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 行:佛教弘誓學院

  編 校:釋傳法 

  創 刊:2001年11月05日

121

20058月21日

  本期內容:

   ※ 師生動態

   ※ 第76期《弘誓雙月刊》專題引言

   ※ 法義可以論辯,但不宜有不實指控

   ※ 不是「無法可解」,而是「無法無天」

 

 師生動態

94.8.6  大園分局楊國本局長(左)偕同新坡派出所羅森宜所長(右)蒞院拜會昭慧法師。

94.8.9  昭慧法師於嵐園講授《阿含經》。

94.8.9  於《阿含經》講座聞法的林美容教授(右)、莫寄屏教授(左二)、暑期佛學日文講座慧璉法師(左)與昭慧法師合影。

94.8.14  台中華雨精舍法師蒞院,至法印樓二樓參拜印順導師紀念室(左起四人:達聞、慧璨、明聖、慧琛法師)。

94.8.1

˙本日發刊之二一六期《當代雜誌》,刊出昭慧法師駁斥劉紹楨文,題為 〈法義可以論辯,但不宜有不實指控〉 。

94.8.6

•上午,桃園縣政府警察局大園分局楊國本局長偕同新坡派出所羅森宜所長蒞院拜會昭慧法師,對學院景觀極表贊歎。

94.8.7 ∼ 8.16

•本日起一連十天,昭慧法師講授《阿含經》,本次讀經並未對外招生,純粹是法師陪同林美容教授共讀佛經,與林教授分享甘露法味。後因安居眾(以及少數知悉授經消息而主動報名的學員)欲旁聽,遂改採講授形式。林教授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素以研究台灣民間宗教(特別是媽祖信仰)而卓有成就,被暱稱為「媽祖婆」;林教授於上月底前往六龜大行寺,參加性廣法師所主持的暑期結七禪修功課,本次來讀《阿含經》時,還特別邀經濟學專家,中研院資訊研究所訪問學人莫寄屏博士一同前來聆聽《阿含經》義。莫博士在院四天,臨行前表示:聞法之後,整個理解了佛法精義,深得受用。

94.8.8

•本日,針對開元寺性侵害案與住持選舉紛爭案,昭慧法師於自由時報「自由廣場」,發表〈不是「無法可解」,而是「無法無天」〉。

94.8.14

•下午,台中華雨精舍明聖法師、慧琛法師、慧璨法師與達聞法師蒞院,學團師生頂禮接駕。法師們特別撥冗蒞院,就是為了參觀印順導師紀念室,明聖法師贊歎道:「妳們第一個設立導師紀念室,動作好快!」明聖法師並慈悲捐贈十萬元作為新校舍建校基金。

94.8.16

•上午,本院推廣部主任見岸法師於高雄長庚醫院動手術,取出癌病變之甲狀腺組織,癒後良好。

•下午,法界衛星記者賴依容小姐至關懷生命協會,就戒律、神豬、鬼月習俗等問題訪問秘書長傳法法師。

94.8.17

•下午,昭慧、性廣法師至法源講寺,探視刻在休養中的慧英師父,然後與真理法師、論玄師父一道南下,晚間抵達高雄長庚醫院,探視見岸法師。

94.8.18  在台中華雨精舍印順導師書房佈置成的紀念室,大家逐頁翻閱導師的歷史性照片(左起:慧琛、明聖、達聞、昭慧法師)。

94.8.18  於華雨精舍印順導師紀念室合影留念(左起四人:慧璨、慧琛、明聖、真理法師)

94.8.19  安居圓滿日,曾青煜、青凱兄弟於觀音鄉山水青舍打齋供眾,昭慧法師代明聖法師將慈濟贈送的印順導師百歲嵩壽紀念幣,一一發給學眾,大家歡喜不已,視若珍寶。

94.8.18

•下午,昭慧、性廣法師在真理法師、論玄師父陪同下,至台中華雨精舍,於印順導師書房佈置成的紀念室,與明聖、慧琛、慧璨、達聞法師坐在導師座椅週圍,宛如昔日在導師座旁一般,依依追述有關導師的種種往事與近事。明聖法師並捧出她已整理好的導師相簿,讓大家翻閱。師兄弟們提到對《當代》所刊文章的困惑,昭慧法師報知:她已有所回應,並已刊於本期《當代》之中。於是將本期《當代》取出,送給精舍師父們。

