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出刊日:2003年4月10日

發 行:佛教弘誓學院

編 校:釋傳法 

創刊日:2001年11月05日 

  本期內容:

  ※ 師生動態

  ※ 宗教情懷與理性精神——在「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學術研討會上對昭慧法師新著《佛教規範倫理學》的回應〈發言摘要,329日上午〉

  ※ 七日參訪紀行

 

師生動態

92.3.31∼4.6

•本日起,學團師生與大陸學者、來賓共18人,啟程展開為期七日的參訪之旅。先至台中華雨精舍拜會印順導師,再穿越中央山脈,至花蓮靜思精舍拜會證嚴法師,參觀慈濟志業體,然後沿花東線濱海公路與南迴公路至屏東,轉至高雄佛光山拜會星雲大師,參觀佛光山宗史館與各禪淨、文教單位,最後至台南妙心寺拜會傳道法師,參觀妙心文教大樓,6日晚間返回學院。詳見釋空寂〈七日參訪之旅〉。 

92.4.7 自由之愛—鄭南榕殉難14週年紀念活動,一行人至鄭南榕幕前獻上玫瑰(右起三人:李敏勇先生、葉菊蘭主委、鄭竹梅小姐)。

92.4.7

•上午,「自由之愛—鄭南榕殉難14週年紀念活動」於金寶山日光苑禮堂舉行。先放映10分鐘的短片,回顧鄭南榕的生平事蹟與歷史影像,然後由鄭南榕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敏勇先生致詞,福爾摩莎合唱團獻歌。其次,鄭南榕基金會董事昭慧法師應邀以「自由的理論基礎――鄭南榕殉難的意義」為題,作了10分鐘的專題演說(法師回來之後,憶述上午之講詞,而撰為〈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已於4月9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刊出,由於本期稿擠,將於下期電子報中刊出)。最後,客委會主委葉菊蘭協同愛女鄭竹梅上台,表達對南榕的懷念,並向大家致謝。

 日光苑追思儀式結束後,大眾繞行墓園與自由之翼銅雕,並依序向鄭先生獻上一朵玫瑰花。

•上午,學院知客心謙師父、德發與德淨陪同大陸來台的傅學軍局長與韓學香主任參訪台北的幾個景點,並至迪化街購物。 

92.4.9 玄奘大學校長鄧運林教授(左四)與教務長林博文教授(右二)接見大陸學者。

92.4.9 王雷泉教授向玄奘宗教系所師生演講「二十世紀世局變遷中的人間佛教運動」,昭慧法師擔任主持人。

92.4.9 上海復旦大學與玄奘大學之宗教系所簽訂交流合作協約,並握手互換合約(左起:前所長黃運喜教授、現任所長羅宗濤教授、復旦大學宗教所長王雷泉教授、鄭燦山教授、昭慧法師)。

92.4.9

•上午9時,昭慧法師陪同王雷泉、鄧子美、龔雋、傅學軍、韓學香等大陸學者與來賓,參訪玄奘人文社會學院,由教務長林博文教授接待,並導引參觀校舍。鄧運林校長也親自到行政大樓向來賓致意,並於二樓會客室與王雷泉教授互贈紀念品。林教務長先請來賓至會議廳,觀看學校簡介的錄影帶,然後到三樓校史館、供奉玄奘舍利的殿堂與紀念白聖長老的戒光堂(兼做禪堂)參觀。再行至圖資大樓,由林組長帶領參觀圖書資訊設備。

 10時至12時舉行專題演講與座談會,宗教學研究所羅宗濤所長、前所長黃運喜教授、所裡的鄭弘岳、鄭燦山與根瑟•馬庫斯教授都來聽講,學生也有百餘人。昭慧法師奉所長命擔任主持人,向聽講師生介紹王雷泉教授為中國宗教學界知名的才子,講座深受學生歡迎。王雷泉教授以一個小時的時間,就「二十世紀世局變遷中的人間佛教運動」之題目,簡潔扼要地條分縷析,將1949年以迄於今中國佛教所面臨的困境與轉機,宗教在社會主義中國於不同階段所受到的不同定位,以及人間佛教三層次(適應、關懷與批判),作了極為宏觀又別具隻眼的介紹,師生咸感受益匪淺,並針對王教授演講之內容,而有極為精彩的提問,王教授也以極短時間一一作答,其學問之功力與深度,以及其對緣起法的體悟,給聽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王教授日後得空,會將此一講詞整理成文,《弘誓》雙月刊將予全文刊載,以饗讀者。

