倫理」論壇

「普世價值與宗教對話」研討會徵稿啟事

一、主  旨:1.為紀念印順導師誕辰一百晉八周年暨圓寂八週年,促進「人間佛教」理念之弘揚以及印順學之研究,爰舉辦第十二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

       2. 為慶祝關懷生命協會成立20週年,爰舉辦「動保倫理」論壇。

二、說  明:

  (一)本次研討會主題普世價值與宗教對話。子題有四:

     1.普世價值與宗教對話

     2.宗教理念、普世價值、性別倫理與生態倫理

     3.動物保護(以下簡稱「動保」)運動之前景與瓶頸

     4.印順學相關議題

  (二)徵稿類別:1.法師暨學者論文;2.研究生論文。

  (三)截稿日期:2013年2月20日

三、主辦單位:玄奘大學宗教學系、嘉義妙雲蘭若、關懷生命協會、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

四、承辦單位:嘉義妙雲蘭若、玄奘大學應用倫理研究中心、佛教弘誓學院

五、活動時間:民國102(2013)年4月6、7日(週六、週日)

 

■來稿請寄佛教弘誓學院

 地  址:桃園縣觀音鄉大同村十一鄰121-5號 學術會議籌備處

 電  話:(03)498-7325  傳  真:(03)498-6123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網  址:www.hongshi.org.tw

(101.10.14)

請輸入E-Mail

若內文有亂碼出現,請至: http://www.hongshi.org.tw/userfiles/epaper/hongshi pic3/266.htm閱讀正確版

佛教弘誓學院 桃園縣觀音鄉大同村11121-5號 Tel03-4987325 Fax03-4986123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