 昭慧法師向明聖法師報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自去年起,即計劃於本年八月底,為慶祝導師壽誕而舉行「人間佛教的思想與實踐」研討會,本年八月三十一、九月一日,即將按原定計劃召開該次研討會,這是在中國大陸首次舉辦的印順導師思想研討會,意義重大。本月底,本院師生代表將至北京、承德參加盛會。感念張新鷹副所長全力促成此一殊勝會議,昭慧法師向明聖法師索取一份證嚴法師於本年導師壽誕當日贈送來賓的導師百歲嵩壽紀念幣,擬致贈張新鷹教授,聊表謝忱。明聖法師乃慨然贈送給所有發表論文的大陸學者與本學團住眾。

 導師已離大家遠去,座下弟子門生見面,更是宛如弟兄姊妹,有著說不出的親切感,談不完的敘舊語。晚餐之後,方才依依告辭。

94.8.19

•本日為學團安居圓滿日。上午舉行自恣羯磨。中午,昭慧法師之大姊德風居士,代其在加拿大的二位公子青煜、青凱於觀音鄉水來青舍打齋供眾。真理法師與論玄師父也應邀前來應供。水來青舍主人李文華、翁雪晴伉儷耗資千萬,將一座原本等待拆除的安徽清朝花廳空運來台,花了三年時間,一樑一柱重新組裝,係典型徽式建築。在此用齋,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下午,動物保護協會流浪動物之家實習記者何亭箴、倪于心到院訪問昭慧法師,談其十餘年來之動保運動簡史。

94.8.20

•本日上午舉行 94 學年度第一次佛教弘誓學院院務會議,下午舉行第三屆第五次弘誓文教基金會董事會。在該二次會議中,議決將於明年印順導師圓寂紀念日之前,擇期舉辦「第六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與新書發表會,用資紀念印順導師的法乳深恩。

•晚間傳法法師應新舞台靜思書軒邀請於心靈講座演講「深層素食主義。」

回目錄

本院近訊

第 76 期《弘誓雙月刊》專題引言

釋性廣

第 76 期《弘誓雙月刊》封面(本期封面人物:反賭博合法化不遺餘力的葉智魁教授)。

 

  第 76 期《弘誓雙月刊》已於八月十五日出版,全文亦將於近日在佛教弘誓學院網站上網,用供本刊網友瀏覽。茲刊出性廣法師所撰〈本期專題引言〉,以饗讀者。

  「促賭、反賭拉鋸戰」在台灣,不知已展開過凡幾回合的攻防戰了。幸有昭慧法師與東華大學運動休閒系主任葉智魁教授,這兩位良心人士,稟持著佛弟子「不忍眾生苦」、「建設人間淨土」的理想,不斷以堅厚的學理基礎、犀利的辯論詞鋒與善巧的譬喻說明,來向官員、立委、媒體與全民分析「賭博合法化」的嚴重後果。他們並結合了社會清流的力量,共同成立「反賭博合法化聯盟」,與促賭人士作長期抗戰。其學識涵養與行動力,使得促賭官員、民代、財團與學者忌憚三分。葉智魁教授更曾總結其在「博弈」議題方面之學術研究成果,而於九十一年底,出版了他的嚴謹學術著作:《賭博共和國》。

  最近在短短兩個月期間(五月下旬與本月底),他們又與行政院連續展開兩波的「促賭、反賭拉鋸戰」。為配合時事,本期特推出此一專題,並刊出了他們的兩篇時論,與本院專三畢業生吳一忠同學的一篇感言。

  此外,昭慧法師曾於三年前,為葉教授的《賭博共和國》作序,本刊過往因稿擠而暫時擱置,這一擱,竟然擱了三年,本期於此一併刊出,讓讀者能於昭慧法師序文的簡要敘述中,回顧台灣「反賭博合法化運動」的奮鬥過程,並向本刊讀者鄭重推介葉教授該書。

  反賭博合法化運動,這是當代人間佛教對台灣社會的一大貢獻。公允而論,近十餘年來,如果沒有昭慧法師與葉智魁教授力挽狂瀾,台灣早已開放了許許多多的賭博項目,由離島而蔓延到本島,讓台灣成了不折不扣的「賭博共和國」,讓眾多個人與家庭,生活在無邊罪惡與痛苦深淵之中。他們的努力,讓台灣的許多深重共業,化於無形,真是功不唐捐!