•是日午間,張新鷹教授先行返回北京。

•參觀玄奘大學之圖資中心之後,德發、德淨陪同傅學軍局長與韓學香主任先行離去,至台北參觀故宮博物院,並於台北與中壢購物。兩人將於翌日上午離台,返回天津。

回目錄

學界迴響

宗教情懷與理性精神

——在「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學術研討會上對昭慧法師新著《佛教規範倫理學》的回應〈發言摘要,329日上午〉

張新鷹(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長)

92.3.29 張新鷹教授(於中研院學術活動中心貴賓室)。

【前略】

  昭慧法師的新著《佛教規範倫理學》,是一位身兼法師和學者的女性用自己的心寫出來的一部著作。在這部書裡,我們能看到作者佛學造詣的深厚、哲學思辨的嚴謹、邏輯推理的縝密,能看到佛教的倫理思想得到了系統、全面的重新歸納和闡發,並且為外在行為規範的佛教戒律提供了佛教倫理學的內在根據,即所謂「法理」基礎。但是,給我最深的感覺還不是這些,而是字裡行間自然流溢出的那一片宗教家的情懷,那種基於信仰的力量而張揚起來的理性精神,而呈現出來的意志品格。

  倫理學,說到底,是「倫常日用」的學問;佛教倫理學,說到底,是規範佛教信仰者觀念形態、個人行為,規範信眾群體內部關係和社會行為的學問。它的價值在於把佛教的根本教義和終極追求,通過行為主體的能動實踐變成可以感知、可以理解、可以服膺的具體存在。例如書中從「緣起」——「中道」所建構起來的「護生」觀念以及再從這個理念而生發出的種種「應用」,就是如此。正是因為如此,佛教倫理學在作者的詮釋下,成為毫無疑義的「生命倫理學」,彰顯出「眾生平等」的佛教思想,直到現在仍然具有的進步意義。

  我以為,「眾生平等」的思想在當前的世界、當前的社會,特別有其教育、推廣的價值。佛教界對此固然責無旁貸,佛教研究的學者們同樣有責任對其繼續開發、解讀、普及和運用。尤其應該說明和強調的,是這個思想的普世價值。在這個意義上,昭慧法師的這部大作,樹立了一個範例,乃是在尋找人類共通的道德理想上的一次新的嘗試,也是方興未艾的宗教對話(宗教交談)進程中的一個新的成果。

  昭慧法師的大作,與她長期以來筆耕不輟留下的許多篇章,在反映作者的現實觀照或「社會關懷」方面,是一脈相通的。這個現象給我們的啟示是,在當代台灣社會要體認「佛陀本懷」、「續佛慧命」,有哪些道路可走;或者從另一個方向說,是體現了佛教與當代台灣社會發展相適應,在融入中創化台灣社會文化思潮的積極努力。社會的現代化呼喚觀念的現代化,觀念的現代化又會推進社會現代化的良性發展。

  佛教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觀念形態和智慧資源,如何避免在當代社會生活中遭遇「邊緣化」,如何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成為在一定程度上規範引導社會人心的建設力量,昭慧法師的思路和取向也是值得關注和總結的。她的道路,就是「人間佛教」的理念在台灣的社會現實中,在更加廣闊的領域裡,得以展現的一條道路;用宗教性的話語來說,就是當代台灣佛教在堅持其不共世間的主體性的同時,如何踐行菩薩道的問題。這與每個佛教信仰者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我們不一定認為她作為一個個人在這條路上的每一步都正確無誤,都恰到好處,特別是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的做法——但是,這條路對於台灣的佛教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是命運攸關的;這條路對於中國大陸佛教的借鑒意義也是非常明顯的。所以,昭慧法師以及她所從中產生的宗教信仰者群體在台灣當代佛教發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應該得到充分的估計。我想這也是我們這個研討會定名為「人間佛教,薪火相傳」,並且吸引了如此之多有識之士的深刻背景呢【下略】