  然而,促賭人士所美其名的「博弈產業」,由於隱藏著天文數字的鉅大利益,因此促賭的官、商、學界人士,還是不會善罷甘休,隨時在伺機而動。本刊以此製作「促賭、反賭拉鋸戰」專題,期能引起更多讀者的迴響,用堅強而龐大的民意力量,向「賭博共和國」說「不」( Say NO to The Republic of Casino )。

回目錄

師生文章

法義可以論辯,但不宜有不實指控

釋昭慧        

第 216 期《當代雜誌》封面。

  六月初,印順導師圓寂,感謝《當代》於第二一五期推出紀念印順導師的專輯,其中如宣方、溫金柯之大作,都極富廣度與深度。但是劉紹楨的〈印順共同體到底怎麼了〉一文(以下簡稱「劉文」),卻令許多讀者極為反感,致電建議筆者回應。

  筆者甚感為難的是,對那些程度太差的「批印」文字(如叫囂不已的蕭平實之流),筆者一向不予回應,以免浪費寶貴光陰。而劉文內容,比蕭平實的佛學程度還差,連篇謬誤,令人不忍卒讀。若要逐一指出其中錯誤,必將浪費太多篇幅,似甚不值。因此一開始,筆者是拒絕回應的。

  然而《當代》在台灣,畢竟是高水準的思想性讀物,劉文刊於此處,吾人若不回應,會讓不懂佛學的讀者,被其看似「專業」的一大堆引證搞得昏頭轉向。因此筆者決定讓讀者「舉一反三」——只例舉劉文的其中三處錯誤。很抱歉!僅是這樣,就已寫了兩千多字。並請讀者理解:若非劉文刊於《當代》,筆者絕不會浪費時間「閱讀」該文,更遑論「回應」它了。

  謬誤一:劉文一再說到「印順的『片語』及『解釋』策略」問題,影射印順導師做學問是「斷章取義」的,然而細心的讀者只要檢視他所提列的證據,一定可以發現,斷章取義的正是劉紹楨,而不是印順導師。

  例如:印順導師指證「佛在人間」,這是他在數本書中,依於眾多文本證據,加以嚴密推理、抉擇,所提出來的一個結論,劉文竟避重就輕,完全不去面對這些為數龐大的教證與理證,而僅以印順導師所引《增一阿含經》中的一句話,拿來大作文章,讓讀者產生錯覺,以為印順導師竟然但憑《增一阿含經》中的一句話,就拿來草率證明「佛出人間」。

  然而試問:四部《阿含經》之中,難道只有《增一阿含經》的一句話,能證明「佛出人間」嗎?四部《阿含經》之中,有哪一處說到,佛是出自「天上」的?沒有,所有《阿含經》都在敘述著佛在「人間」修道、成道、說法的故事(僅有的例外,是佛陀一度升至忉利天上,為母說法;但那也只是「說法」,而不是「成佛」)。反倒是劉紹楨,針對一句「諸佛世尊皆出人間」云云,就大大地發揮了一番豐富的想像力,連神話學都派上用場,講了一大堆諸如「人間也應算是天上」之類不知所云、不著邊際的話。試問,究竟是誰在運用「片語」及「解釋」策略呢?

  謬誤二:劉紹楨說,印順導師「將釋迦及其弟子的出家解釋成只是或主要是為了適應當時的社會風氣」,但只要檢閱印順導師的著作,就會發現這種指控絕非事實。印順導師只是提及佛陀的教法之中,有適應當時隱遁苦行的社會風氣之成份,卻從不認為,佛陀與弟子出家,是為了「適應當時的社會風氣」。相反地,他的著作中不祇一處強調:出家有超越家庭本位的偉大意義。這絕不祇是在「適應」社會風氣,也有導正社會風氣的積極面向。如說:

  「出家,是勘破家庭私欲佔有制的染著,難捨能捨,難忍能忍,解放自我為世界的新人。……不妨從黑漆繳繞的人間 ──傳統的社會中解放出來,熱腸而冷眼的去透視人間。鍛鍊自己,作得主,站得穩,養成為世為人的力量。所以釋尊說:『為家忘一人,為村忘一家,為國忘一村,為身忘世間』(增含•力品)。這『為身忘世』,不是逃避現實,是忘卻我所有的世間,勘破自我。不從自我的立場看世間,才能真正的理解世間,救護世間。看了釋尊成佛以後的遊化人間,苦口婆心去教化人類的事實,就明白釋尊出家的真意。」(註1)

  「有人以為比丘的出家,為了希求來生的幸福,某比丘告訴他:不!出家是『捨非時樂,得現前樂』(雜含卷三八 •一○七八經)。現前樂,即自覺自證的解脫樂。」(註2)

  「釋尊的出家,不但常被外人,就是小乘學者,也常誤會他是消極厭離。其實,釋尊 出家的主要動機,是不忍人世殘酷的慘殺,不忍貧農的胼手胝足而不得溫飽;這在佛本行經太子觀耕(釋尊最初發心)的故事中,可以明白看出。」(註3)

  顯見印順導師在「出家」方面的正面陳述極多,劉文何以假傳聖旨,代印順導師宣稱,佛與弟子出家,竟「只是或主要是為了適應當時的社會風氣」呢?