回目錄

師生文章

七日參訪紀行

釋空寂(板橋社區大學講師) 

92.3.31 印順導師看著本次祝壽研討會的照片,笑得非常開懷。

92.3.31 張新鷹教授與印順導師合影。

92.3.31 大陸來賓與印順導師合影(前排左起:張新鷹教授、楊曾文教授、導師、王雷泉教授、傅學軍局長;後排左起:宣方教授、鄧子美教授、韓學香主任)。

91.3.31

  清晨,學團師生昭慧、性廣法師率領慧英、法聞諸師與筆者,以及張章得、德發、德淨、文玲等居士共九人,齊赴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與大陸學者、來賓七人會合(龔雋教授因另有行程而未參加),一齊搭乘遊覽車前往台中市華雨精舍。黃麗明居士原擬同行,因事取消行程,卻仍然來到中研院探望大家,並贊助五萬元之旅費。車行至台中已大約十時,李元松老師率現代禪弟子於華雨精舍門前與一行人會合。稍晚,游祥洲教授伉隸陪同世友先生,與劉易齋教授也前來拜會導師。

  印順導師坐著輪椅,到大殿前的大廳慈悲接見。昭慧法師、性廣法師與李元松老師、禪龍老師四人將本次研討會的成果(三本新書與論文集)呈獻給導師;法師並向導師約略報告研討會的情形。接著法師請大陸學者向導師表達他們的意見,楊曾文教授說:「中國古代講『立德、立功、立言』,您在佛教界可說是三者全立。人間佛教的思想在大陸年輕學子中地位崇高,現在已成為一面旗幟,海峽兩岸教界必將實踐人間佛教的理念。透過佛教關懷人生,促進人生的改善,這必將會對中國新世紀的道德文化建設,生起很大的作用。」他並說:以後只要為導師辦祝壽研討會,他們幾位一定會前來參加。

  王雷泉教授說:「上個世紀導師思想使中國佛教站起來,這個世紀您的思想將傳播全世界。這次看到美伊戰爭,深感日後漢傳佛教對世界的和平將任重道遠。復旦大學研究生與大陸各大佛學院,都在研讀您的著作。」

  宣方教授說:「中國人民大學宗教所將開設印順導師思想研究的課程。」鄧子美教授則導師提到自己研究導師思想的心得。接著,張新鷹教授走到導師身邊,向導師帶來一個好消息:四川縉雲山漢藏教理院即將恢復教學,明年將舉辦學術研討會,主事者衷心期望導師屆時能蒞臨四川縉雲山。他並提及導師在《平凡的一生》中所說的話:在縉雲山的八年,是導師一生中最重要的八年,也就在此,導師與法尊法師有同學之樂。導師沉吟片刻,竟然滿心喜悅地說:「看看到時候身體狀況,如果還可以,我願意回去看看。」昭慧法師複述了導師的說法之後,滿場歡欣,大家熱烈鼓掌。

  稍晚在游祥洲教授陪同下來到的世友先生,向導師問訊並敬獻花環。他表示,曾經讀過導師著作的英譯本(指澳洲華藏寺英譯小組所翻譯的三冊《妙雲選集》),受到很多啟發,他非常崇敬太虛大師與印順導師。世友先生說,他們現在在印度所做的,其實就是「人間佛教」思想的實踐。而有關印度佛教的復興運動,在1951年,全印度佛教徒總人數是13萬人,經過五十年的弘法努力,現在有2000多萬佛教徒,大都數是賤民階級。近幾年,每年在印度龍城,都有四、五十萬人皈依佛教,而目前最大的困難則是師資的缺乏。