  謬誤三:劉紹楨的佛學程度實在是太差了,通篇錯誤不勝枚舉,茲舉該刊第四十六頁的一小段為例:

  一、劉云:「『性空唯名系』(含印順)的『無自性(空)』預設本身即已自性化。」這句話充分顯示其中觀學不及格。事實上,中觀是不可能讓任一詞彙或觀念的本身「自性化」的,中觀學強調的是「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是「寧取有見如須彌山,不取空見如芥子許」!

  二、劉云:「比較《唯識三十論》和《中論》,也得不到印順所謂的『唯識無境』和『緣真如清淨境智』」,這又是外行到極點的話:

  (一)依年代先後來看,作為性空學代表論,而又出現在西元二世紀的《中論》,試問,會講出四世紀才出現在印度佛教思想界的,諸如「唯識無境」或「緣真如清淨境智」這樣的語彙嗎?這充分暴露,作者的佛教史程度實在太差了!

  (二)「唯識無境」,這根本就是唯識學 ABC ,哪裡只是「印順所謂的」主張?姑不論所有唯識經論一再說明此一事實,即使是劉文所提到的《唯識三十論》,也是開宗明義即說:「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該論全本都是為了證成假說我、法的「唯識無境」義,怎麼竟成了「印順所謂的」片語或「解釋策略」?這充分暴露,作者的唯識學程度實在是太差了!

  (三)印順導師著作中,從未出現所謂「緣真如清淨境智」,這句話豈不是作者自編的「印順法語」嗎?

  (四)勉強來說,印順曾在《以佛法研究佛法》一書之中,用過類似(但不全同)的名詞:「緣真如境」,「緣真如境道」。但是,拜託!那可不是「印順所謂的」主張,而是他引自唯識學派根本論典《瑜伽師地論》的一段話。(註 4 )劉紹楨唯識學程度太差猶可原諒,不可原諒的是,他竟然一口咬定唯識學不講「唯識無境」與「緣真如(清淨?)境智」,硬是要製造出「經典沒說,印老胡謅」的錯覺,這就未免太不可原諒了!

  三、就真常學而言:劉稱印順導師「對本系《般若經》的如來藏色彩當然也就合理化了。」事實真相卻是:《般若經》系列中,除了極少數後期成品之外,並沒有夾雜「如來藏」色彩,用以模糊「真常」與「性空」的空間,它是反覆用不同角度證成性空理論的「性空大乘經」。而印順導師也從不會「合理化」那些後期出現的,帶有如來藏色彩的經典,而只是從歷史的角度分析其集出的時代,還提示讀者要善加抉擇,「梵化之機應慎」。

  劉紹楨的文章最令人反感的,不是他的佛學程度太差,而是他的用詞粗糙、惡毒。例如:「印順共同體」與「共犯體」之類的指控,是如此的嚴厲,但是既無定義,也無範疇,讓人摸不清到底哪些人是「印順共同體」,何以他們可以被稱作「印順共同體」?是利益共同,還是命運共同?如何證明他們是在這方面或那方面的「共同體」?而他們又到底「犯」了什麼罪過,以至於要被控訴為「共犯體」?「共同體」與「共犯體」云云,倒是見證了劉紹楨本人太過善用「片語」的「解釋策略」吧!

  印順導師的思想有人贊同,有人反對,這在思想多元化的社會,是很正常的。法義可以論辯,但不宜有違背事實之指控,更不宜上綱為人格的誣衊,這是最起碼的做人分寸與學術倫理。反對與批判印順導師的思想並不可怕,佛學程度太差也不打緊,劉紹楨最令人反感的是,他巧妙地製造了「印老捏造經說佛語」的煙幕,而且用詞譴句極盡輕佻、粗暴之能事。看來最巧用「片語」與「解釋策略」以入人於罪者,非劉紹楨莫屬!