  接著法師將學員李芳枝與高慶珍所攝影的研討會首日照片,呈給導師觀看,讓導師約略感受研討會的現場氣氛。隨後導師與大家在大殿合影留念,遠道來賓並與導師單獨合影。

  中午於華雨精舍用齋之後,與現代禪師友、世友先生與游老師等揮別之後,大陸來賓與學院師生繼續本日的行程。首先前往南投魚池鄉日月潭,並在玄奘寺與德化社下車禮佛、攬勝,接著轉至霧社,巡禮莫那魯道抗日殉難紀念碑。隨行的弘誓學生陳文玲留學日本的博士候選人,刻正作原住民研究,她生動而簡要地陳述著當年泰雅族抗日的壯烈事蹟,以及其後被集體屠殺與後代遷村的種種悲慘遭遇。最後,一行人抵達清境農場,夜宿國民賓館。是晚,兩位法師與大陸學者在國民賓館二樓客廳暢談,我們這群「小朋友」在一旁也聽得興高彩烈,對宣方教授「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更是印象深刻。

92.4.1 在清境農場的青青草原上,楊曾文教授慈祥地撫摸著綿羊。

92.4.1

  清晨出發,一行人在雨中漫步於青青草原上;隨後搭車翻越合歡山,一路煙雨濛濛,山在虛無縹緲中。從大禹領轉往中橫公路,天氣漸漸放晴,終於可以睹見中央山脈叢山峻嶺的壯闊氣象了。到達天祥以後,巡禮紀念文天祥的天祥公園,並越過吊橋,至祥德寺禮佛,是晚下褟天祥晶華飯店。

92.4.2

  清晨出發,一行人在天祥到太魯閣的沿路,觀賞峭壁湍流之種種奇景。約十時半抵達靜思精舍,德宣、德懷、德如等法師與黃明月、林惠玲等師姐已於大殿等候。大家在精舍師父與志工的熱誠招待下,在典雅的數位會議室小歇。十一時,甫開會完畢的證嚴法師翩然進來,大家紛紛起立致敬。證嚴法師與昭慧法師相互頂禮,在這一剎那,我深深感受到了證嚴法師與昭慧法師的相知相惜,為之感動不已。學者們一一向證嚴法師表達他們對法師與慈濟事業的讚佩與支持,證嚴法師非常謙虛地表達謝意,並對美伊戰爭與SARS病毒傳播全球,表達深度的憂心。昭慧法師致贈整套祝壽研討會的新書與論文集給證嚴法師,並且表示:「有了慈濟的成就,我們宣講『人間佛教』也會比較大聲一些。」證嚴法師幽默地笑著回答:「你這樣說,不就是要讓我更加拖命地做。」

92.4.2 證嚴法師與大家合照於大殿後側之佛陀醫病圖前。

  中午與證嚴法師一齊共進午餐,然後與全精舍的住眾、志工,為世間小三災的種種苦難,進行約半小時的午禱,配合著何日生居士在大愛台的「慈濟新聞深度報導」,在螢幕上看著戰爭的殘酷畫面,大家吟詠著「愛灑人間」等歌曲,並靜穆地回向,情境頗為感人。隨後在法師們與謝錦貴居士的陪同下,參觀靜思精舍。

  下午一時半離開靜思精舍,由德宣法師、德懷法師與黃明月、蘆瑾師姐全程陪同,進入花蓮市區,參觀慈濟志業體的教育、文化、慈善、醫療諸單位。每到一處,都接受到慈濟人的竭誠招待與介紹。在慈濟大學實驗小學,校長楊月鳳居士親自率領老師歡迎,並配合幻燈片之放映而作簡報;在慈濟大學實驗中學,校長曾漢榮居士也親自率領老師迎接,並帶大家到圖書館,參觀玻璃帷幕的特殊建築,並以座談會的形式作雙向交流。會後一行乘車繞行慈濟技術學院校園一圈。

  離開這三個學校所形成的慈濟教育園區,大家到達慈濟大學,由人文室主任張榮攀居士接待。他先將請大家到書軒享用咖啡,然後至大捨堂,瞭解大體捐贈、大體解剖與大體安置、火化、供奉的莊嚴流程,並講述大體捐贈者種種遺愛人間的感人事蹟。

  離開慈濟大學後,穿越極為質樸而有特色的幾幢竹軒,觀看依原始規格仿製的證嚴法師早年苦行小木屋;最後,大家在靜思堂前,合影留念。旋至慈濟醫院,參觀癌末臨終關懷的心蓮病房,由病房主任王英偉醫師與黃明月師姐導覽,並說明病房中種種人性設施與感人故事。

92.4.2 宣方教授於導師與證嚴法師合影的相片前攝(該照片展示於靜思紀念堂博覽館中)。

  接著到達靜思紀念堂,首先參觀二樓的講經堂,該堂可容納一千多人。德宣法師向大家詳細介紹台上莊嚴佛像畫的設計原委(此畫由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唐暉副教授花了七年構思、創作的一幅具有現代意象的佛陀度生像),大家對於講經堂的每一項設計都歎為觀止。王雷泉教授並要求德宣法師帶領大家在一列列的座位間繞佛念佛。在念佛聲中,大家緩緩跟著法師繞行,至為感人。

  隨後下樓進用晚餐。德宣法師告知:平日都是以便當待客,但今日林碧玉副總執行長特別交代志工師姐,要以豐盛的歐式自助餐宴客。大家聞言深感榮幸。

  飯後參觀法華步道與慈濟博覽會之豐富展示,中途,林碧玉副總自台北新店趕回來,向大家表達迎接之意,並接續講解慈濟志業體的希望工程(為九二一震災中損毀的五十一間中小學展開重建工程),經林副總講解後,在美觀、莊嚴、堅固又各具特色的校園展示照片背後,看到了證嚴法師與林副總的細膩、美感與無限慈悲。每一樁展示,背後都是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澆灌的是慈濟人的無限心血。林副總並向大家憶述自己當年考察國外醫學機構大體安置的方式(浸泡於藥水中或吊立起來),於是力求改良,讓大體平放安置於鐵床上,如同安眠一般的種種舊事,言談之間充滿著對人的尊重之心,聆聽者無不深受感動。

  晚間八時半,由慈濟基金會宗教處王運敬居士作了約四十分鐘的兩段「慈濟海外工作情況」介紹。配合影片與王居士的說明,大家很快地明瞭了慈濟在印尼整治紅溪河所做出的巨大貢獻與深遠意義,也看到了慈濟人在臨近伊拉克的約旦邊境,所作的難民營救工作。

92.4.1 鄧子美教授攝於天祥祥德寺前。

92.4.1 傅學軍局長與韓學香主任攝於天祥。

  最後,慈濟海外工作總督導黃思賢居士以一席精闢而感人的結論,為本日的慈濟參訪之旅,劃上了完美的句號。黃居士特別提到他原先是一個基督徒,在美國因受到慈濟證嚴法師的感動,而轉變成為佛弟子,並回國全心全力追隨證嚴法師腳步做慈濟事業的心路歷程。

  晚間九時半以後,一行人在德宣、德懷法師與林副總、黃督導、黃明月師姐、蘆瑾師姐陪同下走出靜思紀念堂,並依依不捨地向慈濟菩薩們揮別。今晚,夜宿國統飯店。

  是晚,本院護法張麗雲居士來花蓮與大家會合。麗雲為了讓來賓旅途乘坐舒適,特為安排大台遊覽巴士,並請開車技術良好又安全的梁有德先生與服務親切周到的黃寶珠小姐隨行服務,為大家提供旅途貼心的照顧。而這些費用也都是她贊助的。

92.4.3

  上午出發,從濱海公路往台東出發。在煙雨濛濛中,大家沿途欣賞東海岸的山海美景,並在石梯坪與八仙洞下車攬勝。下午近三時,一行人抵達台東市的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由於陳文玲原先在台大讀人類學系,透過她的接洽與安排,由她的學長(現任職於該博物館)李德仁先生熱誠接待。李先生送給每人一份精美的禮品,並請館內的胡智偉先生全程導覽。胡先生帶領大家逐館參觀,並作精闢之介紹,讓大家深感受益良多。至五時休館之後,李先生帶大家到館外庭園,佇足於涼亭中避雨,並欣賞著為時20分的水舞――水柱隨著音樂而以種種變化的形式起舞。