九四、七、二八 于尊悔樓

——刊於九十四年八月一日第二一六期《當代雜誌》

注釋:

1.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頁十二。

2.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頁一七七。

3. 印順導師:《佛在人間》頁九∼十。

4. 《瑜伽師地論》卷五一:「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由此斷故,當言已斷一切雜染。當知轉依由相違故,能永對治阿賴耶識。」「又阿賴耶識體是無常,有取受性;轉依是常,無取受性,緣真如境聖道方能轉依故。」(大正三○,頁五八一下)

回目錄

師生文章

不是「無法可解」,而是「無法無天」

釋昭慧    

   拜讀林志忠先生大作〈開元寺紛爭無「法」可解〉,筆者認為,宗教紛爭無「法」可解還是小事,因為佛家本就有其慣例——「住民自決」的僧團倫理。最怕的是地方民政單位罔顧慣例,助紂為虐,無法無天。

  七月十五日,開元寺比丘尼站出來面對媒體,控訴當家師性侵害與性騷擾。這雖是佛門醜聞,但筆者反倒是認為,佛門之中終於有人突破「家醜不可外揚」的心防,其勇氣已值得肯定。

  長久以來,對治內心罪惡與救度眾生苦難的宗教,往往反倒成了「藏垢納汙」的場所。原因即在於,受害人或第三者由於愛教心切,擔心醜聞一旦曝光,會讓信眾與人民喪失對該宗教的信任感。特別是性侵害案,受害人往往自尊心低落,認為自己已經汙穢不潔,不敢面對他人的質疑與訕笑。在無助、痛苦的情況下,受害人往往比性侵者還要擔心事情曝光。即使她願意說出來,旁人也大都勸她「顧全大局」,吞忍下去。因此,宗教界的性侵惡棍,往往有恃無恐,為所欲為,讓受害者由一個、兩個、三個而累積成一「拖拉庫」。

  也因此,開元寺受害尼眾能夠勇敢站出來揭發罪惡,這是值得贊歎的。社會不要只看到它的「不幸」,而要看到它「不幸中之大幸」。倘若上項記者會能產生正面的效果,絕對會鼓勵更多躲在陰暗角落裡哭泣的人,讓她(他)們加強站出來揭發罪惡的信心與勇氣。

  然而不幸的是,媒體若不是將它處理成一件「八卦新聞」,就是將它導入「爭寺產」、「爭住持」的方向,平添讀者對受害人的質疑與惡感。又如:當家師對媒體宣稱他是「前任住持指定接班」,或稱「鎮寺之寶鄭成功書法是住持所親自授與的」,這些明明都是一派謊言,媒體也不加以查證,立即照單全收,因此誤導了輿論的走向。這對鼓起極大勇氣,站出來坦露自己不幸遭遇的比丘尼,豈不是嚴重的二度傷害?

  筆者原先只是單純關心受害尼師的處境。但在七月二十日應邀到開元寺列席其住眾會議時,方纔發現,情況遠比自己原先所想像的還要複雜、嚴重。對當家師強烈反感與反彈的,不祇是少數的性侵受害尼眾,即使是比丘,面對柔道三段的當家師,也長期生活在肢體暴力的陰影之下。

  前些時老住持往生之後,當家師即蘊釀訂立章程,以少數人的「執事會議」,來替代以住眾作為法定信徒的「信徒大會」,顯係為了操控選舉,圖謀住持大位。住眾們忍無可忍,終於勇敢地拒絕了於法無據的「執事會議」,並且展現了強大的民意,召開會議,選出了他們心目中老實、正派的新住持。

  在一百四十三人的法定信徒名冊中,扣除九位已歿者外,共計一百三十四位寺眾,竟有高達一百二十七人,曾經冒著暴力恐嚇的危險而連署陳情,向台南市民政局哀哀求告。讓他們最傷心的是,對於住眾的血淚控訴,民政局置若罔聞,於是他們只好展現民意,兩度主動召集寺眾會議,並在八月四日上午,以將近九十人的多數,通過了他們心目中的住持人選。而台南市民政局所背書的所謂「執事會議」,反倒因來人屈指可數而兩度流會。民心之向背,至此瞭然!

  據媒體指出,民政局強調該項寺眾會議「不合法」,必須是由當家師召開的「執事會議」才算數,這不但是罔顧「住民自決」的佛家慣例,更無視於當事人(當家師)理應遵循「利益迴避原則」的法理。這種惡形惡狀的官方行徑,豈祇是「無法可解」,簡直是助紂為虐,「無法無天」!

  作為台灣三百年歷史的古寺,台南開元寺竟然淪為佛門醜聞的媒體焦點,讓人深感痛心!然而長痛不如短痛,開元寺眾與其活在暴力與性侵的陰影之下,維持佛門「清淨莊嚴」的假象,不如自清門戶,留一點佛門真正的清淨,與住眾僅有的最後一點尊嚴!

九四、八、六 于尊悔樓

——刊於九十四年八月八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回目錄

請輸入E-Mail

若內文有亂碼出現,請至: http://www.hongshi.org.tw/hongshi pic/hongshi.htm 閱讀正確版

佛教弘誓學院 桃園縣觀音鄉大同村11鄰121-5號 Tel:03-4987325 Fax:03-4986123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