  結束了參觀之旅後,夜宿知本統信飯店。

92.4.4

  上午穿越南迴公路,從楓港往南折向墾丁國家公園。先至貓鼻頭攬勝,午餐後至國立海洋生物館參觀,然後到墾丁公園,漫步於森林步道。夜宿極為典雅的「雅客之家」旅社。是晚,學僧融慎師父率屏東佛友來看兩位法師,並帶來了三大塊奶油糕與兩大罐芭樂汁,要請大家。法師建議:剛纔用過藥石,而且大家累了幾天,可能也已入睡了,這些點心就留待明天在旅途中分給大家吃。

  下午,佛光山慧得法師電詢昭慧法師,何時抵達佛光山(4月5日下午三時半左右),並於稍後電告:星雲大師雖將於4月8日動手術,而且近期已不接見訪客,但確極為重視這次大家的來到,不但親囑弟子們精心安排佛光山的參訪行程,並且將於4月7日晚間七時接見兩位法師與大陸來賓。大家聞訊極為感動、興奮。

 

92.4.5 星雲大師會見大家,並與來賓合影於傳燈樓會客室(前排左:慈容法師)。

92.4.5∼6

  上午,先至墾丁國家公園遊客中心觀賞龍坑生態保護區的影片,然後由遊客中心生態解說員余光輝先生陪同至龍坑、鵝鑾鼻攬勝。龍坑是管制區,一般遊客非申請不能前往參觀,海邊奇岩與驚濤拍岸,蔚為奇觀。

  中午至屏東萬巒之安巒山莊用齋。本次午齋,原係由弘誓學僧融慎師父與屏東的佛友們特為設宴款待大家,但不料安巒山莊董事長黃瑞命居士聞訊,竟然吩咐經理龐俊龍先生,要全數供養來賓,並將已收費用退回。屏東佛友共捐29300元贊助本次參訪之旅途費用。

  下午三時半,一行人抵達佛光山,負責攝影的吳惠曼同學已從台北趕來,接替文玲的班(文玲於台東史前博物館參觀完畢後,已先行搭機北上,處理其他要事)。由都監院頭單書記慧得法師與佛光山各單位一級主管永明、永進、覺冠、慧施、慧行、慧延、滿修、永本、覺均等諸位法師聯合接待,陪同大家於本日及翌日(6日)上午分別參觀佛光山之編藏處、宗史館、禪淨法堂、佛牙舍利殿、佛光緣展覽館、大悲殿、女眾學部與圖書館、男眾學部、大佛城、淨土洞窟與示範佛堂等處。而上項各單位之主管慧倫、覺聖、永堂、如常、妙勤、慧光、慧瀚、永良、依玄、永隆等諸位法師,則分別在各該單位接見大家,並作導覽與說明。輔從美國回來的依恆法師與輔自台北回來的人間福報社長永芸法師也撥空前來會晤昭慧法師。

  慧得法師告訴大家:星雲大師昨晚特別召開會議,親自安排昭慧法師、性廣法師與大陸嘉賓到來的細節(包括宴客菜單與參觀行程),並特別吩咐:以一人一間的貴賓客房招待大家住宿。由於大師將於4月8日至台北的榮民總醫院動手術,本已未再會客,但為了大家的到來,他決定延後北上,並破例於今晚七時在傳燈樓會議室接見與會來賓。

  5日晚間,昭慧、性廣法師與大陸來賓拜會星雲大師。由於大師體力不濟,無法接見所有同行的人,學院師生遂在雲居樓與依恆法師舉行座談,張章得居士向佛光山法師們介紹關懷生命協會。昭慧法師事後告知筆者拜會星雲大師的片段情景,茲記述如下:

  大師極為謙虛地表示:因為行動不便,所以未能陪同大家參觀佛光山,但是一定要看過大家,再北上赴開刀。大家聞言深受感動。他對教授們期勉甚深,認為宗教界致力培養正知正見的人才,學者們則以文字影響人心,同為社會的穩定、民心的淨化而作貢獻,是同樣重要的。學者們也推崇大師與「人間佛教」的貢獻。張新鷹教授提起14年前大師的大陸之行,並說,他曾寫過第一篇在大陸介紹大師與佛光山的文章。

  星雲大師提到去年迎請佛指舍利一事:在近一個月內,有將近500萬人前來禮拜佛指舍利,影響人心極大。他並提到:台灣佛教在光復之後,幸有李炳南、朱鏡宙、周宣德等幾位大德推動弘法,以及白聖長老推動傳戒,他們對台灣佛教很有貢獻。過去的宗教由掌握極權的帝王與貴族來推動,是由上而下的發展,信徒對寺廟也沒有歸屬感;現今的世界宗教,卻是由平民百姓來帶動,是由下而上的發展,將信徒組織起來,發揮更大的弘法力量。

  大師表示:台灣倘若沒有佛教,民風會比現在更差。但宗教的進步,不是來自拜拜、燒香、口號等,而在於落實宗教理想。在這部分,牽涉到理論的鋪陳、邏輯的論述、思想的架構等,還有賴於廣大有宗教使命感的學者們努力以赴。

  天津文化局傅學軍局長簡述天津弘一大師故居之修復與弘揚「弘一學」的努力。大師說:「弘一大師一生修道是很坎坷的,因為他提倡嚴謹持律,其他寺廟未必歡迎。在佛光山,不推翻戒律,但重視清規,讓戒律的真精神與清規的時代性融合在一起。」他又幽默地說:「在佛光山,男眾一半,女眾一半,誰也不要想比誰大。你看世間,佛祖一半,魔王也有一半嘛!我們樂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言談之間,充滿著處世的寬容,與高度的人生智慧。

  最後大師慈祥地向昭慧法師說:「我是妳的護法,妳知道嗎?」並且要昭慧法師下個結論。法師表示:很多人在社會上,一旦把團體發展壯大了,家大、業大,隨著膽子也就小了。但大師卻非如此。他在教內、教外都是敢言敢做的長者,為社會樹立了正義的典範,法師並歷數幾次護教運動中大師的氣魄與心量,表達至誠感恩之情。

92.4.6

92.4.6 傳道法師帶領來賓參觀妙心寺圖書館。

  上午繼續昨日的行程,參訪佛光山各單位;中午於滴水食坊用齋。下午約一時許,與佛光山眾法師依依惜別,然後驅車前往台南永康市妙心寺。宣方教授則留在佛光山,為女眾學部作為期兩個月的講學。傳道法師與護法會石會長及曾於本院就讀的呂姝貞、伍麗滿,陪同參觀妙心文教大樓之各項文化教育設施、書畫展示品,以及圖書資訊中心,傳道法師並向大家做了約20分鐘的簡報,概述他接掌妙心寺的內外因緣、妙心寺的沿革與文教事業。約四時,大家方才在法師與居士們送行下登車北返。

  抵達學院時已近九點,現代禪李元松老師、禪龍老師與諸弟子,以及法鼓山果霽法師都已在此等候。大家用過一點藥石之後,楊曾文教授由果霽法師載到法鼓山,開始其講學之旅;張新鷹、王雷泉與鄧子美教授由李老師等載到現代禪象山社區。傅學軍、韓學香兩位來賓則留在學院掛單。

回目錄

佛教弘誓學院  

URL:http://www.hongshi.org.tw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03-4987325

地址:桃園縣觀音鄉大同村11鄰121-5號       傳真:03-4986123

請輸入E-Mail

•如欲增加、取消訂閱及變更收件地址,請至:[email protected]

•閱覽前期電子報,請至:http://www.hongshi.org.tw/hongshi pic/hongshi.htm

•若因發報平臺不穩定,導致內文中有亂碼出現,請至:http://www.hongshi.org.tw/hongshi pic/弘誓52.htm  閱讀正確版。